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昨晚,36氪發佈的這篇深度報道,一共獲得了超50萬次的閱讀,約 4 萬次的轉發。

近一年來,創投行業的起伏跌宕 —— 資本的飄搖波動,創業者所面臨的融資不順、增長乏力、被迫裁員等等困境,都在這篇文章的刷屏轉發中被無限擴散、放大。

從昨晚到今晨,我們翻遍了大大小小的公司 CEO 們的朋友圈。

他們一部分人,行至中路,聽見這一聲驚雷,才發現,曲折蹣跚也未必換得來日後的柳暗花明。殘酷如斯,在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看來,反而這就是“下半場”應有的樣子。

另一部分人,則出乎意料地擊掌稱快,因為,一個時代的終結,往往意味著另一個時代的開端。他們認定新時代有屬於自己的船票。

我們試圖聽到創業者、投資人在刷屏背後的聲音,希望以大家深度的思考激發彼此對未來的遠見。

所以,我們在 8 小時內,把三個問題拋給了 50 多位創投人,他們的回答有的現實,有的有趣,有的,腦洞超過想象。同時我們也整理了部分讀者的創業感悟,願你也能從下文的觀點中,收穫力量,知道怎麼走向未來。

文 | 創業者、投資人、36氪讀者

採訪整理 | 苑伶 楊軒 詹妮 佳敏 詠儀 劉士武 思齊 夢悅 小石頭 陳紹元 陳之琰 劉旌 熊乙 方婷 沈冬

圖片 | 視覺中國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你會把時鐘撥回哪一年?去做什麼?

@王欣 雲歌智能創始人& CEO、原快播創始人& CEO

不管回到哪一年,我都是在全力以赴做自己想要的產品。對我來說,當下就是最好的時代。

@黃何 魔晶創始人兼CEO、Talkbox創始團隊成員、《創業時代》盧卡原型

我想倒回2011年中,TalkBox作為移動語音聊天的創新者但是在“千信大戰”中失利的時候。當微信已經在高速增長中的時候。我們應該果斷放棄中國市場,不和國內的巨頭血拼,而是轉戰已經佔有優勢的東南亞地區。因為當年的錯誤決策,我們不但在中國市場失利,也在東南亞地區失去了排名第一的寶座,被LINE等新興社交的軟件取代。

@顧俊 小麥鋪 聯合創始人

回到 2015 年,更專注極致的把判定正確的社交電商做好。當時做一個項目就想把拼多多、雲集、小紅書都幹了,現在看專注幹哪個都對,但對一個早期公司來說都做了就錯。

@連傑 訂單兔 創始人

我希望回到 2008 年。我會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研究用戶、研究產品上。忽略所有的熱點、趨勢,忽視所有投資人的觀點、甚至不花時間看創業報道。

@瞿芳 小紅書 創始人

只能過去十年嗎,那就2008年吧,那時就開始義無反顧地創業,不用等到五年後再all in。

@萬旭成 SEE 小電鋪 創始人

回到 10 年前,我會長期休學 all in 互聯網的創業。

10 年前恰好是我第一次休學創業,我從武漢大學休學半年,作為設計系專業的學生,在網絡上自學了代碼編程搭了一個外語學習的 BBS,現在回頭看當時的流量幾乎是免費,在天涯上發一次帖,就能夠獲得幾萬的流量。後來因為返校中斷了項目,後來也做過一些其他創業的嘗試。現在回頭看,當時的一系列嘗試更多是基於對互聯網的熱情,但缺少了對商業的理解,這也是很多嘗試沒有堅持下來的原因。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屠熙蔚 FUSE 創始人

我的想法和創業無關,時鐘撥回去 2008年,我會瘋狂買房。

@任靜 指南貓 創始人

回到 2009 年買比特幣,等到 2017 年賣掉。

@印建坤 異鄉好居 創始人

我應該不會選擇任何一個年頭將時鐘撥回去。不是因為我是個現實主義者,而是因為我真的覺得現在就是做異鄉好居的黃金時代,早了或晚了都不行。天時地利人和,一個也不能少。

@高路房 進化動力 創始人

2016 年。那一年,我們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在錯誤的方向上消耗了太多時間和資源,另一個錯誤是,公司在風口上,沒有多拿錢。回到那年,會做好兩件事:

