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羅斯遷都到遠東,會有什麼影響?

michelle濛濛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我們知道國都乃國家根本,動輒牽一髮而動全身,是真正的國家大計。而且國都的選擇也預示著國家的進取方向,遷都意味著進取方向的轉變,比如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巴基斯坦將首都從卡拉奇遷到伊斯蘭堡,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阿拉木圖遷到阿斯塔納。

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東西所跨經度達到150度,東西距離長達9000公里。這樣一個大國,長久以來一直以國土西部的莫斯科為首都,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土地,則地廣人稀,默默無聞,類似於我國廣袤的西部地區。

那麼,如果俄羅斯將首都遷到遠東,會有什麼影響呢?靜夜史認為起碼會有以下三個方面影響:

1、遠東富了

首都作為一國首腦所在地,也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很多國家甚至是經濟重心,比如墨西哥、阿根廷、蒙古的首都,光人口就超過了本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今天的莫斯科,人口達到1400多萬人,而俄羅斯全國總人口也不過1.44億人左右,這意味著莫斯科人口占到了全國人口的約十分之一。

一直以來,俄羅斯以烏拉爾山為界,分出西部的東歐地區和東部的遠東地區,其中東歐部分面積佔俄羅斯的四分之一,人口卻佔俄羅斯的四分之三。而遠東地區面積佔俄羅斯的四分之三,人口只佔俄羅斯的四分之一。

按照俄羅斯首都是全國特大城市的規律,如果俄羅斯將首都遷到遠東地區,勢必意味著遠東地區人口獲得極大的發展。

不過,因為遠東地區緯度高且身處內陸,夏季短暫溫暖,冬季酷寒漫長,且分佈著大面積的凍土區和針葉林區,雖然土地面積豐富,但是開發難度非常大,這也是遠東地區長期發展滯後的原因所在。

因為遠東地區緯度高且凍土廣佈,所以這裡難以進行大規模的糧食生產,這意味著如果俄羅斯要定都遠東,必須要從東歐地區大量運入糧食,或者加大對周邊國家糧食的進口。

雖然開發難度大,且氣候上不利於生存,但是遠東地區資源豐富,特別是油氣森林資源,這些都保證瞭如果俄羅斯敢於花大力氣經營遠東,勢必能夠讓遠東成為俄羅斯新的經濟增長點。

2、東歐廢了

開發難度如此之大,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俄羅斯是不會輕易動向東歐遷都的念頭的。

一直以來,雖然不被西歐國家接納,但俄羅斯始終是一個歐洲國家,其國家重心都在烏拉爾山脈以西的東歐地區。

從彼得一世開始,俄羅斯就一直在學習西方,並未融入西方世界而努力。不過很可惜,因為俄羅斯野蠻的擴張秉性,加上宗教、民族上的對立,使得俄羅斯始終是西歐國家的一個異類。

雖然不被接納,但俄羅斯一直沒有放棄,從葉利欽到普京,俄羅斯又一次開始了自己艱難的“入歐”征程。

別管別人怎麼看,俄羅斯始終認為自己是歐洲人。而一旦選擇遷都遠東,就意味著俄羅斯放棄了自己的既有打算,開始向亞洲國家靠攏。

烏拉爾山脈以東的遠東地區,在地理位置上屬於北亞,如果俄羅斯將首都設在這裡,意味著東歐作為俄羅斯統治核心被徹底放棄,從此俄羅斯正式放棄入歐的努力,這勢必會讓人數眾多的東歐地區民怨沸騰。

很多國家的遷都意味著國家注意力的轉移,比如巴基斯坦將首都從沿海的卡拉奇遷到內陸的伊斯蘭堡,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對克什米爾的控制;巴西和緬甸也是一樣,此舉有利於國家對內陸地區的管理,壓制內陸的分離勢力。

而哈薩克斯坦將都城從東南的阿拉木圖遷到西北的阿斯塔納,雖然都是內陸,但是將首都遷到俄羅斯族佔優勢的西北地區,有助於壓制西北地區的分離勢力,抵禦俄羅斯的影響,頗有點“天子守國門”的意味。

而俄羅斯遷都北亞也有助於加強對遠東的控制。但是卻容易導致東歐的離心,這對於俄羅斯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要知道,東歐地區人口占到四分之三,在人口如此稀缺的俄羅斯,這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3、亞太火了

因為俄羅斯始終將主要重心放在西部的歐洲地區,因此沙俄和英美法德等國爭奪的戰場,也主要分佈在東歐地區。

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在歐洲形成激烈對峙,形成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兩極格局。

