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身為天子,為何會懼怕聞太師?

百曉生貓哥


商紂王身為天子,為何會懼怕聞太師?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原因:聞太師背景太厲害!

聞太師有兩大背景:

第一,託孤老臣,有廢立大權。

商紂王本名帝辛,乃是前任天子帝乙第三位王子。按照皇位繼承順序,他並非第一繼承人。可是,因為帝辛有託梁換柱之能,有捨命救駕之功,加上有朝廷大臣文官領袖商容、梅伯等人擁立,於是成為皇太子。

且看原文:紂王,乃帝乙之叄子也。帝乙生叄子:長日微子啟、次日微子衍、叄日壽王。帝乙遊於御園,領眾文武玩賞牡丹,內飛雲閣塌了一梁,壽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上本立東宮,乃立李子壽王為太子。

不過,在當時的商朝,百官之首並非商容,更不是黃飛虎。在首相與三軍統帥之上還有一人地位更高,那就是太師聞仲。

“太師”在古代是三公之首,從唐宋時期開始成為最高勳爵,不常授人。未有功勳卓著之百官魁首,放能被封為“太師”。

帝乙去世之時,沒有選擇商容與黃飛虎為託孤大臣,而是選擇了太師聞仲。

所謂託孤大臣,既天子駕崩後,因新君年幼於是由大臣輔政。輔政之時,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君王。要在親政之後,方能行使皇權。

因此,在商紂王繼位之後的前七年,朝廷都是聞太師說了算,聞太師就像是順治帝時期的多爾袞,康熙帝時期的鰲拜一般,權傾天下。

因此,商紂王在登基七年之後,才第一次去女媧宮上香,才第一次聽商容提到女媧娘娘!

正因聞仲堪比攝政王,又廢立之權,因此,當聞太師率軍回朝後,商紂王才十分恐懼。

第二,截教嫡傳,大羅強者。

聞太師不僅是朝廷託孤大臣,更是仙界大BOSS!

聞太師與姜子牙一樣,早年上山修道。不過人家聞太師可比姜子牙資質高多了。原著中記載:爾聞仲曾入名山,證修大道,雖聞朝元之果,未證至一之諦,登大羅而無緣,位人臣之極品,輔相兩朝,竭忠補袞,雖劫運之使然,其貞烈之可憫。

聞仲拜通天教主二弟子金靈聖母為師,修道五十年,已經“聞朝元之果”,既達到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境界。這可是十二金仙中也含有人到達的高級境界。雖然聞太師沒有成為聖人,但已經“登大羅”,成為大羅金仙。

我們可以看到在封神大戰時,趙公明與聞太師之間也是一口一個道兄,按照道理,趙公明與三霄娘娘都是通天教主的弟子,乃是聞太師的師叔,為何他們之間稱呼為“道友”“道兄”?

那就是因為聞太師也到達了大羅金仙境界!

截教門下只要不是一系嫡傳,那就以修為論高下。

聞太師在截教地位極高,正因如此,他在西岐吃了敗仗,想什麼九龍島四聖、截教十大天君才會紛紛前來助戰。

商紂王早就知道聞太師的仙界背景,知道江山就靠聞太師保護,知道聞太師根本不是凡人。那麼,他怎麼可能不害怕?


葉之秋


商容是因為扶龍有功——當初成功舉薦帝辛為太子,才有機會坐上首相的位置。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在封建奴隸官僚政治體系中,首相當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但是聞太師的地位更超首相。

《封神演義》第一回就有交代說:“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託孤與太師聞仲,遂立壽王為天子,名曰紂王,都朝歌。”聞太師的身份水落石出了——託孤大臣。託孤大臣的地位和權力有多大,我們看看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就能一葉知秋了。

和諸葛亮一樣,帝辛即位後,聞太師也是大權獨攬,主持國政。一直到商紂王七年,因為北海暴動,聞太師帥軍出征,帝辛才終於有機會親理朝政。這也同時解釋了為什麼商紂王一直都不知道女媧是什麼人的問題,因為他雖然是名義上的天子,但是這七年中,參加女媧宮祭祀大典的最高領導人卻是另有其人。

何謂“託孤大臣”?他們是有權力廢立天子的一群人,所以面對能夠左右自己前途命運的聞太師,紂王能不懼怕嗎?有這份懼怕在,紂王還能儘量約束自己。等到聞太師一死,紂王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無人管束,最後將祖宗的家業敗光殆盡。