1、先謀遠,而後動;2.、該拿錢,就多拿錢。

@河源 現年 25 歲創業 13 年的連續創業者

很多看似觸手可及的創業機會,是跟沒有在這個跑道上深耕的人無關的。

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我反倒會告訴十年前的自己,那些機會其實並不屬於沒有準備好的你,你唯獨應該做的是就是在內容和商業上去培植自己的資源和能力,為將來的機會做好準備。不要看著什麼就 all in。

@茄子 《太吾繪卷》螺舟工作室 創始人

如果能時間倒回,最想要回到三年前,在一開始就堅定自己做程序的決心,這樣就不會因為找的程序員不合適而浪費一年的製作時間了。不過,話雖如此,其實凡事都是有必須經歷的過程的,失去了過程,可能結果也會完全不同,另外,我也相信,無論什麼事,都是過程更有意義,就像玩遊戲,體驗過程遠比通關有趣。

@陳悅天 辰海資本合夥人

時鐘回撥,那肯定是 2008 年啊,這樣我十年來所有的做錯的選擇就都能選對了。那我經過十年就可以隱退江湖了。

決定?最最後悔的決定就是沒有投資米哈遊。

@郭山汕 紅杉資本合夥人

那些錯誤的決定非常珍貴,沒有這些錯誤的決定,迎來不了那次最重要的正確決定。而且,錯誤的投資決定,驗證時間較短,不用很久你就會知道投錯了。所以,我也不願意去改那些錯誤決定,特別是成本低的錯誤決定。


@肖敏 經緯中國合夥人

錯過的項目太多了,很難回到哪個項目決策點,哈哈!可能會選回到 8 年前加入經緯前,選擇去創業,而非加入VC。過去的 10 年都是創業的黃金十年,而移動時代這種歷史性的紅利機會非常稀缺。創業和 VC 雖然都是對時代的深度理解,但親手改變世界和幫助別人改變世界帶來的幸福感強度還是不一樣的。當然,我也非常喜歡VC這個工作,也熱愛幫助我成長的經緯這個平臺。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創業似乎越來越難了,你覺得什麼特質的人更能抓住下一個時代的機會?


@高路房 進化動力 CEO

我認為與時間無關,成功創業者的特質和諾貝爾獎的得獎者的人群畫像挺像的,佛陀與希特勒。前者代表著,無盡的包容與細緻,這類人能網聚人才與資源,機會通過多層次觸角,總會輻射到他們;後者代表著偏執狂,對於自己從事事業的偏執與信仰,能夠將產品、服務、模式、團隊都推向為目標服務的極致。

@羅明 蔬東坡 創始人

創業成功和大多數人都沒有關係。過去十年有無數次機會做成功一個哪怕蔬東坡這種年營收幾千萬的小企業,未來的機會同樣有隻會更多。每年都有賺上千萬的企業,賺幾百萬的個人,但都不能算是獲得巨大成功的創業公司。

@王欣 雲歌智能創始人& CEO、原快播創始人& CEO

高舉高打、靠著燒錢佔領市場或者貼錢補貼用戶的產品最終都很難長久的生存。今年資本環境不景氣反而會出現一些其他的機會 —— 發現用戶的一些例外的需求是現有系統無法滿足的,這可能就是這部分用戶的剛需,通過產品快速提供解決方案,就可以通過小群體發現大市場。

上升通道的產品經理應該具備發掘“例外”需求的能力,看到機會比給出解決方案更重要,這也是我之前跟大家提到的做產品的商業感。

@劉夢媛 衣二三 創始人

成長型人格和審時度勢。

對於創業者來說,一腔熱血之後的學習和快速成長很重要,參考克魯格的心理效應,很多人都處於第一個狀態,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如想到達”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和”知道自己知道什麼”,這種成長和學習不是知識和資訊的輸入,而是擴大思維通道。

審時度勢並不意味著當下不是好的創業時間點,實際上考驗的是創業者能不能穿透現象找到本質需求,一個公司真正的價值在於產品價值是不是正好滿足了用戶需求的價值,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永遠都是好的創業時間點。

審時度勢的另一層意思是,創始人應該提前對大環境進行預判和準備,把握自己所處的階段、優劣勢,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合作,做對的選擇,其實也是對創業者綜合能力的考驗。例如衣二三在今年 9 月接受了阿里的戰投,這不是外界所理解的“站隊”問題,而是作為一個還在發展期的創業公司,對於衣二三來說,更大的價值在於業務層面上對於整個賽道的共同探討。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出發於創業者精神,長久於企業家精神。

