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中馬關係基礎深厚、潛力巨大

近日,本刊記者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對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進行了專訪。30日,東博社已發佈了白天大使就“如今在馬的中資企業運行的情況如何?”、“中企對赴馬投資的意願如何?”、“未來的中馬關係發展又將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領域?”等問題進行了相關解讀。

白天:中馬關係基礎深厚、潛力巨大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

今天,我們再看看白天大使就中國—東盟、中馬兩國關係呈現出的新特點及中馬人文交流與合作等問題展開了哪些獨到見解。

中馬關係:基礎深厚、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中國—東盟博覽》:2018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係15週年,相較於15年前,您認為今天的中國—東盟、中馬兩國關係呈現出哪些新特點?近年來,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在推動中馬兩國政治、經濟、文化合作中做出了哪些努力?

白天:今年適逢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係15週年。15歲已經是一個快要成年的年紀,對中國—東盟關係而言,也從成長期進入了成熟期。在東盟所有對話夥伴中,中國—東盟關係是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一對。過去15年中,雙方貿易額增長近10倍,人員往來增長近13倍。中國連續9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3大貿易伙伴。雙方關係進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提質升級全方位發展的新階段。

馬來西亞積極推動中國—東盟合作,現任總理馬哈蒂爾是中國—東盟合作的奠基人之一。得益於中馬的悠久交往歷史及人民的友好情誼,在兩國有識之士的共同推動下,中馬關係長期走在中國同東盟國家關係的前列,成為中國同東盟國家關係的典範。

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更為中馬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馬來西亞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更是共建“一帶一路”早期收穫最豐碩的國家之一。中國連續9年成為馬最大貿易伙伴,貿易額達千億美元量級,連續2年成為馬製造業最大投資來源國,連續多年成為馬工程施工承包最主要合作方。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總結中馬關係,我會說是基礎深厚、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駐馬來西亞使館同國內各主管部門一道,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始終將促進中馬友好合作作為核心任務,推動中馬共建“一帶一路”向深向廣發展。

一是積極推動兩國高層互訪互動,增進政治互信,加強雙方政策和發展戰略對接。近幾年來,習近平主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訪馬,馬方總理及內閣高官多次訪華。今年8月,繼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成功訪馬之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成功對華正式訪問,標誌著中馬關係在馬政局出現變動後已完全實現平穩過渡,對外傳遞了不論馬國內局勢如何變化,中馬友好合作大方向不會改變的明確信號。

二是積極推動中馬擴大貿易往來,拓展金融合作,引導國內企業來馬投資,在傳統合作基礎上不斷拓展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了更多實利。中馬雙邊貿易額近年來保持增長態勢,今年前9個月已超過800億美元,全年有望再度突破千億美元。使館通過舉辦中小企業對接會等方式積極挖掘雙方合作機遇,為中國企業在移民准入、勞工簽證、勞務糾紛、融資擔保等問題上排憂解難,為雙方務實合作保駕護航。中國企業在馬投資項目已累計超過380個。使館還積極推動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在馬開設分行,為兩國大規模的經貿合作提供金融支撐。

三是促進文化和民間交往,加深人民間的瞭解和友誼,為雙邊關係的長期穩定發展夯實基礎。使館積極推動在馬設立中國文化中心,推進中馬旅遊、智庫、青年、留學生等交流,推動廈門大學在馬設立分校,支持“印象·馬六甲”等大型演出項目在馬落戶,鼓勵國內社會組織、民間團體以多種形式與馬來西亞開展文化交流合作,支持地方交流合作,從各個層面促進中馬兩國的民心相通。針對馬來西亞華人人口超過600萬、華文教育水平高等特點,我們也重視通過中華文化、華文教育、慰僑活動等增進兩國的人文相親,構築中馬友好的特殊紐帶和橋樑。

中馬人文交流與合作大有可為

《中國—東盟博覽》: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中國遊客喜愛的旅遊目的地。請您介紹一下目前中國遊客赴馬來西亞的情況?除了旅遊合作,您認為雙方在人文領域還有哪些合作空間?

白天:馬來西亞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多元的風俗文化、人民的友好好客,長期以來成為中國遊客熱衷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當前,中國已連續6年成為印尼、新加坡兩大鄰國之外的馬外國遊客最大來源國。2017年有超過220萬中國遊客赴馬來西亞旅遊,2018年有望突破300萬人次。2019年是中馬建交45週年,兩國政府不久前宣佈2020年為中馬旅遊文化年,這些都將為促進兩國旅遊合作和人文交流創造更多機遇和良好氛圍。

中馬在教育、文化、體育、青年等領域均有很大合作潛力。第一,2015年11月李克強總理訪馬期間,兩國簽署了《在馬來西亞設立中國文化中心的諒解備忘錄》。這個文化中心將於2019年揭牌啟用,將成為兩國政府間文化合作和馬來西亞民眾瞭解中國的一大平臺。第二,中馬之間的文化互訪交流頻繁,合作勢頭方興未艾。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劇院等均與中方建有長期合作關係。“四海同春”“歡樂春節”“親情中華”等藝術團在馬多次演出。馬本地的一些藝術節也吸引了中方文化藝術團體的積極參與。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馬六甲”文化產業項目已經在馬六甲對外公演,將成為中國文化產業品牌走出國門的一大標誌性項目。雙方在文化藝術交流方面有多種活動可以合辦。第三,中馬於2011年簽署了《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的協定》,兩國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密切,兩國留學生交流人數呈逐年增長態勢。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於2016年在馬辦學,這是第一所中國名校全資設立的、具有獨立校園的海外分校,現已有在校生近3000人。此外,馬來西亞是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以外,中華文化傳承和海外華文教育保留最完整的國家。這一優勢將極大促進兩國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此外,雙方還可以在穆斯林文化交流、合拍和譯製影視劇、青年團組互訪、體育聯訓和友誼賽等方面探討合作,增進民心相通。


記者:高航 黎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