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評|不太靠譜的BMPCC 4K vs. GH5 鬼佬對比

據說很多人都已經預定了BMD的BMPCC4K ,而且已經等了幾個月了,有些人已經收到了,有些人還要繼續等… 國外著名的視頻教學網站Wolfcrow已經收到了一臺樣品,併發布了一系列的測試,其中有個和GH5對比高感的測試,引起了很多關注。


橫評|不太靠譜的BMPCC 4K vs. GH5 鬼佬對比


首先狗哥要說的是:BMPCC 4K可千萬不要買水貨,因為群裡有爆料說,代購的5臺裡邊有3臺已經出了問題,大家知道BMD國內行貨維修都挺麻煩,何況水貨,出了問題真會搞死人!我覺得BMD這點不錯,產品具有自動水貨屏蔽功能。

電子產品,幹活的攝像機,我們覺得穩定性比好看的參數更為重要。


橫評|不太靠譜的BMPCC 4K vs. GH5 鬼佬對比


在鬼佬的測試中,Wolfcrow想要確定的是究竟BMPCC 4K和GH5相比的高感能力、低光照環境下的拍攝能力如何。但是我們很奇怪,他為啥不用GH5S等新一代產品與之對比。

首先,老外在拍攝中,BMD搭配的是松下25mm F1.4的鏡頭,錄製CinemaDNG 無損影片;另一方面GH5則使用V-Log L內錄10-bit4:2:2。

ISO測試從BMPCC 4K的最低ISO值開始,就是ISO 100,正如預料中的一樣,在ISO 100-640之間,BMPCC 4K的畫面都非常乾淨,動態範圍也hold得住,從前景的燭光看,BMD沒有過曝現象,GH5的高光部分似乎略過,其他地方的細節也比BMD多一點(顯然是整體更亮,而不是寬容度原因)。狗哥在此猜測,要麼曝光參數不相同(那這個測試就有點不公平了),如果曝光參數相同,那可能是BMD的ISO略有虛標,比實際欠約1/3級。


橫評|不太靠譜的BMPCC 4K vs. GH5 鬼佬對比


在ISO 800-1000時,BMPCC 4K的暗部噪點逐漸開始變得很明顯,但有趣的是,Wolfcrow發現在ISO 1250時的噪點比ISO 800或 ISO 1000的情況要好一些。看來雙ISO起了作用。


橫評|不太靠譜的BMPCC 4K vs. GH5 鬼佬對比


Wolfcrow建議使用推薦的特定的幾檔ISO,再加上ND濾鏡,用這樣的方法獲得想要的曝光,又不會損失畫質。

再到ISO 1250以上,畫面的質量繼續下降,膚色開始變得不準了,特別是ISO 3200和6400的時候,色彩偏移的情況很嚴重,畫面幾乎是不可用的。而且同ISO下,我們可以發現BMDPCC 4K的曝光明顯不足,似乎虛標ISO約1/2-1檔(這個我們拿到機器後可以做個對比測試)。


橫評|不太靠譜的BMPCC 4K vs. GH5 鬼佬對比


再往上走,ISO 12800和25600更是完全沒法兒用的,除非你是非要拍黑暗中的某個場景,或者是以測試為目的,否則根本不可能用這麼高的ISO來拍。其實從高感的處理能力來看,BMPCC 4K似乎並不比GH5S強(我們估計這也是鬼佬沒有使用該機作為對比的原因之一)。


橫評|不太靠譜的BMPCC 4K vs. GH5 鬼佬對比


總的來說,BMPCC和GH5的高感表現差不太多,不過BMPCC 4K的畫面更好看一些,而且就兩臺機器的動態範圍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來說,BPMCC4K對高感的處理要好過GH5(不知道實際動態比GH5S強多少)。

進一步來說,鬼佬覺得在ISO逐級遞增的情況下,BMPCC4K人體膚色和畫面色彩的整體性更強;相對來說,GH5在ISO6400之後,畫面中明顯出現了一些綠色的色調。

根據以上測試,鬼佬覺得BMPCC 4K還是經得起讚美的,在低光照環境下可以拍出不錯的畫面。


狗哥想說的是:

松下都玩全畫幅去了,奧巴也要死不活,BMD還抱著M4/3口(我想起了死掉的柯達,比柯達的綜合實力差幾條街的BMD,真的要小心了)。BMPCC 4K號稱口袋機,但機器體積大過了GH5S等一眾產品,性能又未必跟得上明年年初發布的S1等新一代產品。再加上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鏡頭群的兼容能力,多用途能力,整體電子技術的水平......讓我怎麼對它有信心!


橫評|不太靠譜的BMPCC 4K vs. GH5 鬼佬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