@印建坤 異鄉好居 創始人

創業其實一直都是難的,實際上我很不理解過去10年的創業為什麼會變得那麼“簡單”?我相信在容易的年代誕生的企業都不會偉大。苦難輝煌和鳳凰涅槃

是有道理的,這是一個企業和一個企業家對人性的理解和拿捏準確的前提條件。

@李維 萬達院線遊戲 COO

創業本身就很難,大量資本泡沫帶來了虛假繁榮和自我錯誤判斷。國際化視野但做事接地氣執行能力很強的公司可以成功。可以看看大眾點評,今日頭條和滴滴。

要深刻理解用戶,要做好產品服務,一定要先專注再考慮擴張。團隊一定要有專業度和務實,一定要能夠整合資源抱大腿,一定要深入研究對手。以上要求都是很多團隊不重視的。其實就是建立真的而不是自欺欺人的優勢,並且真的對對手如數家珍。靠廣告和補貼擴張用戶模式是虛假繁榮行不通。

@顧俊 小麥鋪 聯合創始人

如果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咬牙堅持到最後的人。

@楊毅 Flow 創始人

現在基本很難在單點的創新突破就獲得十倍的增長了,所以需要綜合的特質。

@茄子 《太吾繪卷》螺舟工作室 創始人

這個問題其實我比較難回答,我只是一個想做遊戲的普通人,沒有研究過這麼高深的“學問”,但如果就遊戲製作而言,我覺得遊戲製作者應該不斷打開新的局面,讓玩家玩到新的東西,人類的本質之一,應該就是探索未知吧。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連傑 訂單兔 創始人

我認為只是融資難,並不意味著創業難,因為融資難這個問題對所有的創業者都是公平的。被資金抬高的創業成本,如人工房租也會降下來。經濟增長放緩後,企業競爭比拼的從需求側的爭奪能力轉化成供給側優化能力,能夠在一個領域深鑽下去、做3萬個小時以上,才有可能才在供給側做出貢獻。

@任靜 指南貓 創始人

創業的本質是經營一家企業,企業的目標是股東利益最大化,賺錢才是根本。有美好的理想,也得有與之匹配的能力,如果一家企業連最通俗的賺錢都做不到,想要成就更美好的理想就更難了。

目光長遠,彈性大,耐得住孤苦,對自己夠狠,心定,不盲目跟風,不計較一時得失,甘願接地氣、反精英文化的精英。

@萬旭成 SEE 小電鋪 創始人

每一個技術革命的早期,創業者可以不分背景、資源進入行業並獲得早期紅利,但當下互聯網見頂之後,首先對人就產生了門檻,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優秀的創業者一定是對科技、互聯網經濟以及企業經營都有深度的理解的。創始人和企業必須的特質一定是“不設邊界”,保持混沌和初心,變化是常態。未來的創業者一定是科技驅動的創業者,他們對於技術有足夠強的理解和興趣,對新的變化保持敏感並落地於實踐當中。

@劉博 清流資本 合夥人

增長會掩蓋問題,危機會暴露問題,問題被暴露出來才有機會被解決。水大魚大的時代可以讓很多人稱為“創業者”,但經濟下行才能 test 誰能解決問題,最終成為“守業者”;真正相信自己做的事情的人會堅持下去,覺得在替 VC 們做他們相信的事情的人會 out。

@肖敏 經緯中國合夥人

現在這種經濟環境對創業者是好事。好的公司是具有穿越經濟週期的能力的,死在退潮後沙灘上的,除了運氣不好外,更多的是基本工不紮實。要享受創業成功帶來的榮耀,就要耐得住千萬次煎熬。環境惡劣了,雜音也就少了。踏實的創業者不應該為此焦慮,好公司總是能融到錢,無非是融資金額小一點,估值合理些,週期長一點。

總體來講是對創業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喧囂過去後,需要精耕細作,急功近利的很難成功。另外基於基礎科技的創業者會越開越多,改造產業的創業者也會越來越多。創業的基礎基礎素質也會因此提高。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你認為未來的機會在哪?


