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秦Pro家族以“型號牽引”正向研發模式,兼容燃油版、EV版和DM版。其中秦Pro DM採用比亞迪第三代插電混動技術平臺,具備綜合油耗較低,換擋平順及發電效率較高的特性。

本文將以“一箱油到底”的形式,連續1400公里(往返)對比亞迪秦Pro DM高速行駛綜合油耗5升,操控性和舒適性進行綜合介紹。評測全過程,在筆者的新浪微博@列寧格勒保衛者賬號同步直播。

1、秦Pro DM技術解析: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2018年9月20日上市,扣除補貼後售價14.99-17.69萬元的秦Pro DM,是秦Pro家族結構相對燃油版和EV版最複雜的版本。基於正向研發模式,秦Pro DM在設計之初,就規避了“油改電”和“油改混”出現的兼容性問題。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秦Pro DM動力總成由1.5Ti汽油機+前置驅動電機+15000r/min高轉速BSG啟停電機+中置“T”型三元鋰動力電池構成。與其它比亞迪製造的DM車型核心技術進化模式相同,秦Pro DM動力總成,也是在上一代秦100車型基礎上“有所保留的升級”。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比亞迪系DM1代插電混動技術平臺代表車型為F3DM,0.8排量汽油機+串聯的前置電動機構成。這一代DM技術以節能為主,並帶有較為明顯的測試性質。

比亞迪系DM2代插電混動技術平臺代表車型為秦系列,1.5Ti汽油機+並聯的前置驅動電機構成。這一代DM技術以性能為主,兼顧帶有全電驅動70公里的“節能”設定。

比亞迪系DM3代插電混動技術平臺代表車型為全新一代唐DM和秦Pro DM,超級電四驅系統和模塊化的前置驅動系統,可以更容易的組合出不同性能需求的DM車型,並繼續將性能為主的設定持續下去。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秦Pro DM動力總成由1.5Ti汽油機(最大輸出功率113千瓦)、前置驅動電機(最大輸出功率110千瓦),高轉速BSG啟停電機和適配由6DCT為基礎的混動E驅動模塊構成。

為了讓電機、發動機都能迸發強勁的動力,滿足整車5.9S的加速性能,秦Pro DM與全新一代唐DM和全新一代宋DM一樣,搭載了3套熱管理系統。第1套熱管理系統為1.5Ti汽油機及附屬系統服務,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讓發動機的工作溫度始終保持在最佳;第2套熱管理系統為前置驅動電機、BSG啟停電機、驅動控制系統冷卻;第三套熱管理為“T”型三元鋰電池的智能溫控系統,包含高溫冷卻及低溫加熱功能,高溫冷卻讓電池適時地進行降溫,避免高溫加劇壽命的衰減,低溫加熱則讓三元材料保持在較高的活性狀態,保證了低溫充電及放電性能。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秦Pro家族兼顧燃油版、EV版和DM版,三種不同動力總成的車型適配需求。車身焊接可以容納2種燃油箱和2種動力電池同時,具備更完善的主被動安全設定。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也正因為全擎全動力平臺,秦Pro DM從設計層面就具備更好的整車輕量化。秦Pro DM後懸架採用鋼製後副車架帶多連桿的獨立架構,後轉向節使用鋁合金材質降低簧下質量。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T”型三元鋰電池總成,早在2016年秦+(秦100之前的技術驗證車)CRC版賽車上就搭載過,並經過了2年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的驗證。秦Pro DM搭載的這套“T”型三元鋰動力電池,具備全電驅動行駛80公里能力,外殼採用鋁合金材質。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上圖為秦Pro DM搭載的“T”型三元鋰動力電池靠近前副車架一端的液態熱管理系統“進出水”接口細節特寫。

紅色箭頭:進水口

黃色箭頭:出水口

在全新一代唐DM上,筆者發現PTC加熱模塊,從比亞迪其他DM車型設定的動力艙,轉移至靠近電池前端的後副車架。秦Pro DM也採用了這種技術設定,以便降低從PTC加熱模塊流向“T”型三元鋰動力電池的預熱用冷卻液的熱量損失,間接的“挽回”一部分電量用於驅動。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秦Pro DM的內飾也隨整車性能的提升,變得更符合“主流大眾”的審美設定。可以旋轉的PAD“大屏”,更成為很多車主“多玩一小時”的配置。

