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有人說周期性行業的股票要在市盈率高時買進,低時賣出?

五嶽齋主


這是個特別簡單的問題,但是這是最難做的股票,說起來太容易,週期股做起來太難。

週期股,指的是公司所處的行業,有行業景氣和行業蕭條的輪迴更替,這類公司的股票叫做週期股。

其中鋼鐵股是最典型的週期股,八九十年前,美國的鋼鐵股就有強烈的週期特性,A股沒有那麼長的歷史,但美國股市可以做參考,格雷厄姆就特意講過,典型的週期股鋼鐵股。

買週期股當然要買在行業大蕭條的時候,行業蕭條,業內的公司經營困難,淨利潤極小甚至大虧損,這時候的股價很低,利潤更低,市盈率卻很高,因為每股收益太低,即使股價低於淨資產,市盈率依然很高,這時候買入,是聰明的做法。

等到行業景氣度大幅提高的時候,公司的淨利潤也出現大好轉,景氣的時候,每一家都很賺錢,淨利潤都很高,每股淨利潤也是非常好看,市盈率因此變成很低,但這個時候的低市盈率恰好表明行業處於高峰期股價也處於高峰期,這時候要賣出,雖然市盈率好低,也要賣出,過了高峰期,就是下一個蕭條期。

可以看看兩個週期股的變化,分別是興業證券和凌鋼股份。

圖一興業證券,很明顯,淨利潤在快速下滑。行業走向蕭條。牛市的時候,淨利潤41.67億元,2011年熊市蕭條的時候,淨利潤只有4.35元。現在淨利潤正在快速降低。


(圖一)

圖二是凌鋼股份,這是鋼鐵股。凌鋼股份行業蕭條的時候,淨利潤虧損7億元,行業景氣的今年,三季度盈利達到了12.77億元。


(圖二)

週期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特別難。只能紙上談兵,我自己都不會去買週期股,怕把握不了被深套無法脫身。


西格瑪的化學


首先說一下市盈率。市盈率就是掙一塊錢的本錢。通俗講就是花多少錢能掙一塊錢,比如說市盈率是20那就是投資20塊錢掙一塊錢。

再說一下市淨率。市淨率就是股票價格與每股淨資產的比值。例如:股價是10塊,每股淨資產是5塊,那麼市淨率就是2。

週期性股票市盈率高了就是盈利能力弱了,市場信心不足,股價就會下跌,股價下跌市淨率就低了,市淨率低估值就進入了低估值區域。這時候買進就對了。

反過來如果市盈率低盈利能力強,市場買入信心十足,股價就高,這就推高了市淨率股票進入高估值區域。這時候賣出才是硬道理。

總得來說這麼做還是價值投資的理念。


還是在低估值區域買進,高估值區域賣出!做法和邏輯都沒問題!


紅塵樂悠悠


這個有一定道理的,也可以引發對市盈率的討論;

一般而言,投資者都習慣於買入低市盈率的股票,而實際上,正所謂低市盈率有低市盈率的理由,高市盈率有高市盈率的理由。簡單來說,就是高有高的理由,而低有低的理由

對於週期性行業的來說:

我們可以看出來,一般市盈率高,說明這個行業在走上坡路,而市盈率低往往代表這個行業在走下坡路,我們當然得支持上坡路,賣出在走下坡路的股票。

我們來看看市盈率的基本計算:股票價格/每股收益


當公司已經處在繁榮階段的時候,每股收益很高,因此市盈率看起來很低,看起來股票很便宜,而當公司處在低估的時候,每股收益很低,所以看起來股票市盈率很高,看起來股票很貴,可是實際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實際上,往往高市盈率的股票更加便宜。


以股易金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起碼解決了不能只看市盈率估值的問題。


一、週期性和非週期性

非週期性行業股票,不論經濟走勢如何,人們對企業生產的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的需求都不會有太大變動,例如重點包括醫藥、食品飲料、商業零售及鐵路建設等板塊。相反,提供生活非必需品的行業就是週期性行業,比如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水泥、機械製造、石油等。