歷史從未如此有趣,更多內容請關注貓哥問答主頁。


貓哥歷史


聞太師在封神演義中可是通天教弟子,他師父是通天教四大弟子之一,這種實力可以想象的到。縱使趙公明等人見到聞仲也得恭恭敬敬的稱呼一聲兄長。



而且聞太師手握兵權,平定了殷商時代的叛亂,奉先帝之命保護商紂王登上帝王的權力,可以說從小看到大的。



再加上聞太師師傅都是十二金仙級別的,商紂王貪生怕死,欺軟怕硬,在仙界也有一定的權力,商紂王對他又懼怕又尊敬。

你們有更好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討論。喜歡的轉發關注我吧。給你帶來更多文化歷史解讀。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前言:在《封神演義》中,聞仲去北海平反凱旋而歸之後,知道紂王的所作所為,就在大殿上教訓紂王,當時紂王連一聲都不敢反駁,當然下面的臣子更不敢說話。那麼紂王身為殷商的天子,為什麼還那麼懼怕聞太師呢?其實書中紂王也曾說起過。下面我來分享一下吧。

一、打王金鞭

這第一個原因就是聞仲手裡有打王金鞭,打王金鞭的權利就是上打君王,下打佞臣,並且見此鞭猶如見到先帝(也就是紂王之父)。

其實在紂王之父帝乙臨死之前,曾將聞太師和紂王叫到過身邊對聞仲進行託孤,並讓紂王認聞仲為老師,自己的孩子怎麼樣,作為父親的帝乙肯定知道,為了讓聞仲有權利去管紂王,於是帝乙便賜給聞仲打王金鞭,告訴聞仲打王金鞭可以上打君王,下打臣子,見此鞭就猶如見到我一樣,這樣聞仲的權利也就大了。還告訴聞仲如果紂王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就可以用打王金鞭教訓他。

因此紂王才會那麼怕聞太師。

二、戰功無數

自紂王登基以來,聞太師幾乎都是常年在外平反叛逆,幾乎就是百戰百勝,功績顯赫,身為天子的紂王對這樣的聞太師比較尊敬,並且朝歌大部分的兵權除了黃飛虎有一些,剩下的就都在聞仲的手裡了,對於戰功顯赫、幾乎百戰百勝的聞仲,紂王在面對他時能不害怕嗎。

三、身份地位高

這一點並不是說聞太師在朝歌的地位,當然身為太師的聞仲肯定地位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嘛,我這裡說的地位是指他在截教的地位。


聞仲是截教的第三代弟子,是金靈聖母的徒弟,號稱金靈聖母門下第一人,武功超強,又有墨麒麟為坐騎,手持雌雄雙鞭,就連申公豹也不敢與聞仲有正面衝突。

並且聞仲的人緣也挺好,廣交三山五嶽的朋友,可以這麼說三山五嶽的截教修仙者幾乎都是聞仲的朋友,聞仲在討伐西岐的時候不是也請來過不少的截教門人嗎。

對於這樣的聞仲,紂王能不怕嗎?儘管紂王天生神力,也不是聞仲的對手。

分享就到這裡,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見解,最後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


松哥愛回答


本文就從演義的角度來解答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喜歡並關注我,謝謝!


紂王此人膽子很大,作惡多端,連女媧娘娘的神像都敢調戲。群臣都怕紂王,唯獨聞太師敢罵得紂王不敢還嘴。真想不到紂王貴為天子,居然還有怕的人。原來啊,這個聞太師可不簡單,也就他了,換了別人還真不行。

我們先簡單瞭解下聞太師。聞太師名叫聞仲,年輕的時候上山學了一身好本領。後來下山輔佐紂王的爸爸帝乙東征西討,幫助帝乙穩定江山,使商朝基業得以延續。聞太師功績很大,威望很高,且為人正直。在帝乙將王位傳給帝辛,也就是紂王的時候,任命聞仲為輔政大臣。


聞太師

那麼紂王為何怕聞太師呢?

第一,聞太師的本領大啊!他的師傅是截教金靈聖母,是通天教主的徒孫,可以想象聞太師也絕非等閒之輩。有如此大的本領,又有截教做靠山,紂王豈能不怕?

第二,聞太師是顧命大臣,又手握金鞭。聞太師的金鞭可不是一般的物件,它叫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顧命大臣本就有無上權威,又手握打王金鞭,紂王再厲害,也不會不怕聞太師吧?

第三,聞太師能力強自然責任就大。紂王當政時期國家並不太平,各諸侯逐漸強大,邊境也不太平,東鎮西討平定山河的事情還是要靠聞太師。聞太師也是任勞任怨,不辭辛苦,為商朝穩定立下汗馬功勞。就憑這一點,紂王為了自己的江山,也得讓聞太師三分。


配圖

聞太師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勸阻可紂王,使商朝減慢了滅亡的速度,不可謂不是忠臣良將。然而就是如此強大到令紂王害怕的聞太師,最終還是在武王伐紂的戰爭中戰死,商朝也因此滅絕。


圍爐煮酒話春秋


聞仲聞太師是小說《封神演義》裡的人物,史書及民間傳說都沒有記錄,在小說中帝辛之父臨終前託孤聞太師,聞仲身為紂王他爹留下的顧命大臣權力極大,加上聞仲乃是截教碧遊宮通天教主之徒金靈聖母門下,是聖人徒孫,法力高強,自然紂王會對他敬畏有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