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是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這是為什麼?

鍾勇180607335


我養他長大,他陪我變老,是所有為人父母所期待的。現實中卻往往看到,你養他長大,他卻變成了白眼狼。

付出全部,卻沒有培養出感恩的孩子,根源全在父母身上。《觸龍說趙太后》中有這樣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當父母將所有的愛都付給孩子時,已經剝奪了孩子去愛人的機會,也讓孩子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很多中國父母愛孩子,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包辦代替孩子的一切,親手把孩子養成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廢人,和不知體諒父母的無義不孝男。

一個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別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卻認為理所當然,只會一味地索取。更為不幸的,這種不幸是孩子的父母親手造成的,可他們卻渾然不知。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一對夫妻風燭之年,卻不得不忍受成年兒女的嫌棄、諷刺、挖苦、拋棄,他們年輕時候一定是缺少理智、溺愛孩子的混人。





苦楝花361


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吧,但目前中國式的教育的確令人擔憂,現在的小孩打不得罵不得,要啥給啥,為了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一家人砸鍋賣鐵的也要讓他上最好的學校,上最好的輔導班、興趣班,一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視為座右銘,不惜付出一切,但這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嗎?所以現在的人都覺得帶孩子累,卻還抱怨孩子不知感恩。不是崇洋媚外,但國外的教育的確值得學習。孩子小的時候不要什麼都大包大攬,一些簡單的事情都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吃飯,穿衣,掃地等等,別以為孩子小就不懂得什麼是對錯,從小就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讓他們學會愛與被愛,只有正確的教導孩子,引導孩子的成長,才是事半功倍,


堅強不過是逞強罷了


高楨迪【易慧學】:2018.11.15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大到人類社會,再到國家,小到家庭,教育永遠是個永不落幕的主題。

人類和諧長久的發展離不開優質的教育,對於一個人教育高老師認為有三個很重要核心:

1、家庭教育——導向

2、學校教育——基礎

3、社會教育——創造

這三者的教育缺一不可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任何一個人的成長、成熟、成人、成事、最後成功都是這三個教育的完美結合的產物。所以,我常說一個人(尤其是孩子)教育出了問題不是能怪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單方面,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要全程考量,它是個人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產物!

作為家長,要做好垂範和榜樣;作為孩子,要做好孝道和感恩!作為學校和社會,要做好包容,鼓勵和貢獻!


高楨迪


很多父母嘴上說著不要孩子回報,實際做法卻恰恰相反。

不問孩子意願喂很多食物,埋怨孩子吃那麼多好東西還不長肉;

報各種昂貴的培訓班,孩子學的沒有達到預期就開始抱怨;

經常跟孩子說我為了你怎麼怎麼樣……

我們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跟孩子抱怨,孩子也認為他們付出了很多,可是無處訴說。

因為我們是“為了孩子”,而孩子是為自己“應該的”。

太追求結果,其實我們真正在乎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付出和麵子……


周婷Dear


不作不會死,就像談戀愛一樣,給對方滿滿的愛,對方未必領你的情對你好。對小孩也一樣,對他太好,他未必知道這份承重的愛。

世間都是存在規律的,我覺得佛繫帶娃最好。


嫲耶


中國式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兩者各有給各的問題,需要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部門,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


諧道子


父母拼搏一生,就是為了給這個的孩子最好的。之後呢,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今天又要照顧自己的今天,無限循環下去


試管嬰兒醫療李顧問


那就是教育的本身就存在問題,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懂得中華民族族的傳統美德


蝸牛13571973867


只管生養,不教,孩子當然不懂得感恩了,還有太慣著孩子只能害了他,孩子從小就得立規矩,該打就得打,該罵就得罵,決不能縱容孩子的錯誤,好的品質需要從小慢慢長期養成的!


math2018


方向不對,付出越多危害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