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價值八億,古人死後為什麼要在嘴裡塞東西呢?

李亞東


中國歷史上的喪葬文化是非常豐富的,在古時候如果將新生和死亡放在一起比較,古人是更重視死亡的,因為人死如燈滅,代表著他從此離開了,新生兒是才要開始接觸這個世界。古人都是非常迷信的,所以在喪葬文化中有許多迷信的東西,其中一個就是在嘴裡面塞東西,這個規矩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

題目中專門提到了慈禧死的時候,口中放的夜明珠值八個億,實際上不是隻有慈禧這種級別或者是達官貴人才會在死後往嘴裡放東西,這個規矩自上到下都有,只不過放的東西不同而已,像一些貴族級別的人,他們嘴裡放的東西自然是珍貴無比,這個象徵著逝者的身份,沒錢的人家,哪怕飯都吃不起也會往嘴裡放個東西比如銅錢。

嘴裡放東西這個按照規矩來說叫做壓舌,壓舌之物在古時候每個逝者都有,哪怕是窮的連陪葬品都沒有,那也都有壓舌的東西,那麼這個到底是幹什麼的呢?關於這個的來歷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去考證了,壓舌有很多的說法,比如有了壓舌,死者在陰間就不會做一個餓死鬼,因為他嘴裡含著東西呢。

還有一種說法是嘴裡面含著錢,到了陰間的時候,如果遇到難纏的小鬼,就把壓舌錢給他,等於是買通小鬼。當然用科學的角度也是能夠解釋這件事的,人死之後,皮膚會塌陷,人的臉都會塌下去,看著是非常恐怖的,往嘴裡面塞東西,這樣就會將死者的臉部給撐起來,這樣死者看起來更好看。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上面這些都是壓舌的原因,可是具體壓舌到底是用來幹嘛的,還是要根據壓舌之物的不同來辨別,比如乾隆下葬的時候,他的壓舌之物就是蟬,他是有自己的寓意的,首先乾隆是信佛的,其次用蟬也表達了乾隆的美好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夠輪迴轉世。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慈禧太后的陵墓被搶劫一空,她口中含的夜明珠被孫殿英拿刺刀豁開嘴巴拿走,價值8.1億。

其實這個8億的夜明珠在我國墓葬文化裡有一個名詞:叫做口含,又名壓舌,又叫玉琀。

《周禮中》記載:“大喪共飯玉,含玉”,意思是將玉和飯放入死者口中。

老百姓沒有那麼貴的玉,也會在入殮死者時,口中放個銅錢或者硬幣,這是有風俗依據的,據說,人死後進入地府,口中含著東西,便不會亂說話,所謂禍從口出,用東西壓著舌頭就會避免。

第二種說法,口中的物品可以在陰間路上作為買路財,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嘛。

我國古人對玉有著特殊的感情,最有名的便是這個玉琀,即含在死者嘴裡的玉器。

這個玉琀可是有著太悠久的歷史了,可以追溯到史前新石器時代,那時候就有了玉琀出土。

到了商朝,玉琀被貝殼代替,這是因為那個時候貝殼作為流通貨幣。

到了西周,玉琀的發展開始成多元化趨勢,目前出土的玉琀有龍形、魚形、馬牛羊都有。

秦漢時期,是華夏民族大一統時期,這個玉琀也開始統一了形式,那就是著名的蟬形玉琀,所以,現在玩古玩的朋友,沒啥事別拿著蟬形的玉器把玩往臉上蹭,那沒準就是某個古人含過的。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人活著就要吃東西,嘴巴不會閒著沒事幹;人死了也要享受,嘴巴同樣也不能沒事幹。所以古代喪儀就有“飯含”的習俗,也叫壓舌。簡單一點兒說,就是往死者的嘴巴里塞東西。



最早是在死者口中放置米或貝殼稱“飯”;放置珠玉稱“含”。據考證,殷商時期,死者口中就含有貝,到了春秋時代,富人死者的口中含的就是“珠玉”了。那會兒,人家古代人認為:往死者嘴巴里塞東西是子孫盡孝之道,壓什麼價值的東西,死者就會去什麼樣子的世界!

