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陸生高等脊椎動物在胚胎時期出現鰓裂,接著鰓裂退化並形成肺,於是完成了由鰓呼吸進化為肺呼吸的進化。那麼,你們知道肺是怎麼呼吸的嗎?它的運行機制是怎樣的?現在,大家就跟隨科學奶爸,一起開始今天的魔力科學小課堂,對肺呼吸做進一步的科學探究活動吧!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實驗開始前,先準備以下材料

帶蓋的塑料瓶1個、氣球3個、吸管3根、棉線1卷、熱熔膠槍1把、裁紙刀1把、剪刀1把、鑽孔器1個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然後,按以下步驟進行

1、從靠近底部位置將塑料瓶截斷,並將瓶蓋鑽個小孔,孔徑與吸管外徑相當。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2、將兩根小吸管套在大吸管口並用膠固定密封,然後分別綁上1個氣球。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3、將大吸管從瓶蓋小孔穿進去,擰緊瓶蓋。然後剪一段氣球並繃緊在塑料瓶底。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通過實驗你會發現

如果往瓶蓋方向擠壓繃緊在塑料瓶底的氣球,瓶內兩個氣球開始變癟;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如果往下拉伸氣球,瓶內的倆氣球開始鼓起來。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擠壓氣球,瓶內體積變小;拉伸氣球,瓶內體積變大。結合此前實驗結論可知,在瓶內空氣含量不變的前提下,體積減小,氣壓會增大;體積增大,氣壓減小。進一步分析可知,剛開始時瓶內氣壓等於大氣壓。因此,擠壓氣球時,瓶內氣壓大於氣球內氣壓(大氣壓),於是將氣球內空氣排出;拉伸氣球時,瓶內氣壓小於氣球內氣壓(大氣壓),於是外界空氣被壓進氣球。

人的肺部運行機理和上述模型是類似的。人體吸氣時,胸腔體積增大,肺中氣壓小於體外大氣壓,空氣被壓入肺部;反之,呼氣時胸腔體積減小,在氣壓差下肺中空氣被排出體外。


做個簡易肺模型,孩子理解起來比看3遍書都管用


肺呼吸示意圖

科學奶爸要給大家提問了,堵住吸管口會出現什麼結果?底部留言討論哦~

今天的小實驗就到這裡吧,歡迎大朋友陪小朋友積極動手實踐,在家做實驗,學科學,並秀出你的實驗作品!

操作提示:請在大人監護下操作本實驗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