因為俄羅斯的重心在歐洲部分,因此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也在歐洲對俄羅斯步步緊逼,不斷壓縮其迴旋空間,俄羅斯昔日的小弟波羅的海三國早已經擁抱西方,烏克蘭也和西方曖昧不清,唯有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不離不棄。

相比之下,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太過平靜,和日本的南千島群島爭奪一直圍繞著四島進行,除了雙方的巡視和抗議,並沒有實質性的衝突。而因為有新興大國的存在,美國的島鏈封鎖更多地不是在針對俄羅斯。

而一旦俄羅斯將首都遷到遠東地區,作為一個極強的政治信號,遠東地區會迅速“躥紅”。

雖然當初分家時中亞五國極其不情願,但是經歷了20多年的自力更生,再加上東部大國的支持,中亞五國對俄羅斯的需求並沒有之前那麼強烈了。所以他們開始擁抱世界!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舞臺。

蘇聯解體後,開始逐漸加大對中亞的滲透,對中亞各國進行軍事援助,使其成為自己的好朋友。而一旦俄羅斯遷都遠東,美國勢必更加重視和中亞關係,加強對俄羅斯的圍堵。

同樣被重視的還有蒙古,今日的美蒙關係一片火熱,如果俄羅斯定都遠東,美蒙關係可能繼續火熱到爆炸!

作為新興大國,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這使得我們具備了在國際上角逐的能力!若俄羅斯遷都遠東,不僅不會和我國密切聯繫,還會導致我國北方邊境壓力再次增大,是我們的巨大威脅!同樣遭遇的還有日本、韓國。

所以說,假如俄羅斯遷都遠東,勢必會將美俄角逐的戰場從東歐拉到遠東,對於周邊的各國而言將是巨大的壓力!亞太地區不穩定因素增加,我國也可能面臨更大的危險!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如果俄羅斯遷都遠東,俄羅斯衰弱的速度將會加快,而且很快就會失去與美國以及北約競爭的資本,嚴重的話甚至保不住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領土只佔領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卻包含了四分之三的人口,作為戰略重地的莫斯科理所當然成為首都。

如果遷都遠東,第一,新首都將會失去對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控制力。自從蘇聯解體以來,北約不斷向東擴張,原來的獨聯體國家紛紛加入北約,甚至烏克蘭也有意加入,如果成功,北約的大炮就可以架在俄羅斯的門口。

俄羅斯遷都以後,北約東擴的步伐只會加大,直接影響俄羅斯的安全。

第二,遷都之後,新首都失去了對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統治力,首都首要任務就是治理,尤其是占人口總數四分之三的俄羅斯人都在歐洲部分。



遠東地區領土面積雖大,礦產資源也很豐富,就是沒人,而且也不可能把俄羅斯人都搬到遠東。

俄羅斯十分看重裡海和黑海的出海口,遷都遠東,雖然出海口更多了,更好了,但是脫離了經濟最發達的歐洲部分,得不償失。


視野新觀


近幾年,雖然俄羅斯遷都的消息很熱鬧,但是普京說過:“莫斯科是團結的象徵。”

看來,俄羅斯遷都在普京任期內是不太可能了。但是並不妨礙我們的分析。如果,俄羅斯遷都遠東,可能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進一步疏遠

在歷史上,很多歐洲國家不願意接受俄羅斯的原因是除了宗教因素外,他們認為俄羅斯並不是歐洲國家,因為俄羅斯四分之三的國土在亞洲,只有四分之一的國土在歐洲。如果,俄羅斯遷都遠東,那麼首都也在亞洲,這是妥妥的亞洲國家,因此與歐洲的聯繫會進一步疏遠。

遠東地區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目前,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並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如果,俄羅斯遷都遠東地區,人才、資金等必將向遠東地區流動,遠東地區將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俄羅斯與亞洲國家的關係更加緊密

如今,東亞一體化正在加快推進。如果,俄羅斯遷都遠東,將與亞洲國家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中國、日本、韓國強大的資金、技術對開發遠東地區提供強大的助力。尤其是中國廣闊的市場,為兩國的合作提供廣闊的舞臺。




言而有道


世界各國從來都不缺乏出於戰略考慮而進行的遷都案例,俄羅斯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橫跨歐亞兩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然而佔據俄羅斯總面積四分之一的歐洲部分佔據了80%的人口,而面積龐大的亞洲部分人口稀少經濟落後,各種開發非常滯後。