2、路線的選擇:北京-開封-西安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此次“一箱油到底”的測試,出發點為北京東五環與京通快速路交界的某個位置,終點設定在距離北京1200公里的陝西省西安市,途徑河南開封市。其中,北京至開封約700公里,這也接近秦Pro DM以“滿油滿電”100公里/小時車速行駛的里程極限狀態。

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筆者沒有選擇京石高速途徑山西太原前往陝西西安,與大型貨運車輛在雙向2車道“纏綿”的路線。選擇的是全程幾乎雙向3、4車道,交通流量中等的京臺-京開-大廣高速公路。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如上圖所示:出發之前筆者已經為秦Pro DM,加滿汽油並充滿電。秦Pro DM的油箱容積約為39升,滿油後顯示續航里程為441公里;充滿電後,電驅動續航里程為80公里。

備註:秦Pro DM使用7千瓦慢充樁,需要4.6小時充滿電(充電電流為32安培);使用220伏家用電“飛線”慢充需要約8小時(16安培)。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在PAD大屏上,可以調取行車油耗和電耗數據。

上圖顯示筆者在出發之前,駕駛秦Pro DM的綜合油耗和電耗狀態:百公里油耗為5.3升;百公里電耗為4.8度;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秦Pro DM,具備EV和HEV兩種動力選擇模式;其中EV和HEV模式,又可以選擇ECO和SPORT模式。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出發之前,筆者選擇首先將SOC值調整至70%,並以ECO+EV模式行駛至動力電池SOC值處於70%狀態,再以ECO+HEV模式持續以100公里/小時-120公里/小時車速,根據實際路況儘可能等速行駛。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EV+ECO模式行駛表顯122公里(實際行駛里程為122-45=77公里)後,電驅動剩餘續航里程52公里,SOC值為69%。至此,筆者進入HEV+ECO模式行駛。

東五環經南五環路況良好,車速保持在70-100公里/小時,加速和制動頻繁介入。由於不在擁堵的市區行駛,筆者將秦Pro DM的能量回饋標準調製一般,以提升滑行距離。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首先以EV+ECO模式行駛,百公里電耗約為5度電;轉為HEV+ECO模式行駛,百公里油耗約為5.2升。此時北京室外溫度約為3攝氏度,迎著陽光照射方向行駛,車內未開啟暖風。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就在直播過程中,行駛至京開-大廣高速河北段某服務區,筆者遇到了使用國家電網充電的特斯拉S。

不可否認,2013年特斯拉進入中國,對我國新能源市場發展帶來相當積極且正向的推動作用,讓更多的人看到原來電動汽車可以這麼驚豔和超群。

不過隨後,特斯拉話事人馬斯克竟然要求修改中國充電國家標準,與特斯拉超級充電系統兼容。不管是腦抽,還是智商低下,馬斯克的這一舉動實在是不可理喻。要知道,從2014年-2018年,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和充電國家標準已經與德國、美國以及日本進行了統一或協商。

2016年之後,始終虧損的特斯拉改變了在中國市場執行的免費充電服務條款,並推出了適應中國國家電網標準的“快充轉換頭”。綜合馬斯克的表現,這位小丑式的人物,確實擁有大量不可思議的想法,這也成為賈躍亭類“互聯網+”造車新勢力追捧和模仿的對象。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有時遭遇並行的大貨車,油+電全負載狀態輸出動力以完成超越,保證己方車輛處於安全距離。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早上9點多出發,經過7個小時的直播測試,以達到筆者所能承受的極限。在京開-大廣高速出京方向至開封段,雙向3車道甚至4車道,車流量偏低,車速可以很輕鬆的保持在100-120公里/小時。出於安全考慮,筆者車速始終控制在100-110公里/小時,並在第2、3車道行駛。