@徐正 每日優鮮創始人兼 CEO

未來機會在於海陸空:

①空:AI

②陸:深耕產業

③海:國際化

@魏基棟 松靈機器人 CEO

十年以後就兩個主賽道,IOT 第一,無人駕駛第二

@瞿芳 小紅書 創始人

以人為主的新型智能商業。

@一位創業者

努力活下去。

@連傑 訂單兔 創始人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能夠陪你度過寒冬的只有用戶。長期來看,以紅利為導向的投資機構和創業團隊退出市場是好事。

@侯波 浣熊先生 創始人

中國人多,人力成本依然很低,所以短期不看企業服務市場。但看好中國製造(中國品牌誕生)、農業(人多能提升農產品優勢)、虛擬社交(真實社交無法解決的那部分需求)。

@李維 萬達院線遊戲 COO

我們持續看好遊戲市場的細分領域頭部機會,全球化機會。也看好遊戲+機會,比如遊戲+教育。

@馮驌 好好住 創始人

我很想跳出去說個觀點,如果你對「創業」的前提定義是「融資」,那麼脫離投資人這個群體看未來的機會是沒有意義的,對這類創業而言,未來是一個三元方程:創業者,用戶,投資人。但如果我們不把「創業」侷限在「融資」的前提下,the future is everywhere,我看到過太多不去融資的美妙的創業者。

寒冷地區的人往往更有戰鬥力。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黃何 魔晶創始人兼CEO、Talkbox創始團隊成員、《創業時代》盧卡原型

我覺得沒有必要去預測風口,在每次 YC Demoday 開始前,YC 的 CEO Sam 會跟一會兒要上臺亮相的創業者說,Demoday 是殘酷的,一定有些公司大受歡迎被資本追捧,而有的公司無人問津顆粒無收。但是在 YC 的孵化歷史上,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在 Demoday 2-3 年後,所在領域才成為資本追捧的“風口”的公司。“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永遠是創業者的宗旨,只要所做的產品真正在解決用戶的需求和痛點,那就是未來的機會。

@魏磊 簡式科技 創始人

大佬都回答不出來的問題我也回答不好,但是我覺得只要自己的方向沒有選錯堅持往下走,結果都不會太差吧!

還有一個現象是,你們那篇文章我朋友圈裡的其他創業者轉發都是看好未來的十年,都是樂觀的,沒有為現在而悲卻都在為未來而喜!不知道大家都是有這麼大的雄心壯志和對自己的信心還是盲目自信、外表自信!這種狀態我很疑惑,為什麼大家都在為不可知的未來而喜,卻不為已知的現在而悲?這是可喜還是可憂的事?

@思慕雪飲品 創始人

未來的機會和以前一樣多,主要是因為世界總人口一直在上升。

這些機會更多的是有互聯網信息,交通工具的加快等硬件基礎的優化,使得未來創業有相對的而不是絕對性的技術性門檻。包括未來5G的機會就有很多,差不多會影響到各個行業的間基礎的突破性發展,包括基礎科學醫療,交通教育等太多了。

@任靜 指南貓 創始人

人工智能、文化服務和宇宙探索領域。人工智能不僅可以替代人工和人腦運算,還能提高人與人、人與物之間信息傳遞的效率,社會產能將空前豐沛,信息將充斥滿生活,將會有更多人實現物質滿足和認知提升,轉而開始渴望探索未知世界和產生強烈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已在文化服務這條路上跋涉,當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先活下來、賺更多錢。

@高路房 進化動力 創始人

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兩者可視為下個創新創業時代的基礎設施,物聯網打通了線下場景大數據的觸達渠道,人工智能解決了物聯網數據維度的感知問題。而新興的基礎設施,必將帶來新的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的機會。至於我們,我們在家電這個物聯網領域已經趴了兩三年,準備了嵌入式端-霧端-雲端的全套解決方案,圍繞家電場景做了2年的數據儲備。隨著低成本的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成熟,我們的機會應該來了。

下一代技術平臺帶來的紅利,現在看AI、自動駕駛、區塊鏈、智能音箱、VRAR等等都有可能,這一類是最性感但也是風險最高的投資領域,但誰成為接棒互聯網的下一個事情還沒有定論,這些行業也特別需要前面提到的有信仰的創業者。

@崔璀 Momself 創始人

陪伴經濟。

隨著算力的增長,以及經濟形勢的波動,我認為人內心底層的孤獨感和焦慮感會愈發凸顯。美國有過“口紅效應”,在經濟波動時期,口紅的銷量會增長,代表著人們對溫度和美好的渴求。在這個意義上,情感、心理、女性主義和自我的探求,圍繞這些方向,還會有很多機會。

