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前幾天櫻桃去正弘城買了3杯喜茶

總共才花了35元!

真平價了,口說無憑,上小票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茶王冰淇淋+奧利奧+黑糖波波=14元,喜樂芝+黑糖波波=9元,喜樂芝+芋圓波波+紅柚果粒=12元。

有沒有注意到,這三杯全部都是小料!偷偷在小紅書上做了功課,記下了很多DIY吃法。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在整個點單的過程中,參與感爆棚,早前因抖音走紅的CoCo網紅喝法、海底撈吃法,也是極大地調動了客戶參與的積極性。

降低了用戶參與的成本,真正讓用戶參與了進來。比起點單員向我推薦某某熱銷產品,我憑藉自己的喜好獲得一款屬於自己定製版的產品更有成就感。

小料,也可以成為你的特色。

厝內小眷村的絹豆腐、喜茶的脆波波、雞蛋布丁、黑芝麻芋圓......小料一直都是奶茶的配角,像一個小透明等待“被添加”,現在小料成為了主角被翻牌。

以前,奶茶對小料說:本宮不死,你們都是妃子。

現在,要變天了,小料這位嬪妃要上位了!

我們來說道說道這些令人垂涎的小料。

01 | 脆波波——寒天晶球

喜茶給寒天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脆波波。

傳說早在日本江戶時代,人們發現冬天時被丟棄在戶外的海藻會有自然凝結的作用,所以取名為寒天,而在中國則給這類會凝膠的藻類成分,取了一個很美的名字叫做瓊脂。

藻膠,是從巨型藻類抽取的膠質,又可分為卡拉膠和瓊脂,而不論卡拉膠還是瓊脂,在日本都叫做寒天。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味全黑糖風味寒天晶球

寒天晶球具有天然健康低卡路里,不易被人體所消化、吸收,因此不會有攝取過多的糖所導致的肥胖;

形狀大小和波霸珍珠相同,口感上相對Q彈,有咬感。

02 | “日本豆腐”——絹豆腐

厝內小眷村最聞名的小料便是絹豆腐了,相比布丁更為滑嫩。這個豆腐和我們平常吃的豆腐是不一樣的哦~

絹豆腐是日本豆腐的一種,日本的豆腐是古時由中國傳去的,經過長久的演變,製作工藝與中國豆腐有了一些區別。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中國的豆腐叫生漿豆腐,大豆加水磨碎後先過濾出豆漿再煮沸,然後凝固;

而日本的豆腐是熟漿豆腐,大豆加水研磨後先煮沸再過濾。

簡單來說呢,絹豆腐的做法就是將熟豆乳加入凝固劑後直接在箱子裡凝成的豆腐,含水量很高,質地柔軟。(凝固劑使用β-葡萄糖酸內酯和TG酶,改善產品的凝膠強度和彈性,成品豆腐的含水量更高。)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木棉豆腐和絹豆腐 | 今日何食べる.com

03 | 蹦迪高手——布丁

說完絹豆腐,一定要說說布丁這個美食界的蹦迪高手了。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在茶吧輔料消費者喜好度調查中,布丁居於珍珠之下,

排名第二。布丁作為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小料之一,不僅是因為它自身Q彈的口感,和其百搭性也密切相關。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雞蛋布丁自身具有濃郁的焦糖香,而添加在奶茶中不會影響整杯產品的風味,並且Q彈滑嫩。

在門店中既可以選擇自己熬煮布丁,也可以選擇成品布丁,比如味全的這款成品雞蛋布丁,省去熬煮和冷藏的時間,和新鮮的水果、牛奶一起展示在透明的櫃檯前也會為產品加分、為品牌加分。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酸奶杯=味全優酪乳+味全雞蛋布丁+水果

小料的多種吃法、喝法。

這些豐富的小料最常見的運用方式便是添加在奶茶中,一口奶茶一口小料,奶茶三兄弟尤為出名。但是除了添加在奶茶中,小料還有很多用武之地

01 | 小料+雙皮奶

前段時間去逛市場的時候深深被麥茶德的超級有料雙皮奶所感動到了,雙皮奶+布丁+燕麥+紅豆滿滿一大碗。

雖然產品的整體價格和蜜雪冰城相似,卻不同於蜜雪冰城的茶與冰淇淋,走差異化道路,打造爆品手工雙皮奶,走高性價比的中國傳統甜品+飲品路線,並且相對於單獨的奶茶並沒有那麼明顯的季節性,夏天、冬天都可以吃。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含有如此如此豐富的小料僅賣6元,用來當做早餐吃也不為過。

02 | 小料+芋圓

碗裝甜品芋圓在秋冬季吃上一碗,暖暖的很治癒,一次可以pick多種口感,富有咀嚼感的芋圓是主角,紅豆、芋頭、珍珠也是必不可少的輔料,除此之外,布丁也是一種選項。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03 | 小料+冰淇淋/酸奶

波波冰淇淋、芒芒冰淇淋...以及自己DIY的黑糖波波奧利奧冰淇淋。單吃冰淇淋已經不夠有創意了,創意花式冰淇淋才夠吸引人小料+冰淇淋滿足!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宜北町的抹茶懸浮冰將抹茶、香草冰淇淋、小圓子和紅豆結合在一起, 適合咖啡館等出品呈現。

小料+酸奶+水果+堅果組合而成的酸奶杯不僅顏值高,而且大人小孩都可以盡情享用~

豆腐+奶茶居然這麼好喝!服!

茶飲產品的創新圍繞著

茶底、水果、糖漿等在做改變,

口感添加物也逐漸成為了創新的一個重點。

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

不妨換個角度從小料出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