那麼,如果俄羅斯遷都落後地區會有哪些影響呢?澹奕就引用他國案例簡單說說

首先,強化對遠東地區的開發

俄羅斯遠東地域遼闊人口稀少,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鑽石、森林、水力等各種自然資源,開發前景非常巨大。

例如當年巴西將首都從東南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高原的巴西利亞一樣,極大帶動了當地的發展。俄羅斯如果遷都亞洲也是一樣,必然會極大緩和歐洲地區的城市壓力,促進北亞地區的發展


其次,緩解莫斯科壓力,強化對遠東的控制

俄羅斯有超過100個民族,大多都是俄羅斯人,廣大的遠東地區人口雖然不多,但卻有很多少數民族,所謂“天高皇帝遠”,莫斯科對於遠東這大片的冰天雪地的控制力嚴重不足

莫斯科作為俄羅斯的首都與東歐第一大城市,擁有近千年的悠久歷史,如今的莫斯科城市規模龐大,也是世界上最擁擠、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城市病非常嚴重。

例如當年哈薩克斯坦將都城從阿拉木圖遷往阿斯塔納,土耳其將都城從伊斯坦布爾遷往安卡拉,尼日利亞將都城從拉各斯遷往阿布賈一樣。不僅極大程度上緩和了舊都的城市壓力,同時也強化了對原本控制力嚴重不足地區的管理

雖然俄羅斯始終認為自己是歐洲國家,但這並不代表俄羅斯沒有遷都亞洲的可能,因為這並不衝突,比如情況差不多的土耳其就已經遷都安卡拉。

不過俄羅斯有很大的侷限就是,俄羅斯亞洲地區大部分都是常年冰封的凍土或者原始森林,條件惡劣不說建設起來非常困難。如今俄羅斯亞洲地區的大城市與主要人口也都分佈在低緯度的邊境附近,比如新西伯利亞、託木斯克等,遷都這些地區的話,反而可能會尾大不掉弄巧成拙

俄羅斯如果想要開發亞洲地區,大可效法我國古代設立“陪都”,除了莫斯科之外,在亞洲區域選定或者建設副都,以強化管理與開發。


澹奕


俄羅斯是不會遷都到遠東地區的,因為以目前俄羅斯情況來看,根本承受不起遷都遠東所花費的成本,太貴了了。

一個國家政治中心不是說遷移就遷移的,特別是像俄羅斯這樣面積超大的集權國家,政治中心往往就是就是這個國家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遷都遠東幾乎等同於改朝換代,遷都後的俄羅斯還是不是原來的俄羅斯都可能是一個問題。

1、俄羅斯遷都遠東後就真的變成一個亞洲國家了。

俄羅斯是世界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積第一大國,地跨歐亞兩大州,人口1.4億。人口分佈是歐洲俄羅斯部分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而亞洲俄羅斯部分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而面積正好和人口相反,歐洲俄羅斯部分佔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而亞洲俄羅斯部分佔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由此可以得出俄羅斯的根本在歐洲俄羅斯部分,人口最集中最發達,也是俄羅斯發源地,一般不出現大的災難,是不回輕易遷都到遠東。即使遷都成功了,如果不把絕大部分人口遷到遠東,反而讓整個國家支離破碎,國家政權很難再控制歐洲俄羅斯部分,頭重腳輕,很可能會產生分裂的危險。而且毀了俄羅斯民族驕傲,俄羅斯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歐洲國家,遷都遠東的俄羅斯就變成一個亞洲國家,這也是很多俄羅斯人不願意接受的。

2、俄羅斯會因為遷都變動更落後。

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都在歐洲俄羅斯部分,遷都遠東後,由於遠東的極其不發達,而且沒有足夠的人口開發這片地方,肯定會不斷調集歐洲俄羅斯部分的資源和財力來輸入遠東,導致國家運行成本高昂,最後導致俄羅斯越來越貧窮。

3、俄羅斯正是承認自己輸給了西方國家。

俄羅斯一旦遷都到遠東地區,也就是承認了俄羅斯在與西方對抗中徹底輸給西方國家,不然政治中心怎麼會跑到那麼遠的地方。這對於俄羅斯這個極其驕傲的民族自信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俄羅斯肯定會失去原有的影響力,變成一個普通國家,也是俄羅斯民族無法接受的。

綜上所述論證,俄羅斯是不回遷都到遠東的,除非出現超級大災難,歐洲俄羅斯部分陸地由於地殼運動陷下去,話又說回來,真到那一刻,地球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大正看世界


