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播種後遇大雨造成土壤板結,還沒出苗怎麼辦?

用戶2404363541356


小麥播種後遇大雨造成土壤板結,還沒出苗怎麼辦?

現在很多地方的小麥已經播種完就等著小麥發芽,可是在小麥還未發芽時突降大雨就很容易導致土壤板結,導致小麥不能正常發芽。記得幾年前我家種的小麥就是這樣的情況,剛種完小麥就下起了大雨,下完雨在太陽的暴曬下,整片地的土壤全部板結,把爺爺急壞了,用手把板結的土壤扣下來發現小麥苗特別黃,最後聽了鄰居的意見才避免但年的小麥受損失。

小麥播種後下雨很容易出現板結的情況,所以在雨後天氣晴朗時要及時中耕,儘早避免出現土壤板結情況,這樣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便不會影響到小麥的正常生根發芽。如果當地土壤板結情況不會很重,但是長出來的小麥苗又黃又弱,這個時候可以等到小麥分櫱以後即使追施氮肥,使小麥更好的分櫱成長。

如果當地下雨很大,不僅小麥在土壤下面長時間被雨水浸泡後影響發芽率,長出來的小麥還會因為在生根發芽時被阻導致營養不良,對於這樣的情況除了在小麥分櫱時追施氮肥以外,在澆封凍水的時候追施適量氮肥可以促進第二年小麥早一點返青。

很多人會說剛下過雨後小麥田裡全是積水沒辦法中耕,所以為了早一點中耕避免土壤板結,可在雨後及時將小麥田裡的積水排乾淨,這樣做一是為了避免小麥種子在水裡長時間浸泡容易發黴,二是可以減輕土壤板結情況。如果因為土壤板結導致小麥斷壟缺苗,可在小麥苗出齊期時補種小麥,小麥種子在補種前可先發生根劑中浸泡12個小時在補種,可以減少小麥的出苗時間,如果斷壟缺苗不是很明顯,可以在小麥分櫱時選擇密度大的地方進行移栽。


小馬話三農


問題:小麥播種後遇大雨造成土壤板結,還沒有出苗怎麼辦?

你好,我是衛龍,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現在許多地方的小麥已經播種完了,就等著小麥出苗了。但是如果小麥播種後,還沒有出苗就遭遇了大雨,土壤板結了怎麼辦?



衛龍有著幾十年播種小麥的經驗,可以告訴你解決的辦法。小麥從播種到出苗,一般大約需要6~7天時間,如果播種後小麥出苗時,地面的土壤不幹的話,出苗就沒有什麼問題,小麥是泥娃娃,只要地面土壤溼潤就能正常出苗生長。



如果播種以後,緊接著就下了雨,等到小麥要出苗時,地面已經幹了,就要及時進行處理。小麥出土時頂破土壤的能力是比較差的,下雨過後太陽一曬,地皮幹後容易板結,儘管可能是薄薄的一層莢皮,也會影響小麥的出苗率的,許多麥芽可能就會蜷曲在地皮下出不來了。就要採取措施,進行摟或者耙幫助小麥出土。



如果土地面積不太大,可以用鐵耙摟一遍,打破地面土壤的板結層,方便小麥出苗,衛龍曾經這樣做過不少次。如果土地面積比較大的話,就可以用比較大的麼子或者麼耙,用四輪拖拉機拉上進行耙麼了,經過這樣處理以後,小麥就會正常出土生長的。再就是等到小麥全部出苗以後,還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查苗,看看今年整個播種的小麥出苗率,如果出苗率太差的話,就要及時進行補種了。

以上是衛龍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時間進入到10月中旬,種植冬小麥的朋友,大部分已播種完畢,還有部分種植較晚的區域,也在忙碌著播種,今天有位朋友就問了小幫手一個問題,假如當小麥播種後,突然下了一場大雨,小麥還未出苗,土壤出現了板結情況,該怎麼辦?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說下我個人的觀點,大家不必過於驚慌,原因有三:

其一,冬小麥播種一般都是在10月上旬左右播種(晚的在10月中旬也不影響),這時候出現暴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即使有下雨,也是那種小雨,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而這種小雨,對於小麥出苗是有一定幫助的,特別是相比較乾旱的地塊,比如一些種植戶會選擇在播種後幾天,澆一次水,就是這個目的,而下雨剛好省去了一次澆水的成本。

其二,黏土地塊在下雨過後,可能會出現板結情況,沙土地塊,很少會出現板結,另外,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下雨過後出現暴曬的情況,板結情況也很難出現,而天氣到了10月份,種植冬小麥的區域,溫度也慢慢降下來,像河南區域,這時候都需要穿外套,溫度、溼度等外部因素,也會規避土壤板結的形成。

