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空港新城是如何規劃的?

掌上安徽


2013年,駱崗謝幕,新橋起飛,空港經濟示範區就成為合肥乃至安徽開放新高地。

1、空港是國家級濱湖新區重要組團 合肥濱湖科學城的空間佈局中,5大組團之一即“空港國際合作組團”。 空港國際合作組團:依託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以航空製造、電子信息產業平臺為支撐,打造人居環境優美、產城深度融合的國際化產業合作示範區。 空港, 同樣是合肥濱湖科學城, 申報國家級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肥乃至全省重點發展, 空港的地位大提升,發展潛力可期。

2、未來有望升級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合肥市政協委員劉勇透露, 空港示範區今年著手準備申報 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據江淮晨報消息,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20年,計劃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10萬噸;國內航線數量達到80條,國際及地區航線數量達到25條(其中,國際貨運航線5條),成功創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升級國家級, 意味著各項政策、優惠都將往空港砸來, 空港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3、國際化空港:建中德智慧園、國際小鎮 空港的中德智慧產業園區,是兩國總理見證下的合作碩果。這樣一個大項目的落地,國際化空港名副其實。 投資100億的中德合作(合肥)智慧園, 今年開工建設核心啟動區, 園區核心區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

4、科技空港:首箇中國自主研發芯片誕生 空港將圍繞高端製造業、航空關聯產業、科技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四大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全面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形成創新驅動、高端引領、國際合作的產業發展格局。 空港示範區引入國際頂級人才團隊, 加快打造以 長鑫12英寸存儲器晶圓製造項目 為核心的世界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5、文旅空港:恆大、藍城全來佈局 空港另一大發展亮點在於,文旅產業。恆大陽光半島、恆大空港特色小鎮等、春風廬邑生態藝術小鎮等都將落地。

合肥有很多新區都在蓄力發展期,但作為全市唯一的臨空經濟示範區,空港是合肥這座不臨海、不靠邊的城市,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其意義是無可替代的。


君子樸魯


合肥空港新城,作為合肥“1331”戰略發展的一級,是長三角城市群西翼重要的航空樞紐。定位於建設國際化美麗雙城,打造現代化的田園生態型空港新城,是目前合肥市甚至安徽省最為關注的區域。

合肥空港新城,是合肥、淮南、六安三城交匯的黃金地區,深受三城的經濟、政策等方面輻射。2018年6月,合肥濱湖科學城規劃曝光,涵蓋491平方公里範圍,將重點打造: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大裝置集中區、教育科研區......大力發展合肥濱湖科學城,對標上海張江,北京懷柔,其中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涵蓋在濱湖科學城範圍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