表顯總里程580公里(實際行駛里程為580公里-45公里=535公里),全電驅動續航里程為52公里(SOC值為69%),燃油續航里程為73公里。

根據以往傳統車剩餘燃油報警燈閃爍,剩餘續航里程為50公里的設定看,筆者駕駛的秦Pro DM的剩餘燃油報警開關即將被觸發。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距離滑縣服務區2公里時,秦Pro DM的剩餘燃油報警燈閃爍,燃油續航里程不顯示任何數值了。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白色箭頭:距離滑縣服務區2公里時,秦Pro DM的剩餘燃油報警燈閃爍,燃油續航里程不顯示任何數值了。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原本抵達滑縣服務區準備添加燃油,筆者與同事商量一番後,決定依舊“一箱油到底”的測試,即便燃油剩餘續航里程未知。剩餘油量大概也可以維持30-40公里行駛。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此時,秦Pro DM的百公里油耗幾乎保持在4.8-5升左右。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繼續使用燃油驅動行駛,雖然有些膽戰心驚,不過剩餘電量足以支持我們在燃油全部消耗殆盡行駛52公里。

此時,天色完全暗淡,距離下一個服務區約35公里。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最終抵達距離滑縣服務區30公里的濮陽南服務區。

表顯行駛總里程664公里(實際行駛里程為664公里-45公里=619公里),全電驅動續航里程為52公里(SOC值為69%),燃油續航里程為XX公里。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在濮陽南服務區,第一時間加滿92號燃油至跳槍。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從近乎“0”續航里程至加滿燃油跳槍支為止,共加註燃油35.77升。秦Pro DM的油箱容積為39升,實際行駛總里程為619公里,綜合折算百公里油耗5升。

至此,比亞迪秦Pro DM“一箱油到底”不間斷測活動試全部完成。

筆者有話說:

這次“一箱油到底”的試駕測試,僅有出發地點至京通快速路雙橋入口,為低速擁堵路況(EV+ECO模式),至南五環景泰高速路段,轉為HEV+ECO模式行駛。京開-大廣高速全程使用HEV+ECO模式行駛,車速保持在100-110公里/小時,偶爾遇到複雜路況車速或降低至80公里/小時和提升至120公里/小時,全程約1/3路段開啟空調製暖模式(26攝氏度,2擋風量,風向前風擋玻璃和腳下)。


宋楠:油耗低至5升!1400公里實測比亞迪秦Pro DM


筆者發現,在去程車速保持100-110公里/小時並未開啟自適應巡航定速功能,汽油機負載稍微過大,電動機也會及時介入參與驅動。雖然此時,SOC值為69%,電動機參與驅動的幾率很高,但並未向動力電池饋電。從儀表上顯示電動機輸出功率從15千瓦-25千瓦。

在回程路段,車速保持120公里/小時,並開啟自適應巡航定速功能後,BSG啟停電機開啟最大充電模式(7千瓦)為動力電池饋電。與此同時,全程開啟空調製暖模式(26攝氏度,2擋風量,風向前風擋玻璃和腳下),百公里油耗也僅為7升。

筆者想要強調的是,秦Pro DM這種插電式混動車在駕駛環節需要一些特別注意的技巧可以更省電(油)。秦Pro DM搭載的BSG電機使得發動機啟動的速度及平順性較傳統的起動機有明顯的提升,起動機的啟動時間大約需要1s,BSG電機只需要0.4s,啟動的時候完全感受不到抖動。

比如說:

具備良好的充電使用環境下,每天隨用隨充的使用習慣,可以將SOC調節至70%最高狀態,即最大化的以EV模式使用。

在不具備良好充電使用環境下,可以將SOC調節至15%最低狀態,燃油驅動為主,電驅動為輔,電量消耗值15%,BSG電機不向動力電池饋電,減少汽油機負載有效降低油耗。

在HEV+ECO模式下,發動機換擋轉速被保持在1600轉/分(根據SOC值設定不同,也可以延遲至2100轉/分),此時整車噪音被控制在較好狀態。

在HEV+SPORT模式下,發動機換擋轉速延遲至3000轉/分(根據油門踏板行程深度,也可以延遲至5000轉/分),此時來自發動機的聲響較大。

對於秦Pro DM而言,最大輸出功率217千瓦、最大輸出扭矩479牛米,已經超越大多數搭載2.0T或V型6缸汽油機的傳統車。不僅具備全電驅動行駛里程80公里(滿足1、2天上下班通勤使用),也可以輕鬆面對單程行駛500公里的城際旅遊使用需求。魚和熊掌從來不可兼得,但這並不影響通過技術的加持,讓看似不可調和的能耗與續航變得儘可能的融合。

文/新能源情報分析網(換個角度看車市)宋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