其三,小麥播種過後真的下大雨,當地恰好又出現了幾天的高溫天氣,土壤真出現了板結情況(多種條件同時滿足),也不必驚慌,首先觀察小麥是否出苗正常,種子自身的活力能不能突破土壤,如果怕影響出苗,面積小的種植戶,可以劃鋤處理(用帶齒的農具疏鬆土壤)。

如果是面積較大的種植戶,劃鋤費工費時,可等著小麥出苗後,根據出苗情況再決定,假如出苗正常,那是最好的;如果有10-20%的未出苗,可補種或移栽,有苗弱的情況,可噴施葉面肥緩解;如果大於50%未出苗,建議及時毀種,重新播種(我目前還未見過因下雨導致這麼嚴重的情況)。

綜上來看,小麥播種後真正遇到了大雨,先不要驚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當然,不出現是最好的。

最後問下大家,你往年種植小麥時,遇到過這種情況嗎?如果遇到過,是怎樣處理的?


農民的小幫手


農作物小麥從播種開始一直到出苗,中間大概有一週左右的時間,一般來說只要是土壤表面溼潤就不會耽誤出苗,但是小麥播種後遇大雨造成土壤板結,雖然看起來就可能是隻是一層薄薄皮,這樣子也會影響小麥出苗的情況,嚴重的話很有可能許多麥芽被阻擋在地皮下,這時候需要我們去主動採取措施,利用工具摟、耙等間接幫助小麥出土。

如果你種植的小麥的面積不是很大的話,可以採用人工的方法用鐵耙把土壤的表面摟一遍,人工破碎土壤表面層,方便小麥出苗。

相反,如果你種植的小麥的面積很大的話,也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用大一點的工具進行破除,但是人工太費時費力;也可以用農用拖拉機裝上耙破除板結。一般來說處理以後,小麥就會正常出土生長的。但是等到出苗以後記得檢查出苗率,必要進行補苗。


農醫生


小麥播種後遇大雨造成土壤板結,還沒出苗怎麼辦?

一般來說,小麥播種季節已經是深秋,這時候天氣不會有大雨,倒是偶有陰雨連綿天氣。小滿播種時,一般要足墒播種,所以播種後遇到連陰天,容易造成爛種。遇到極端天氣的時候雖然很少,但也不是絕無僅有。

萬一播種後遇到大雨,那麼新播種的土地會被雨潑,造成的危害比大水漫灌更加嚴重。小麥剛播種,一般是在10月的中上旬,這時候白天的溫度還在20多度以上,晝夜溫差比較大,田間的水分蒸發還較快,雨潑後隨著天氣返晴陽光照射水份快速蒸發,很容易造成地表土壤板結。小麥種子在發芽出土過程中,遇到板結的土壤中,破土能力受挫,就會影響發芽率,造成缺苗斷苗現象。另外,由於播種時已經足墒,再遇大雨,雖然地表水分蒸發快造成土壤板結,但深處的土壤溼度過大,小麥種子吸收到過多的水分,加之晚上地下溫度低,很有可能出現爛種現象,從而影響出苗率。

那麼,萬一遇到小麥播種後大雨,應該怎麼應對呢?

第一,及時排水。特別是對澇窪地,雨後要及時排除土地內的積水,儘量減輕雨水造成的漬害。小麥畦子一般是一頭略高一頭略低,在略低的一頭開溝引水,將雨水及時引離麥田。

第二,疏鬆土壤。一旦天晴水分開始蒸發,只要土壤不粘人不掉人,就有抓緊疏鬆土壤。大溝麥子要沿溝中耕,平種的麥子要在麥畦內劃鋤,這樣可加快水份蒸發,也可防止土壤板結,已經板結的土壤經過劃鋤後也可破解板結。

第三,查苗補種。採取以上措施後,要及時觀察小麥出苗情況,萬一因爛種造成出苗不齊缺苗斷壟,要及時進行補種,補種時要注意使用同樣的種子,儘量避免串種。

以上是晏子農村生活經驗,各位資深農民還有什麼好辦法,歡迎交流。


齊東晏子


小麥播種後遇大雨造成土壤板結,還沒出苗怎麼辦?

