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鄭大教授參與組建國家隊,先後登上《河南日報》、《香港文匯報》、大公網

中國國家荷球隊主教練、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馬襄城教授,10餘年來堅持把荷球運動當做畢生事業,率領隊員們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努力進取、奮發有為,近年來先後取得了第十屆世界運動會第五名、第十屆荷球世錦賽第七名、首屆“U21世界荷球錦標賽"第五名,達到了世界排名第四的高度。正如校長劉炯天院士在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馬襄城教授“面對沉重的家庭負擔,面對場地條件簡陋、缺乏隊員與經費的不利局面,無所畏懼,挑起組建中國國家隊的擔子,義無反顧地投入各項比賽與競爭,從一次次失敗中汲取經驗,在一次次拼搏中走向卓越”。正是在馬襄城教授的帶領下,鄭州大學荷球隊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凝練出了“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鄭大荷球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鄭大人的“求是 擔當”。廣大師生員工要學習和弘揚鄭大荷球精神,立足本職、拼搏奉獻、齊心協力、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學校一流大學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近日,《河南日報》頭版“爭做出彩河南人”專欄、《香港文匯報》和大公網先後採訪並報道了馬襄城教授的先進事蹟,現將相關報道收錄如下。

這位鄭大教授參與組建國家隊,先後登上《河南日報》、《香港文匯報》、大公網

馬襄城教授

2018年10月14日《河南日報》頭版

馬襄城的中國荷球夢

□本報記者史曉琪 李俊

“馬襄城教授一件事做十餘年,十餘年做一件事,不畏嚴寒酷暑,克服病痛侵擾,在推進荷球發展的道路上始終勤勤懇懇。”這是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院士在迎新生“第一課”上講的一段話。

馬襄城是誰?他與荷球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10月12日,記者走進鄭州大學,探尋中國國家荷球隊主教練、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教授馬襄城與荷球的“不解之緣”。

“荷球起源於荷蘭,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唯一男女混合的隊際球類運動。”談及如何與荷球“結緣”時,馬襄城告訴記者,那是在2005年4月,他應朋友之邀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期荷球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聽說荷球運動不分男女老幼,室內室外都能玩。這不就是推廣全民健身的好項目嗎?”

2005年,荷球傳入中國只有1年時間,當時國內荷球資料並不完善,馬襄城只能靠自己琢磨。他堅持每天學習荷球比賽規則,播放、暫停、回放、再暫停……一段錄像帶往往要被他來回看好幾遍,每天看12個小時以上。“當時介紹荷球的文字寫得太抽象,我只能一邊看錄像,一邊琢磨比賽規則。”

一個暑假的時間,馬襄城就研製出了一套完備的集荷球發展史、規則、教學、訓練於一體的荷球教學課件。“剛開始還怕沒人認。但第二年,我的課件就被國家體育總局指定為全國荷球培訓的教學課件,這讓我推廣荷球的底氣更足了!”

同樣是在2005年,因為馬襄城的加入,鄭州大學正式開設荷球課,成為全國首所開設公共體育荷球課的高校。

鄭大荷球隊雖然成立了,但推廣的路上可謂“披荊斬棘”。“最開始沒有器材,我們就用足球和籃球筐替代;沒有經費,我們就自掏腰包出去打比賽……”身患強直性脊柱炎和腰椎間盤突出的馬襄城,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為學生開門晨訓,下午還要帶學生訓練三四個小時。

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7月,在波蘭舉辦的第十屆世界運動會荷球項目比賽上,中國荷球隊獲得第五名,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

引人注目的是,中國荷球隊的主教練和8名隊員都出自鄭州大學。“一所高校,將一項國際性的體育運動玩出了中國最高水平。”這一切,和馬襄城的執著付出密不可分,他也因此獲得“中國荷球發展十週年突出貢獻個人獎”“中國優秀教練員”等多項榮譽。

與荷球“親密接觸”的13年中,馬襄城從“門外漢”變成“領軍人”,甚至還成了中國荷球在國際上的“代言人”。在將荷球“引進來”大力推廣的同時,馬襄城還注重推動荷球“走出去”。2017年4月21日,鄭州大學國際荷球發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這是國際荷球聯合會對鄭大荷球運動的充分肯定,對中國荷球運動的全面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國際荷球聯合會主席揚弗朗索博士說道。