非週期性企業盈利能力較為穩定,屬於“防禦”品種,週期性行業盈利能力和經濟景氣週期有關,業績好壞呈現出週期性。

二、市盈率

市盈率(PE)=股價÷每股盈利。假設A企業處於經濟週期低谷,股價為10元。每股盈利為0.2元,市盈率PE=10÷0.2=50。

三、週期性行業市盈率變化

當經濟處於低谷時,市盈率為50倍,如果按照市盈率估值,明顯高估。當經濟開始恢復時,企業盈利能力變強,每股盈利變成1元,如果股價10元不變,那麼市盈率PE=10÷1=10,明顯被低估,市場如果對該股正常估值為20倍PE,那相應股價就應該是20元。目前市場價才10元,還有100%的上漲空間。於是買入就積極,股價從低價位10元上漲到20元,但市盈率卻從低價位10元對應的50倍,變成高價位20元對應的20倍。

當週期性行業在向經濟發展巔峰過度階段時,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大幅度上升,股價卻相對上升慢,會出現股價越漲,市盈率越低的現象。比如上例,如果每股盈利變成2元,股價上升到25元時,市盈率反而變成了12.5倍,但股價其實已經上漲了250%。這就是“戴維斯雙擊”。

所以,週期性行業應該在市盈率高時買入。

反之,把上面例子倒過來推,當經濟發展處於巔峰時,股價高,每股盈利能力也強。假設股價還處在高位階段,但盈利能力卻快速下降,股價相應下跌。但每股盈利下降的速度大於股價下降的速度,出現股價越跌,市盈率越高的情況。舉個極端例子,當盈利能力變成0.1元時,股價即使回到10元,此時市盈率卻有100倍。這就是“戴維斯雙殺”。

如果對週期性行業這個特點認識不清楚,還死搬硬套用市盈率法對週期性股票估值,就是錯誤的方法。對週期性行業,一般採用市淨率法進行估值。如果非要用市盈率法,就是上面說的,“市盈率越高越買,越低越賣。”這個需要對經濟週期有個正確的預判。

謝謝您的閱讀、點贊和轉發。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或者關注我後私聊,方便加入我的頭條股友群交流探討。


投資悟道


如果從週期的角度來看,PE低的時候,也就是行業利潤的高點,即將盛極而衰,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賣出。

從個股股價運行和資金炒作的角度來看,行業週期拐點來臨時(PE這時候很高),先知先覺的資金進場建倉,股價開始向上轉折,陸續有投資者通過商品漲價,業績爆發,發現這個上升週期,不斷進場,推高股價,直到所有人都知道時(這個時候PE也低了),就是大資金最好的出貨機會,於是一輪炒作結束了。


等一輪牛市


週期性股票業績與行業週期有關,而股價與業績改善有關。

當週期性行業處於高景氣度的時候,產品價格上漲也位於相對高位,再度漲價概率已經很少,反而會因為產品價格上漲利潤豐厚引發市場產能增加,產品價格存在下跌的概率,而這個時候公司的業績也是出於頂峰,盈利水平最佳,公司估值水平最低,但是隨著產能擴張,過剩的產量就會暴露,產品價格就會下跌,行業景氣度下降,公司盈利水平下降,很快的公司估值會從很低的市盈率慢慢升高,估值出現急劇變化。

市場擔憂公司盈利能力下滑,就會拋售股票,導致股價大跌,隨著股價下跌,產品銷售受阻,擠壓嚴重,很多公司無法承受虧損,不得不破產或者壓縮產能,公司經營進入低估,這個時候公司股價也進入轉折期,股價低估值高,但是因為很多企業停產,產品銷路會慢慢好轉,價格會慢慢升高,企業景氣度會慢慢好轉,市場樂觀情緒抬頭,股價會慢慢走出低谷,並開始上漲。因此市盈率高的時候反而是介入良機。

因此單純以市盈率高低股息率高低來判斷投資標的是不是有投資價值是很不靠譜的,某些專家經常提醒價值投資,主要投資低估值週期大盤股,實際上是很忽悠人的。價值投資是買進低估的股票而不是買進低市盈率股票,低市盈率不代表股票價格被低估,這是兩碼事。


杜坤維


有一定道理,這就是炒股炒預期,市盈率高時,說明這個行業進入了低谷時期,盈利能力很差,股價相應也跌到相對低點,等行業轉暖時,盈利能力增強,股價相對就會上漲,市盈率也相對變小。


石靖民515


如果知道週期的底部買進,週期的高部賣出就行了,主要是週期和市盈率不一定一致,所以這是個偽命題,不知道上面這麼多人回答是基於事實還是邏輯


用戶808695306024


做長線的,理論上如此,事實上做不到的。


老潘觀察


見好就收,穩中求勝,主要的是看不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