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老年人紅利的新入口——智能電視

抓住老年人紅利的新入口——智能電視

導 讀

就目前而言,老年人對電視的依賴程度遠遠高於電腦,甚至高於手機,正如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所說:老年智能電視作為這個市場的最佳紐帶,至少會有十年的黃金期。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日漸提高,老年人口數量逐漸增加,截止2017年年底,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了2.41億人。不知從何時起,老年人口紅利變成了一種共識。

於是涉老項目的創業者們都想抓抓老年人口紅利。但究竟怎麼抓住這波人口紅利呢?互聯網?老年手機?亦或是機器人?今天,我們為您推薦一條新的賽道——智能電視。

智能電視擴展了電視的概念範圍,作為目前市場規模增速快,用戶群體增長多的終端設備,智能電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老年人與智能電視

根據騰訊酷鵝用戶研究院《新入口新紅利新機遇:智能電視用戶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

2017年,智能電視用戶的觀看時長已超過傳統有線電視,廣告曝光量達到了2016年的5倍之多。

抓住老年人紅利的新入口——智能電視

此外,智能電視用戶相比整體網民年齡偏大,50歲以上的佔比21.6%。在家庭中,中老年用戶是智能電視的重要使用群體,有老年人參與使用的情況佔55.5%,主要由老年人使用的情況佔比為18.2%。在地域分佈上,一二線城市智能電視用戶較為集中,佔比59%。

抓住老年人紅利的新入口——智能電視


抓住老年人紅利的新入口——智能電視

《報告》顯示,45歲以上用戶使用智能電視的頻率明顯高於45歲以下用戶。其中,45歲以上用戶每天都看智能電視的佔比高達79%。

抓住老年人紅利的新入口——智能電視

在觀看內容上,45歲以上的用戶觀看電視劇的比例較高,喜好類型主要為軍旅抗戰、都市生活、罪案諜戰、喜劇四類。

抓住老年人紅利的新入口——智能電視

可以說,就目前而言,老年人對電視的依賴程度遠遠高於電腦,甚至高於手機,正如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所說:老年智能電視作為這個市場的最佳紐帶,至少會有十年的黃金期。

如何在智能電視領域發力?

2017年,全國智能電視銷量達到4800萬臺,同比增長17.13%。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中國智能電視銷量將突破5800萬臺,增長逾20%。

智能電視這條賽道上已經有了不少的先行者,諸如小米、創維、海信、長虹等玩家,也有像曾經輝煌的樂視。

還有一些想進入的巨頭們。在今年蘋果新品發佈會之後,一加手機CEO劉作虎馬上自曝了一加的一個大動作——通過一加電視進軍互聯網智能家居領域。“家庭作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場景,還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

華為要搞電視的消息傳了半年,還沒落定。被媒體追問時,華為消費者BG大中華區總裁朱平的回應耐人尋味,不正面否認,只道“至少筆記本是鐵了心要做好的”。

此外,OPPO、VIVO、魅族,甚至錘子,也都有了做電視的緋聞。

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智能電視能滿足老年人的全部需求嗎?恐怕要打個問號了。

那麼,智能電視廠商要如何去迎合老年人呢?

《報告》顯示,與年輕人下載APP、觀看電視自帶內容不同,45歲以上用戶使用智能電視更喜歡切回有線電視進行觀看,一方面是自帶內容無法滿足中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體驗感不佳,他們容易感受到廣告多、播放卡頓、操作不便等問題。

抓住老年人紅利的新入口——智能電視

簡化操作、開發適合中老年人的內容成為了吸引老年人觀看自帶內容的一個重要手段。變現則依靠廣告、商城以及其他硬件變現。

除了在電視本身發力之外,還可以發力電視盒子等電視周邊。例如康壹科技便推出康壹寶福鳥電視盒子。通過這一電視盒子,用戶可以通過電視實現與子女視頻對講。此外,該電視盒子與手環、血壓計等設備相連,可以監測老人健康情況,該盒子還聚合老人大學、社交、購物、金融、旅遊資訊等功能。

智能電視能帶來什麼?

為何要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開始發力智能電視領域?

其實,自從智能電視出現以後,電視廠商都希望以自己的智能電視、智能系統為切入點,通過軟件、服務等對用戶進行捆綁,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圈。

首先,電視是佔領客廳最好的入口,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佔領了客廳就佔領了家庭。智能電視佔領客廳其實並不是異想天開,而且不論從整個產業的發展,還是各個電視企業的重視程度上來說,都也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

此外,以智能電視為載體,可以為老年人提供相關服務。如預約家政服務、網絡購物、尋醫問診等均可以通過電視完成。隨著智能家居產業的迅速發展,大屏與人工智能的融合,語音交互技術的發展,智能電視的操作難度勢必會下降、服務內容也將多樣化。因此,對於喜歡居家養老的中國來年人來說,大屏幕的智能電視將成為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洞悉用戶習慣,未來廣告精準推送。單從廣告價值上說,預計到2020年,智能電視廣告市場規模將達160億元。相對於傳統電視廣告,智能電視廣告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習慣,做到廣告精準推送。

智能電視作為一個自帶媒體屬性的家居產品,其營銷價值也在進一步發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