馬襄城仍不滿足。帶領荷球隊取得佳績後,他將目光瞄向了培養更多的荷球后備人才。

“和鄭大一樣,目前國內各大學荷球隊員幾乎都是‘半路出家’,可以說是‘零基礎’。”馬襄城說,從2015年開始,推進“荷球進校園”幾乎成了他工作的全部。經過3年的發展,我省已擁有35支荷球隊。“但我覺得還不夠,趁著還能幹,抓緊培養更多的人才,讓荷球發展後繼有人!”

鏈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8-10/14/content_286711.htm

2018年10月7日《香港文匯報》B8版

國家隊教練馬襄城 望推動中國荷球發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蕊、通訊員 谷素梅 鄭州報道)去年7月份在波蘭舉辦的第10屆世界運動會荷球項目比賽上,中國荷球隊獲得第5名,創造了中國荷球的歷史最好成績。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荷球隊主教練和其中8名隊員都出自於鄭州大學。一所高校將一項國際性體育運動玩出中國最高水平,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中國國家荷球隊主教練、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教授馬襄城。

在與荷球「親密接觸」的13年中,馬襄城從「門外漢」到「領軍人」,成為中國荷球在國際上的「代言人」。馬襄城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荷球雖小眾,但卻是國與國、校與校之間交流的最好媒介,其靈活多變的打法,不得過分的身體接觸且安全等特點非常適用於在中小學推廣。馬襄城說,宣傳推廣荷球,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從小培養團隊意識,養成終身運動的健康習慣。

荷球是一項外來運動,1902年起源於荷蘭,但直到2004年才傳入內地。馬襄城是內地最早一批接觸荷球的人之一。為了更透徹地瞭解荷球,他堅持每天學習荷球比賽規則,觀看荷球錄像達12個小時以上,終於研製出一套完備的荷球教學課件,這套課件集荷球發展史、規則、教學、訓練於一體。2006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荷球分會指定為全國荷球培訓的教學課件。

鏈接:http://pdf.wenweipo.com/2018/10/07/b08-1007.pdf

2018年10月5日 大公網

馬襄城:十叄年磨一劍 推動中國荷球發展

大公網10月5日訊(記者 劉蕊,通訊員 谷素梅)去年7月份在波蘭舉辦的第十屆世界運動會荷球項目比賽上,中國荷球隊獲得第五名,創造了中國荷球的歷史最好成績。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荷球隊主教練和其中8名隊員都出自於鄭州大學。一所高校將一項國際性體育運動玩出中國最高水平,這要歸功於中國國家荷球隊主教練、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教授馬襄城。在與荷球"親密接觸"的十三年中,馬襄城從“門外漢”到“領軍人”,成為中國荷球在國際上的“代言人”。馬襄城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荷球雖小眾,但卻是國與國、校與校之間交流的最好媒介,其靈活多變的打法,不得過分的身體接觸且安全等特點非常適用於在中小學推廣。馬襄城說,宣傳推廣荷球,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從小培養團隊意識,養成終身運動的健康習慣。

今年八月中旬,鄭大荷球隊與中國香港青年荷球隊的交流賽剛剛落下帷幕,明年三月份在香港舉辦世界沙灘錦標賽的計劃也已提上日程。“下個月我們還要去荷蘭的歐洲錦標賽,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答應我們明年要來參加"鄭大杯"歐亞對抗賽,這次去跟他們確定下來”。在採訪中國國家荷球隊主教練、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教授馬襄城時,記者在他的辦公室裡見到了這塊寫得滿滿當當的日程安排表。

馬襄城,河南襄城縣人,這也是他名字的來由之一。1985年從華中師範大學體育系排球專業畢業後,選擇到鄭州大學當一名體育老師。教學34年,他從事過田徑跨欄訓練工作,搞過科研,做過國家項目。但是從2005年以後,他的人生就緊緊地與荷球聯繫在了一起。

