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初印象(九):二中情,人生路

每年的秋天,都有數千名學子帶著美好的憧憬走進了這座美麗的校園一一衡水市第二中學,開始人生中重要的三年求學之旅。衡水二中,是許多學子嚮往的地方,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這裡是實現夢想的搖籃。伴隨著學校的發展,不斷有新老師進入二中大家庭,為學校發展注入新鮮動力和血液。接下來,讓我們

走近二中的老師和同學,聽聽他們描述的“二中初印象”。

二中情,人生路

初冬的夜晚,寂寥冷落,寒氣逼人。二中校園在月光的照射下,更顯幾分寧靜和清冷。通往學生宿舍樓的甬道上鋪滿落葉,踩上去腳下簌簌作響。在傾瀉下的月光和校內幾盞路燈交織成的鏡頭下,一個人影急匆匆地往學生宿舍樓趕,手中提著的塑料袋聚焦於視野中閃著微弱的白光。晚休查寢的時間就要到了,心裡記掛著學生們的就寢秩序,他的腳步又加快了幾許。

一桶泡麵

這個行色匆匆的身影就是599班的班主任劉立剛老師,再細看他手中的袋子裡裝的物品原來是一桶泡麵,這將是他結束一天繁忙工作後遲來的晚餐。

那天下午劉立剛老師的班級有一堂地理公開課。身為班主任的他很擔心聽課的老師一多,自己的學生們會在課上緊張。雖然平時上課時學生們一直積極參與,面對老師的提問用心思考,主動回答問題,班裡課堂氣氛常是活躍熱鬧,但是沒有經歷過大型公開課的孩子們能夠在眾多目光的注視下放開心態,避免出現緊張沉悶或答非所問,他心裡還是很擔心。

冬天的夜色來的很早,下午最後一節課下課的時間就要到了,劉老師早早來到教室外等待同學們下課。鈴聲響起,聽課的老師們逐一離去,而孩子們也一窩蜂的衝出教室,奔向了食堂。內心忐忑的劉老師立即找到了地理老師想要了解下學生們的課堂狀況。“他們特別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而且回答起問題來頭頭是道,讓人不得不讚嘆!”地理老師告訴他班上的孩子們不僅沒有怯場,還表現得很精彩,公開課結束後,聽課的老師們互相間發表感想還把他們著實誇獎了一番。聽到這裡,劉老師的嘴角浮現出些許笑意,他心底的擔憂也如潮水般褪去,隨後他又與地理老師交流了學生們的學習狀態,要藉助這次公開課的良好表現鼓勵同學們在整體學習上再加一把勁兒。交談結束後,他才發現已經錯過了晚飯時間,接下來就是他的晚自習課,再去吃飯已經是來不及。儘管飢腸轆轆,劉老師還是很自然地拿起習題走入了教室,開始了他接連兩節晚自習外加班會課的夜晚工作。而他也已記不清開學這兩個多月裡這是第幾次在忙碌工作中“省略”了自己的晚餐。

夜風吹過,深邃冰冷。晚上十點,劉老師檢查完學生宿舍,看著這些孩子們安然入睡後才提著泡麵慢慢離去。在校園黑暗的甬道上,路燈灑下的黃色燈光,顯得格外柔和溫暖。

二中人

在眾多今年新入職老師中,劉老師還有另一個引以為自豪的身份:他曾經是衡水二中的畢業生。當年在二中讀書時,劉立剛老師只是班級裡中游的學生,但是當時的他滿不在乎,並不覺的自己的成績有什麼不好,心裡想著大學能上個本科就行了,也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發奮學習,把成績“掙扎”上去,用今天的話來說也許可以稱為“佛系”。可是當別人都在進步的時候,自己原地不動何嘗不是一種退步。升入高三後,劉立剛的成績一下倒退到班裡四十多名,當時自制力差的劉老師對自己並不抱有信心,索性有點破罐破摔。

