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回購股票能否帶來市場「平安」

平安回購股票能否帶來市場“平安”

(非特別標註,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

平安也要加入到股票“回購潮”了。

據中國平安10月29日晚間公告,擬酌情及適時回購公開發行的境內、境外股份,回購總額不超過總股本的10%。按照10月29日中國平安A股報62元/股,總市值1.13萬億元。若按照10%上限計算,未來或有近1100億元的回購資金注入市場,快趕上一波養老金入市計劃了。


平安回購股票能否帶來市場“平安”


由此,中國平安也成為此輪“回購潮”中首家金融類上市公司,成為首家響應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喊話的保險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平安在公告回購計劃的同時,還公告了一份《長期服務計劃(草案)》。相較於中國平安前幾年推出的核心員工持股計劃,“長期服務計劃”的員工覆蓋範圍更廣、期限更長、入市資金更多,這無疑有利於加強公司利益與員工利益的長期綁定,吸引和留住人才為公司長期服務,從而有助於促進公司可持續經營和確保公司價值的持續增長。

而從中國平安三季報的情況來看,營業收入增長了13.1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了19.72%,算是一份不錯的答卷。在市場波動較大,投資者信心不是很強的情況下,有這樣的業績表現,再加上推出回購股票和長期服務兩項計劃,毫無疑問,對於提振股東和投資者信心是能夠起到很大作用的。

由於中國平安的市場影響力很大,此次推出的回購股票和長期服務計劃,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權重股在如何維護市場穩定方面的態度。如果其他企業也能象中國平安一樣,除了推出力度較大的股票回購計劃之外,還同步推出有利於企業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服務計劃”這樣的具體舉措,對推動市場穩定的作用會更大,對投資者信心的提升也會更強。

要知道,從前兩輪“回購潮”的情況來看,回購沒有對市場產生有效的可持續作用,甚至在市場平穩後產生負面影響。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忽悠式”回購比較嚴重。相當一部分企業,並沒有回購的真正意願和能力,而只是為了應付當時的需要。一定程度上,變成了虛假信息披露,從而影響了投資者對企業的信任,也影響了投資者對企業回購股票計劃的信任。


平安回購股票能否帶來市場“平安”


所以,當中國平安同步推出回購股票和長期服務兩項計劃時,一定會對投資者信心產生積極影響。因為,這兩項計劃是密切關聯的。即便實施一項,也會給市場產生良好的提振作用,更何況是兩項計劃同時啟動呢?所以,中國平安的這次行動,對市場的“平安”也會發揮積極影響。

那麼,如何才能更加積極有效地對企業和市場產生提振作用呢?很顯然,加快計劃實施是關鍵。計劃實施得越早,對投資者的信心提振效果就越好。尤其是股票回購計劃,規模如此龐大的股票回購,一定會對中國平安的市場表現產生強烈的推動。就算盤子很大,也不影響投資者對中國平安股價的推動。一旦中國平安的股價出現明顯上漲,其對金融板塊、權重板塊等都會產生積極影響。最終,帶動整個市場的良性反應。

而要更好地發揮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對市場穩定的作用,與中國平安作用相近的其他上市公司,也要做出積極反應,且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反應。因為,單靠中國平安一家企業,也是很難讓市場趨於平穩的。為什麼近一段時間以來利好政策不斷,市場穩定仍然面臨很大壓力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權重股沒有在股權回購等方面做出更多行動,如果象中國平安這樣的公司更多一些,且都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動作。那麼,市場平穩的效果會好得多。既然中國平安能夠拿出回購股票的行動,其他金融上市公司、權重股企業,是否也應當做出一些表示,拿出一些行動來呢。且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動作,而不要忽悠。


平安回購股票能否帶來市場“平安”


從總體上講,中國平安的回購股票計劃,是能夠對市場“平安”產生積極作用的。前提是,其他企業也能夠跟進,能夠都象中國平安一些拿出實實在在的計劃和措施,給投資者鼓勁,為投資者打氣,切實提升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