讀蔡智恆的《不換》

讀蔡智恆的《不換》

昨天下班的公交車上突然想起蔡智恆,於是想翻一翻他的小說,在“網易蝸牛讀書”中搜索“蔡智恆”卻意外地發現只有一本,是他最新的小說《不換》。其實這本書我很久以前就買了紙質版,只是翻了一些,就被我放到一邊去了。現在既然在手機上找到了電子版,那就拿來看看。

以前之所以翻了一些卻沒有看完,主要是因為她的故事不夠吸引人,更準確地講,這本小說基本上就沒有故事。

10萬多字的小說,人物只有兩個:我和她。

14年沒有聯繫的異性朋友打電話來,希望能與我合作參與一個工程,實際上主要是來和我續舊的,為的是把以前沒有說出的話說出來,說明清楚當初不辭而別的原因,不希望留下“沒有說出口的遺憾”。

14年前的她,好像很冷,但我和很有默契,好像一切都不需要言說(儘管一直在說話),彼此都已經知道對方。可能正是因為沒說,讓我錯過了她,14年後,她想把以前以為我知道卻沒有說出口的話都說出來,她想去爭取些什麼。

但我的回答永遠都是“噢”,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

她14年前,為了我,與他分手了,退掉了出國的機票;但當她聽說我和我的她一起去出遊了後,又重新購買了出國的機票,來了個不辭而別。

儘管她所以為的“我的她”其實是一個誤會,但我其實一直都被大家誤會,卻一直也並沒有去澄清。

14年前,她有勇氣與“她的他”分手,有勇氣放棄出國;14年後,她有勇氣回來把想說的話說出來,有勇氣說“對不起”。

但我卻一直都是優柔寡斷,不爭取也不拒絕。

想要在一起,卻遲遲不肯表態;明明知道被誤會,卻一直不肯解釋清楚。

我,習慣了現在的狀態,不願意為自己的所愛作出改變。

而痞子蔡到底是恨自己的這種狀態,還是想說其實自己一直也不知道到底愛不愛,我覺得這些對這部小說來說都不重要。

因為,他其實一直只是在自說自話。

看起來小說中存在的那個她,在我看來,其實一直都是痞子蔡自己,他一直在與自己對話。

自始致終,他們之間從未有過什麼肢體接觸,儘管相互之間一直在不斷地表白。

這麼柏拉圖式的愛情,也許只會發生在與自己戀愛中。

痞子蔡要的也許並不是講好一個故事,而是喜歡耍他的嘴皮子,順帶穿插一些他對愛情與生活的感悟。

沒讀過他以前作品的讀者,可能很難閱讀完這本小說,因為他太特別,特別到一般人很難品出她的味道。

我覺得他最近的兩三本書都寫得比較一般,作為痞子蔡的鐵桿粉絲,作出這種評價很不應該!

儘管這樣,對書中從《第一次親密接觸》繼承下來的蔡氏幽默和蔡氏哲學,還是分外的喜歡,比如:

這麼多年了,我還是會溺水,因為我總是遊不出她的眼神。

我曾經以為,忘了最輕鬆,不用揹負當時的遺憾,以及無法遺忘的重量。現在突然再聯絡上你,我才發現,沒有說出口的遺憾,其實一直都在。

重逢的衝擊曾讓我短暫跳離現實世界,進入一個只有我和她的世界。那個世界並不是具體存在的,只能靠我和他的內心共同架構。

床不是不舒服,相反,正因為舒服,只要一躺下就會起不來。但我一定得起來,所以我怕的是那種起不來的感覺。

愛情就像拔河一樣,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只要一方放手,另一方就會受傷。

“每當我想更嚴格地遵守那條紅線,甚至完全不見你、不聯絡你時,我就會想起重逢那晚你說的那句話。”

“哪句?”

“我們已經沒有另一個十四年了。”

愛是一種遇見,既不能等待,也無法準備。

這個世界上無法靠努力獲得成果的,大概就是樂透和愛情。

思念就像橡皮球,越壓它,彈得越高。

......

在痞子蔡看來:“愛是不能等待,也無法準備的,更無法通過努力來獲得”。

如果一段感情需要花費比較大的努力才能得到,那還是愛情嗎?

換句話說:“通過努力追求得來的,還能叫做愛情嗎?”

愛情難道不是兩情相悅,相互喜歡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還要去努力追求?

他曾經在《孔雀森林》的序中寫到:“愛情對所有人都很重要,但未必是最重要。”

結合《不換》,也許在他看來,完美的愛情太難得了,所以未必是最重要的。

拋開愛情,用友情的態度來看待彼此的感情,也許才不會錯失彼此的另一個十四年。

然而,什麼是“友情”呢?希望痞子蔡的下一部小說能給我們解釋一下。

---2018.1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