這位鄭大教授參與組建國家隊,先後登上《河南日報》、《香港文匯報》、大公網

馬襄城教授接受採訪

從“門外漢”到“領軍人”

荷球是一項外來運動,1902年起源於荷蘭,但直到2004年才傳入內地。馬襄城是內地最早一批接觸荷球的人之一。2005年4月,馬襄城赴北京參加了全國第一期荷球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這是他與荷球的第一次"邂逅",而對荷球的深入瞭解卻在同年暑假。

然而當時距荷球正式傳入中國的時間只有1年左右,與荷球相關的資料很少,關於荷球規則的資料只有香港翻譯過來的薄薄十多頁A4紙。為了更透徹地瞭解荷球,他堅持每天學習荷球比賽規則,觀看荷球錄像達12個小時以上。“當時有關荷球的文字寫得太抽象,我就一邊看錄像,一邊琢磨規則。暫停,播放,重放……錄像帶被我倒來倒去看了好多遍。”馬襄城回憶說。終於,他利用暑假時間研製出一套完備的荷球教學課件,這套課件集荷球發展史、規則、教學、訓練於一體。2006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荷球分會指定為全國荷球培訓的教學課件。

2005年8月25日,鄭州大學荷球課正式開課。自此開始,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荷球上。2006年召開的 中國荷球運動協會籌備會議,被稱為中國荷球的里程碑事件,馬襄城負責會議文件的起草。之後施行的荷球教練員、裁判員管理辦法,協會章程等都是在此次會議上確定的。此後國內的24期荷球培訓中有21期由其擔任主講人。馬襄城笑著說:“現在國內幾乎所有的裁判員,教練員都是我的弟子。”國內荷球界稱馬襄城為"中國荷球之父"。

中國荷球之父 填補多項國內空白

鄭州大學在荷球教學、科研、群體競賽、高層次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領域開創了多項歷史先河,填補了多項空白。最早開展國內荷球教學、國內第一個舉辦校級及省級比賽、第一個招收荷球研究生……馬襄城說,“我們填補了國際及國內荷球運動29個領域或項目的空白”。

據介紹,2005年8月25日,鄭州大學成為全國第一個開設公共體育荷球課的高校。2008年鄭州大學首次在體育系本科生中開設荷球運動普修課程,2009年首次在全國招收體育教育訓練學荷球方向研究生及體育專業碩士荷球研究生,2011年率先在體育教育專業開設荷球專業課,2014年先後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荷球協會,教育部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荷球分會授予:“中國荷球發展十週年突出貢獻個人”獎及“中國優秀教練員”稱號……馬襄城所在的鄭州大學目前是國內荷球訓練、教學場地數量最多、質量最好、功能最齊全、容量最大、設施最完備的荷球訓練基地,以優秀的硬件條件數次承接國家隊集訓任務。

記者在鄭州大學看到,校園內到處充斥著"荷球元素"。操場上可見到的荷球路燈,體育館專門建立的荷球訓練場地,還有2017年才揭牌成立的"國際荷球發展研究中心(據悉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國際性的荷球專門研究機構)"都可見學校對該運動的重視。更為重要的是,荷球項目成為鄭州大學代表國家與海外交流的有效媒介。

“在國外打比賽升的是五星紅旗,奏的是國歌,不在現場的人無法體會到那種感動。出去就代表國家,這也是使命感,一種責任”,馬襄城在採訪中提到,某次出國比賽,他晚上去看望隊員,走到門口無意中聽到隊員在房間裡小聲合唱國歌。正是這種國家榮譽感,使隊伍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不斷向前。談到國際化,馬襄城認為荷球就是一個平臺,通過比賽交流,讓大家認識中國,認識河南,認識鄭州大學。

中國國家荷球隊隊長趙婧告訴記者,自己本身是打籃球出身,到鄭大後轉打荷球,“剛開始不習慣也談不上喜歡,但後來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就突然有了不一樣的感覺,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鄭州大學更是提煉出“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荷球精神”。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院士在迎新生第一課上表示, “國家隊主教練,我們的馬襄城教授一件事做十餘年,十餘年做一件事,不畏嚴寒酷暑,克服病痛侵擾,在推進荷球發展的道路上始終勤勤懇懇。運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純粹的,但上升為精神的運動是可以超越技戰術,並使他們成為勝利者。”