小麥播種遇到雨天,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造成小麥不會出苗的現象,一般都在小麥播種的中期下大雨,小麥不會出苗;前,後期下大雨,一般不會影響出苗。

先來分析下原因。

在溫度和溼度適宜的情況下,小麥的出苗時間為5-7天;最適宜小麥出苗的土壤溼度為土壤持氺度的60-80%,高了或低了都會,影響小麥的出苗時間;另外,小麥播種的最適宜深度為2-5釐米;深度過高,會因為積溫時間長增加出苗時間;過淺會因為土壤水分蒸發造成土壤含水量不足,影響出苗時間。

小麥播種後遇到下大雨,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第一種,小麥剛播下下了大雨。這種情況下,如果小麥播種的深度適中,不會影響小麥出苗,小麥在萌芽之前必須吸足水分才能萌芽,再吸收水分的同時,土壤裡過多的水分已經蒸發或者滲入土壤中,不會對麥種造成什麼影響;所以,這種情況不用擔心麥種不出苗。

第二種,小麥播種後期,麥芽已經開始生長,即將露出地面,這時候下雨,小麥在下雨期間,就會鑽出地面,這種情況對小麥也沒有什麼影響。

第三種,小麥播種中期,這時候如果下雨,小麥基本就不會出苗了;因為,下雨以後,土壤裡的水分大增,同時造成土壤板結,嚴重的抑制了小麥的呼吸,小麥種子不但不會萌芽,如果氣溫過高,很快就會腐爛。下大雨對播種中期的小麥影響最大。

題主問小麥播種后土壤板結,還沒有出苗怎麼辦?根據上面的分析的情況,就可以採取相應的辦法:

第一種情況,如果播種深度適中,這種情況就不用管它;過幾天,麥芽自動就會鑽出地面。

第二種情況,如果播種的過深,種子已經腐爛了,沒有辦法,只好重新播種;如果種子沒有腐爛,抓緊時間鬆土;但沒有種子腐爛的情況很少。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小麥播種後,如果遇土壤板結,會使小麥種子缺少氧氣,導致出現不出苗的現象,或者會苗弱發黃。為了避免雨後造成土壤板結,等到陰雨天氣過後,要記得及時對農田進行松耕,使農田土壤鬆軟,增加土壤透氣性,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氧氣,有助於小麥出苗。

因為小麥正常生長是需要一定水分的,所以在疏鬆土壤後,還可以給小麥澆水,讓土壤下的小麥種子吸收到生長所需水分,迅速破土。

若出苗率實在是低,出現了缺苗斷壟的現象,就要及時補種或者從其他密植地方移栽。

以上是我的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交流。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謝謝!

南皇陽農業


小麥播種後遇大雨造成土壤板結,還沒出苗怎麼辦?

在種完小麥還沒發芽就下雨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下雨會造成土壤板結,小麥長時間憋在密不透風的潮溼土壤中,會發黴不能正常發芽,嚴重時還會造成缺苗斷壟等情況,那麼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呢?


1、及時排水。在雨後應早一點將田間的積水排出去,這樣可以減少田間的積水情況,避免小麥發黴腐爛。

2、及時中耕。在下過雨後田間稍微乾燥時進行中耕,增加土壤的通風透氣性,避免土壤板結現象發生。如果土壤板結現在已經出現,此時可以用專門的工具將已經板結的土壤耬開,使地下土壤恢復通風透氣。

3、及時補苗。土壤板結很容易造成小麥缺苗斷壟,如果斷壟情況嚴重,則要在小麥苗已經出齊時,將準備補苗的小麥種子在水中浸泡8-10個小時後進行補苗。對於缺苗不是很嚴重的,可以在小麥分櫱期時將種植密度大的小麥苗移栽到缺苗的地方。

4、澆水追肥。土壤板結很容易導致小麥長勢不佳,可以在小麥分櫱期和澆封凍水時追施氮肥,可以促進小麥生長。


悠悠鄉村路


我活到60歲還沒遇到種完小麥下大雨而造成板結的事,我們這裡往往種完小麥就盼雨,即便真下了雨也不會形成板結,因為種麥期間天氣漸冷,一般沒大雨,有的是綿綿秋雨,這種雨特別適合小麥發芽出苗,因為不是飄潑大雨,所以不會板結,如果真的遇到板結,一是用小耙來回拉,把板結層劃破,一定要讓耙釘短一點,破開地皮就行,我們這裡澆矇頭水的粘土地有板結現象,經常有人拉著小耙在地裡來回的拉,完全可以讓小麥正常出苗。


就半工半農


我們這裡一般都是用鐵耙子摟摟地就可以了,它起到的作用就是把乾結的土壤給摟透氣了。



如果說用鐵耙子摟過之後,小麥還是不能夠長出來的話!你就只能重新再補種一次了!

其實我們這裡基本上不會出現種小麥之後還下大雨的情況!不過在此還是佩服咱們老百姓的智慧,因為以前所有的老式農具都能夠物盡其用,雖然說現在都機械化了,但是老式的農具還是有用的著的時候和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