最重要的是,以媽媽為核心的女性人群,承擔了親密關係的樞紐作用,同時社會環境又對她們在職場的發展有很多要求,迴歸到商業的本質,為這個群體提供服務,創造價值,是我們在準備的。

@萬旭成 SEE 小電鋪 創始人

和 PC 向移動互聯網轉移一樣,當下的機會在於移動向 AI 轉移。對於所有創業團隊來說,算法和數據的重要性除了體現在運營層面之外,更需要提升到戰略層面。智能化和 AI 化一定是趨勢,小電鋪自己也已經組建了一個 20 人的AI Lab,接下來會將 AI 運用到內容製作和商品分發上,改變生產力和改變效率。

@王欣 雲歌智能創始人& CEO、原快播創始人& CEO

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零工經濟是新的趨勢,市場網絡的發展會創造比現在社交網絡更大的機會。我們也有產品在市場網絡方向佈局,通過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建立人際網絡,實現更高效的服務調度,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的通道。

@劉博 清流資本 合夥人

我們過去靠參與世界分工獲得高速增長,好處是我們極大程度的發揮了勤勞中國人的比較優勢,壞處是我們變成了最高效的螺絲釘。比較優勢消失、世界合作與分工重新制定的時候,我們需要提升整體的整合能力,在自己內部把合作和分工的事規劃好,尤其是在高附加值的環節,看好未來的國有品牌,看好跨界的有產業整合能力的創業者。

@曹大容 雲九資本 創始合夥人

金融危機不是世界末日,危險中往往藏著最大的機會。移動互聯網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全面移動化,所以創業者仍看問題視野廣闊一點會取得更大成績。下一代的社交,電商,AI,區塊鏈等賽道都非常有機會。新技術的突破會帶來爆發式的的增長,是最值得關注的方向之一,但需要遵循商業本質,不要人造一些概念專門來toVC。雲九一直以來都非常著重尋找強大的創始團隊以及嶄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熱點,這始終是我們關注的大方向。

@郭山汕 紅杉資本 合夥人

過去10年出現過的機會都很看好,包括我們認為很擁擠,頭部很集中的行業。

@肖敏 經緯中國 合夥人

看好消費市場以及由此延展開的相關產業創新,例如供應鏈等領域。已經積極佈局了一些零售市場後面的新供應鏈公司,如行雲等好幾家。例如共享、租賃或者二手交易平臺公司,這個領域也投資了易點租、多抓魚,Plum等公司。同時也在關注服務領域的新交易類公司,之前就投了優剪,閃修俠等幾家。最近還在看新模式的保險銷售公司。

@陳悅天 辰海資本 合夥人

我仍然大面上看好傳媒行業的十年週期以上的機會。細分行業近期看好偶像行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機會是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行業的機會,但是這個領域我仍然在研究。

所以仍然在積累資源,並且在看一些偶像行業的公司。

@金城 洪泰大文娛產業基金 合夥人

下一步會有很多整合和跨界的機會。整合不僅是互通有無,而是整個效率的提高。創業者要自覺地參與到整合裡,最後一定是一加一大於二的事兒。跨界則是在原有價值的基礎上尋找新的通路,全盤推翻的創新在目前的環境下風險較大,但是利用原有優勢拓展,是一條兼顧現在和未來的更優方式。

@馮錚 順為資本 VP

1、是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互聯網把商業效率提高以後,用戶可能會更加的分層和專注在自己信任的平臺或者品牌上,比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真直接從航司和酒店而不是平臺來預定機酒。人才層面,中國培養的大量互聯網人才正在並可能持續外溢,帶來一大波出海的機會。

2、國家釋放的紅利,尤其是經濟面臨挑戰的時候,國家可能會主動放寬一些行業或者資產,這也可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紅利。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來自部分讀者的創業感悟

他們的創業真實故事

@Wen

創業四年了,第一年眼看人家起高樓,宴賓客,眼紅的很,於是四處吹牛,找錢,公司差點倒了。今天整理郵件,忽然發現有一個叫融資的文件夾,最後一封郵件定格在15年10月。這三年來聚焦於公司的市場份額,利潤和團隊的成長,現在看著公司賬戶上千萬的淨現,一年的納稅就得百萬,沒有人家企業幾億估值那又怎樣?