僅今年,馬襄城所率領的中國國家隊在國際賽事上佳績頻傳。六月歐亞荷球錦標賽中,中國隊獲得第三名。八月又在第一屆U21世界荷球錦標賽中獲得第五名。正如校長劉炯天院士所說,這些成績的取得並非一蹴而就。馬襄城回憶說,在荷球隊成立初期,沒有器材,他們就用足球和籃球框替代,沒有經費支持,他們就自費出去打比賽,體育館西曬且沒有空調,夏天訓練坐著不動就一身汗,我們常常熱得中暑。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馬襄城走路微微探腰。馬襄城身患強直性脊柱炎和腰間盤突出,他長年住在體育館的硬板床上。“患脊柱炎的人不適合睡硬板床,我每到睡覺的時候都側著睡,也不敢翻身,稍微一折騰睡意就沒了。”馬襄城說。儘管病痛不斷地侵擾著馬老師,他依舊堅持每天早上6點起床為學生開門晨訓,下午進行三四小個時的訓練。即便在寒暑假,也不曾中斷過。

培養荷球后備人才 發展中小學荷球教育

十年一個階段,2015年開始,馬襄城把自己的荷球推廣目標從全國轉移到河南,大力推進荷球進校園。經過三年的發展,河南現已有35支球隊,在內地亦屬最大規模的比賽。

一輩子從事體育教學,十來年專攻荷球,馬襄城說,宣傳荷球,是希望大家都來參加這項運動。希望學生們能夠從小喜歡體育,喜歡團隊,培養這樣的興趣習慣,運動的最終目標是健康。

在馬襄城看來,荷球是一項適合在校園推廣的運動。荷球起源於1902年的荷蘭,最早就是基於男女兩性之間互相尊重和彼此合作的理念,為了男女平等合作已達到共同目標的實踐情境設計而成,也是國際奧委會承認的世界唯一一項男女同場競技的團隊球類項目。“一米九和一米六的人肯定不能在一起打籃球,但是荷球可以。”他說,而就荷球自身的項目特點來說,沒有過分的身體對抗,比較安全,器材和場地要求都比較簡單。在荷球運動中最凸顯的就是團隊性,不“造星”,不靠身高體能,而是靠智慧,靈活性,團隊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馬襄城說,當前大學荷球隊的成員大多是籃球或其他高水平運動員出身,半路出家,從零開始接觸荷球。現在發展中小學荷球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荷球,這樣也可以減輕大學荷球教育的壓力,為荷球發展提供一批後備人才。

荷球促豫港兩地教育交流

據馬襄城介紹,荷球的規則最早是經由香港地區的老師翻譯後傳入內地的。

在馬襄城看來,荷球是競技體育運動,除了追求最好的成績,更是豫港交流的最佳平臺。“很多香港學生通過荷球認識了鄭州大學,認識了河南。”在馬襄城的帶領下,豫港荷球交流頻繁。今年8月17-20日,中國香港青年荷球隊在亞洲荷球聯合會秘書長、香港荷球協會鄭偉明主席的帶領下赴鄭州大學國際荷球發展研究中心進行交流訓練。馬襄城把此次的交流視為加強內地和香港兩地青年荷球后備人才的交流,共同為荷球發展貢獻力量。還寄語希望他們未來可以報考鄭州大學。據悉,2019年1月2-6日鄭州大學國家荷球發展研究中心還將與香港荷球協會共同舉辦荷球交流的冬令營。通過多種方式交流切磋球技,既促進國家荷球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為兩地青少年的交流搭建了友誼的橋樑。

據馬襄城介紹,下個月23-28號將赴深圳參加全國錦標賽,比賽獲勝的隊伍將會參加明年三月八號到十一號在中國香港舉辦的世界沙灘錦標賽。

鏈接:http://www.takungpao.com.hk/sports/text/2018/1005/185216.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