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典故!

禹的治水,也是當時一大事。水患的原因,《堯典》上只有“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諮”二十個字。看不出什麼道理來。《呂氏春秋·愛類篇》說“古者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似乎仍舊是河患;但是《呂氏春秋》這句話,是原本《屍子》的;屍子是晉國人,他單說龍門呂梁,是就他眼見的地方立論,再看《淮南子·本經訓》“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流通,四海溟涬”。就可以間的當時的水患,實在是“瀰漫於中國大平原”之上了。原來古時候,江淮河濟諸侯都是相同的。所以一有水患,就災區極廣。堯時候的水,據《堯典》​看起來,似乎“是多年的積害”,那麼自然情形更大了。

禹的治水,《史記》總敘他道;"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敷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與眾庶稻可種卑溼;令后稷與眾庶難的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和《孟子》"舜使益掌火,······禹疏九河,渝濟、漯,而注之海;而注之江·········"的說法相合。可見得當時治水,實在是禹為主而益,稷佐之。至於治水的法子,大概是疏導諸水,使之各有去路。當時江淮兩流域的水,本來都是相通的,就其天然的趨勢,叫小水歸大水,大水東流入海,那麼,江,淮,河,濟四水,就是諸水的綱領,所以這四條水,就換作四讀。方法,大概是如此;《孟子》說”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這十一個字,最能得概括的觀念。至於詳細的情形,要帶起許多麻煩的問題來,現在暫不必講他。

大禹治水的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