就在這時候,英語老師武豔梅讓劉立剛重新點燃學習上的激情。武老師是初次接手劉立剛所在的高三班,對於這個頭腦聰明但是不上進的學生,印象十分深刻:明明十分聰明,有著無限的潛力,可總是表現得“自甘墮落”。性子一向火熱的武老師決心要讓他的成績提上去。上英語課時,武老師經常點名讓劉立剛回答問題,如果答錯的話下一次繼續提問同一個問題直到他記住,甚至武老師在其他班上課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說到讓劉立剛上來聽寫,惹得課堂上的學生們連連發笑。

“就是武教師那種熱情感染了我吧,讓我覺得我不應該再這樣虛度下去,老師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憑什麼不努力呢。”從此之後,劉老師開始刻苦用功,發奮忘食的學習,學到極限時額頭上全是汗滴,啪啪的打在書本上。“當時沒有覺得累,相反很開心,就覺得這是一種收穫,也體會到了‘一個汗珠摔八瓣’的感覺。”劉老師笑著說。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劉老師艱苦的付出獲得了回報,他的成績節節攀升,甚至考入班級第四名,最後成功考入了重點一本院校。如今的他,不僅是懷著對母校的感恩,更忘不了與老師們的深厚情誼,總想著為報答學校和老師做點什麼。表示對一個人尊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成為想他一樣的人,大學畢業後劉立剛毅然選擇重新踏上了二中這片土地,接過了老師手中的接力棒。

一碗梨湯

回到母校後,劉老師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初次成為教師又是班主任的他雖然一開始還比較青澀稚嫩,但是他卻對工作有著滿腔的熱情,憑藉高中磨練出來的那股衝勁兒,很快上手將班主任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劉老師剛來時身上還帶著大學生的那股生澀和衝動,有時也會摸不著頭腦,但是他學習能力非常強,與同期的新教師相比提高很快,現在也越來越穩重了。”級部主任孫佳老師毫不吝嗇地誇讚到。

劉老師一開始是受自己老師的影響走上從教這條道路,而現在他站在當初老師的角度,成為老師當時扮演的角色,更能體會到老師和學生之間那種既是師生又是至親的深厚情誼。雖然劉老師是個大大咧咧的小夥子,但是他對學生的細心關愛不亞於學校的女老師。儘管他有時候會因為工作忙碌來不及吃飯,但是他卻堅持督促著自己的學生按時吃飯,保證身體。他每頓飯都會具體問到每個學生吃了沒,有沒有人幫忙打飯,從當上班主任到現在從沒有間斷過。談到自己這樣做的初衷,劉老師說:“當年身為二中學生,我真切感受到了二中老師的敬業精神和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的師者大愛。如今我回到母校任教,和我的恩師們並肩站在講臺上,我更要和他們一樣,用責任和愛心溫暖每個學生,為他們點亮美好的未來。”

劉老師的盡職盡責時刻感動著班裡的同學們,班上的孩子們對他充滿了信任和感激。教師節的時候,劉老師的桌子上貼滿了學生們的祝福的小卡片。有次放假前劉老師嗓子沙啞仍堅持上課,班上的一名學生返校時就給他帶來了一罐自己在家親自熬的梨水。原來這名學生惦記著劉老師的嗓子不好,知道他在學校宿舍住,條件不方便,特地在家裡為他熬了梨水。梨水的甘甜打破了初冬寒氣悄無聲息的包圍圈,滋潤溫暖了劉老師的心窩,也讓他體會到了初為人師的幸福,收穫了一份快樂和感動。

駐足在級部備課室外的優秀教師光榮榜前,一串名字進入我們的視野:邵愛民、劉國良、張越……他們和劉立剛老師一樣,都是回母校任職的二中畢業生。他們曾作為學生在這裡度過了一段充滿奮鬥和激情的高中歲月,度過了一段承載快樂和希望的青春時光。如今,他們滿懷著激動和熱情,不遠萬里重新回到了母校,以全新的身份繼續書寫著自己作為“二中人”的人生路。無論是傳教授業幫學生完成夢想,還是師者的生涯中收穫一份敬重和喜愛,他們都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份職業,並決心在這片土地上發光發熱,傾滿腔熱忱,育一方桃李。

衡水二中初印象(九):二中情,人生路


衡水二中初印象(九):二中情,人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