我們還活著,足以熱淚盈眶。

@劉強@Artand

對於移動互聯網這一代的創業者來說,2018年是哀鴻遍野的一年,而2019年必定會更慘,2020年也可能緩不過來,就像馬雲曾說的那句名言一樣: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卻見不到後天的太陽。

創業者要想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放棄融資圈錢的執念,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的、良性的商業模式和造血技能。過去十年之間,資本運作的概念換了一個又一個,從SNS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物聯網、O2O、消費升級、共享經濟、VR/AR、新零售、人工智能、區塊鏈。曾經那一塊塊肥沃的土壤逐漸變成了鹽鹼地,當初只靠編造謊言融資割韭菜的套路早就沒人相信了。

我從2013年創業至今,幾輪下來公司也融到了一些錢,雖說所處行業不大但也算做到了頭部,然而名聲在外的同時自己卻活得很窘迫,我和我的合夥人雖然身價一斑但手頭裡卻捉襟見肘。王慧文說的沒錯:覺得公司值錢,有的時候只是一種妄念。

年底我們會停掉所有的投放,2019年將可能陷入增長減緩或停滯的狀態,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公司的收入和造血能力正在逐年穩步的提升,養家餬口至少是沒什麼問題了。接下來,祝福我和我的同行們能夠堅持活到下一個時代,讓我們以良好的心態迎接下一個時代的來臨。其實,想到自己將有機會再度見證並參與到一個新時代的發展進程裡,還是蠻激動的。

@YAN AO

區塊鏈創業老兵一枚,近四年了,見證了行業從默默無聞到突然爆發,也就一兩年時間,這個行業充滿了泡沫,到不破不立,越發覺得好的商業模式才是關鍵。

@楊福海

我也是創業者,不知道為什麼,我反而更加願意看到這樣的時候到來,是該對不良企業和vc進行清理和洗牌了。創業不是非理性的,創業拼的不是融資的能力,很多創業者甚至還沒理解自己在做什麼,解決了什麼需求和痛點,被資本衝昏了頭腦。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他們對於這個時代的真實看法

@張深刻

每一個時代的人各有使命。你可以弄潮,跌落或爬起,但是侷限的高牆始終在面前,不能逾越。我相信,越往後的日子,盤根錯結的大樹,以及攀附在大樹上個性鮮明的樹葉會在這片越來越適宜的土壤裡生活,小樹苗的成長則愈發困難。

畢竟,我們已經告別了上一個時代。

@家華Johnny

大潮退去,誰在裸泳一目瞭然。

這些年的資本熱錢也給了很多盲目的為了創業而創業的人以莫名其妙的自信。

所以在資本撤離也露出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其實關鍵點還在與德不配位,你做企業的核心目標是要幹嘛,搞不清楚,總覺得別人在創業我也該試試。2018年往後,沒有這種“好”事了。埋頭苦幹找好自己的定位,當然對真正踏實做內容的創業團隊來說,2019才是創業元年。

@張豔軍

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創業者都要時刻警醒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解決什麼問題;真正價值是什麼;市場空間有多大。只有把三個問題想清楚了,才能放開手腳去幹。雖說創業成功率極低,但要為在創業道路上的朋友加油助威,因為他們有改變世界的胸懷和膽識。

@太平

中國經濟大輪迴小波短底部集中在今年明年,這現象是很正常的,關鍵是鍛鍊了活下來的真英雄,只有那些早看到了寒冬備足了糧草等方案過冬的,才能享受到春天的到來。

2020可能是回升的起點,你還活著嗎?

@趙亞(Sign)

想起前兩天看到關於一些知名老牌上市公司紛紛集中倒下的文章,比較幸運的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都接觸過,現在結合此文最大的感受是

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行業,誰都跳不開吃完時代的興奮劑和壯陽藥的副作用,所謂各種時代福利讓發展起來的人出現了虛胖的富貴病。

在多如牛毛的案例中,絕大部分不是市場問題,大環境再差也不可能寸毛不生,根結在於企業經營本身,初級的公司好高騖遠,習慣了伸手向家裡要錢就缺少了自我謀生的基礎經驗,家裡財務收緊的時候自然就被鉗制。成人了的大怪獸身寬體胖體積大了動作自然就慢,新陳代謝慢了就容易生病。

我們會發現到最後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可以讓他持續活下去,然後他有一個相對理性的腦子可以合理支配他的錢和資源,最後在兩者的前提之下找到他的立業核心從而深耕下去。

