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提彈法”的最全解析(下)

(二)直接撥絃:

彈奏要領:手指放在要彈的弦附近,不要貼弦,抬指預備時,手掌呈握拳狀,中、小關節同時微微打開,預備,撥絃時中、小關節同時向手心方向運動。一定要避免過度地將中小關節伸直預備,這樣預備和撥絃方式會增加中關節在撥絃速度和力度上的負擔,也會造成大關節運動幅度過大而最終影響速度,同時還會在撥完弦之後造成手掌不必要的緊繃。

1.單指練習。“託”“抹”“勾”“打”方法與食指相同。練習時“要求用手指自身的力量,不靠手臂、手腕,每個手指的第一小關節要靈活,彈出的聲音要有顆粒性”。

2.八度練習。這要求演奏者的手型呈半握拳狀,撥絃時大、中、小關節同時瞬間用力,撥完弦後,掌關節有一定支撐力,不是完全鬆弛的狀態或是完全握緊的狀態。

古箏“提彈法”的最全解析(下)

古典美女

3.套指練習。以 5 5 5 5 為例,首先 5 5 ,彈奏的八度勾託時手掌是相對打開的,而彈奏 5 5 的抹託時,由於弦距很近手掌就必須要收小,所以在連續彈奏 5 5 5 5 時,手掌必須要有彈性,一張一收,彈之前手掌呈八度時的手型,彈完中指後,手掌立刻往拇指方向收小到抹託的手型,同時拇指預備在5音附近,彈完第四個音——5音後,手掌迅速打開回到彈八度前的手型。

4.在輪指中的運用。在輪指中使用直接撥絃的方法,可以大大減小連續彈奏同一根弦產生的雜音,觸弦時間越短、速度越快,義甲產生的雜音越小。手呈半握拳狀,4個手指指尖在弦附近預備,依次向手心撥絃:四指撥絃、三指撥絃、二指撥絃、大指撥絃,在大指撥動的同時,其他3個手指大、中、小關節同時微微抬起和打開,預備和撥絃的動作都儘可能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