在古代,不僅高層,就連基層群眾去世之後也會找一些東西壓舌。他們之間的唯一區別就是價值的大小。窮一點兒的就放一枚銅錢,再窮一點兒的就放幾顆粒米;而那些利益集團的人死後,塞進嘴巴里的金銀珠寶是應有盡有。



慈禧這個禍國殃民的老孃們兒,她屍首嘴巴中就塞了一顆夜明珠,後來,被孫殿英這壞小子給摳出來揣自己兜了。

注:參考文獻,《公羊傳》。


茅山夜話


我們知道,古人是相當迷信的,即使在慈禧去世時的20世紀初,人們對喪葬之事依然看做是極其神聖的事情,對葬禮的各項細節力求細緻周到,以求死者入土為安,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普通百姓尚且如此,達官貴人、皇親國戚的葬禮更是極盡奢華。

慈禧養尊處優了半個世紀,死後依然帶著大量奇珍異寶隨葬,希望在陰間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

結果,就如同我們知道的,慈禧在那邊沒怎麼享受到好日子,僅僅20年,就被東陵大盜孫殿英帶著軍隊給扒了陵墓。

且不論慈禧隨葬的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慈禧嘴裡口含的據說價值8億人民幣的夜明珠也被孫殿英強行撬開取走。

據孫殿英描述,這顆夜明珠其實是分成2塊的,奇怪的是分開的時候黯淡無光,合在一起組成圓球形就會散發綠色的寒光,很亮很亮,即使在晚上百步之內都可以看到髮絲。

慈禧口含的物品俗稱壓舌,這是古代一種古老的喪葬風俗,不光宗親貴族下葬時會壓上一個物件,連普通的老百姓也會找個什麼東西壓壓舌。

這古人根據身份地位的不同、結合自己的經濟情況,壓舌會壓諸如玉器、玉璧、珍珠、其他珠寶、錢幣、銅幣、貝殼等等,也有含大米或者含食物的。

從考古發現來看,在殷墟遺址裡,就發現了一些死者口內含有貝。

在河南洛陽中州路上的西周墓,在死者的口中就發現一件帶孔的蟬形玉。而玉蟬在許多的漢墓裡都有發現,可見玉蟬作為含玉的歷史非常悠久。

那,古人為啥非要在嘴巴里整這麼一個物件呢?自然有其特殊的寓意。

首先主要就是壓住舌頭,免得去世的人到了另一個世界多嘴饒舌話太多,畢竟禍從口出,即使死者生前有多麼富貴,到了另一個世界都是全新的開始,如果不管住自己的嘴,可要在那邊倒黴的。

其次呢就是可以讓死者在那邊當盤纏

,不至於在那邊餓肚子,所以壓舌又叫“飯含”,就是可以當飯吃的。

還有就是防腐作用,古人覺得這些珠寶能起到防腐作用,但其實古人的屍體下葬前本身就做了防腐處理的,夜明珠等珠寶本身起不到防腐作用。

還有一點,古人也會考慮到人死後皮膚塌陷,死者面部看起來無比猙獰,在嘴裡放東西可以將面部撐起來,也算是體面地下葬。

當然了,古人在嘴裡放這些東西關鍵還是迷信,還是希望死者在那邊過的順利一些。

當然,武則天在這方面也很厲害,她倒不是給自己搞壓舌的東西,而是對於那些反對她的人,在處死這些反對派之後,武則天喜歡下令在這些死者的嘴裡塞木頭,以免他們到了那個世界說她的壞話,告她的密。

而武則天在自己死後也給自己嘴巴里塞了東西,還立了無字碑,自己不評價自己,這個活兒留給後人自己去評判。


雲中史記


所謂慈禧口中的夜明珠是傳說,有人說後來孫殿英把夜明珠賄賂了宋美齡,成了宋美齡鞋上的飾物,都是傳說。

人頭部有七竅,雙眼,雙耳,兩鼻孔,一口,知道七竅生煙,靈魂出竅這些詞語,就可以明白了。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從竅中溜走,所以,為了留住靈魂,要把死去的人竅給堵住。士大夫,帝王都是用玉塞塞堵住竅,口中叫用玉含,一般是玉蟬,蟬蛻殼,意為重生。

竅還包括肛,也要用玉塞。慈禧口中夜明珠流傳甚廣,多為不實。


樂途樂遊


玉具有實際的鎮驚辟邪、護體守靈的意義


用眼睛去看歷史


古代這個叫壓舌,下葬時口含東西,進了地府不會亂說話,所謂禍從口出,不亂說話也就不會招來禍害,不會得罪人,在地府也好過點。


初始雨亭


人一輩子就為了一張嘴,幾天不吃飯喝水都不行,死了嘴也不能空著


陽光沐浴大道


習俗,古人也認為這樣可以防止肉體腐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