企業亦是如此,資本熱冷了的時候我就覺得真正的創業者越來越少了,不是我悲觀,二是大家用生命和時間實踐換來的認知一是讓一部分人產生了畏懼甚至恐懼,二是消耗甚至是透支了他的財務-資源和精神力,一個傷了根基的人,短板會致命,這些不是技能上的,是精神和金錢上的。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他們堅信明天會更好

@天戈

BAT巨頭校招全面停止,準獨角獸都在裁員,之前資本堆積燒錢擊鼓傳花式的項目基本上都告一段落。從各個“風口圈” “幣圈”“共享圈”都涼涼,資本謹慎態度只能選擇頭部現象明顯的企業去,下面一批創業者基本上融不到資,消費全線下沉渠道放廝殺慘烈。

這個寒冬,這個新時代將屬於匠人們,真正腳踏實地創造價值的企業家!

@董良翠Share

急功近利和人造風口,迅速透支了投資生態。創業不是以小博大,而是腳踏實地培養自己的造血能力。頭部企業也應做好的生態引導。黃金時代不停輪迴,堅持信念,抓住每個機會穩住。

在最低谷的時候,誰又猜得到明年是不是新黃金時代的起點呢?

@Alvin.Q

與其說是創業黃金時代的結束,不如說是創業浮誇時代的暫時終結。創業,創的是產業和行業,而不是風口和投機,這是創業者要深刻理解並時刻警醒的概念。一個行業裡,小到一個需求,大到產業結構,只要去找,就會有大大小小的機會;然而資本寬鬆環境下的瘋狂套利和無腦投機吹起了一些泡沫,使得真正稀少的機會顯得更為稀缺,也當大家誤以為遍地都是金子,可是等潮退了就會看到誰在裸泳。

貿易戰帶來的全球化貿易問題,使得全世界的資本、資本家、各行各業從業者都人心惶惶;你慌亂了,沒站穩,就倒下了,心理上這道坎過不去,就真的過不去了,失去的一切就都真的失去了。所以你要穩住,我們要穩住!

@YiFan

改變總是伴隨陣痛,只能說盲目創業舊時代已落幕,實幹興邦的新時代正在孕育而生,沒有什麼救世主,最終的勝利只會眷顧自強者,初心猶在,何懼失敗。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致敬一同抵禦寒冬的戰友們。

@紀蘇恆_Socrates

有人虧錢,就必然有人賺錢。錢去哪兒了,就去做什麼吧。創業本來就應該跟傳統行業一樣。vc只是幫你擴大規模,賺更多,不是替你擔成本。自己不想盈利模式就是不對的。沒盈利的項目也不應該投。

願所有人共勉。

哪怕滿世界都是飯店,依然有新的飯店開張。需求在。互聯網也一樣。哪怕到處都是競爭者,也不是沒有了機會。


“活下去”|50萬人對創業黃金時代的回答


什麼是他們眼中真正的創業者?

@傻麻醬

一定程度上還是覺得只有無中生有的,平地起高樓的,亦或者是一聲爆破的,夷為平地的,存在強烈變因的事情才有勁兒,中國特色的互聯網創業者們一直在奔跑無非是尋找一股勁兒而已,黃金的戰衣只是讓他們除了奔跑還多出了很多新的技能罷了。

現如今脫掉了黃金戰衣他們還是那群人,他們沒變吧,還是有那股強烈的要擺脫無趣軌跡的心氣,他們只是不是超人了,他們還是要奔跑的。

@ℒ.

其實市場缺錢了是客觀原因,投資者變得謹慎和恢復理性是主觀原因。市場只是缺錢了而不是沒錢。寒冬的真正根本原因是太多的創業項目沒有清晰、合理、持續的盈利模型,在講故事造風口的洪流裡,投資人和創業者們爭先恐後,唯恐被前進的車輪拋下,殊不知提前透支了自己的投資能力,而創業者則是嚴重透支了行業未來幾年的持續紅利。最終,大家都被車輪碾成塵埃。

不過創業者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塵”,也能“化作春泥更護花”--只要春天來了,依然能在看似不起眼的泥土裡,開出又一朵嬌豔誘人的花。

@黃江安

創業感悟:資本是把雙刃劍,但不是救世主。只靠資本催大的賽道而不能驗證盈利模式的創業那就是一場賭注。創業中不能承受之重,不是創業的坎坷路,不是高企的債務,而是不被理解的痛苦。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創業者,請好好對待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