首先這個“如果”就不會成立,俄羅斯的國徽是以雙頭鷹為圖案,一頭望著西方,一頭望著東方,然而其歐洲部分才是其大本營。為什麼這個“如果”不會成立,第一,歐洲部分是其核心地帶。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洲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達1709萬平方公里,這其中其亞洲部分佔總面積的約四分之三,歐洲部分佔總面積的約四分之一。但是俄羅斯卻是一個地道的歐洲國家,該國人口的約四分之三集中於其歐洲部分,在其亞洲部分的人口中,俄羅斯族也是佔多數。

第二,歷史因素。公元8世紀,斯拉夫人廣泛分佈於歐洲中部、南部以及東部,俄羅斯族屬於東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羅斯發端於莫斯科公國,莫斯科公國(1283年—1547年)一開始就是由基輔羅斯(882年至1240年)國分裂出去的一個小侯國,後逐步擴張,歷史上俄國就是一個典型的歐洲國家,主要的交流對象也是歐洲國家,生活也是歐洲化的。直到15世紀,俄國對西伯利亞都知之甚少,更別提遠東了,1581年,俄國才越過烏拉爾山脈進入廣闊的西伯利亞(亞洲)。

第三,氣候與地理。世界上的第二大平原東歐平原的大部分位於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面積約427萬平方公里。俄羅斯遠東地區是指指西伯利亞中東部地區,面積約61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不到700萬。從整體上來講,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與遠東在南北的緯度上相差不大,但是受海洋暖流的影響,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卻比同緯度的遠東要溫暖和,舉個例子,同樣都在北緯60度的地方,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最冷的一月份的平均氣溫是零下8攝氏度左右,而俄羅斯東部馬加丹州的首府馬加丹市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20攝氏度左右。


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伏爾加河連通了附近的水系,交通發達,這裡礦產資源豐富,工農業發達,是俄羅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而俄羅斯遠東(包括9個俄羅斯聯邦主體,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猶太自治州、阿穆爾州、薩哈林州、馬加丹州、勘察加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專區、雅庫特共和國)地區,農業生產的條件較好的僅僅是南部的一部分區域(濱海邊區中部和南部、阿穆爾州和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南部),也就是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平原以及其支流平原地區,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的約三分之二生活在南部。再比較港口條件,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俄羅斯歐洲部分位於北冰洋附近的摩爾曼斯克港是屬於全年不凍港。而整個俄羅斯遠東太平洋沿岸地區,只有最南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港可以稱之為全年不凍港,這裡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而與符拉迪沃斯託克港相距80公里的納霍德卡港,在1-3月有薄冰,但是不礙航,再往北一點的東方港,在1-3月有薄冰,但須破冰船協助開航,除此之外,再往北的港口就更不靠譜了,基本都是冬天封凍的港口了。

遠東地區看似面積很大,俄羅斯遠東聯邦區是俄面積最大的聯邦區。俄羅斯如果把首都遷到遠東,能夠適合工農業發展的腹地面積就很有限,連能夠常年出海貿易的不凍深水良港都很有限。

第四,雖然同為歐洲國家,歐美與俄羅斯存在深刻矛盾,俄羅斯的戰略壓力主要來自西方,而不是東方。1955年,為了對抗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前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成立,1991年隨著前蘇聯的解體,華沙條約組織也正式解散。1991年,俄羅斯聯邦成立後,其外交政策一度比較親西方,然而後來俄羅斯發現,西方依舊是對俄羅斯充滿著防備和算計,並且北約的東擴給俄羅斯造成了巨大的戰略壓力。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本來就是其本部,這裡工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如果把首都遷到了太平洋地區的遠東,重心東移的話,那麼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將承受西方國家更加巨大的戰略壓力。

雖然這個“如果”是不成立的,但是既然如果了,那就假如俄羅斯把首都遷到了其遠東地區,會有什麼影響呢?由於俄羅斯遠東地區附近的國家比較複雜,各國關係比較微妙,筆者就是簡單分析一下。首都,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國家的首要城市,它是一個國家中央政府的駐地,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個國家國防軍事力量最強的地方,一般也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經濟重心之地。如果俄羅斯把首都遷到遠東,俄羅斯的政治中心就會東移,軍事重心也會東移。戰略壓力有時其實是相互的,那麼這樣的話,西方國家中的歐洲國家心裡肯定樂開了花,戰略壓力當然會大大緩解,而一些和俄羅斯關係特別好的歐洲國家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比如白羅斯。那麼與俄羅斯本就存在“北方四島”領土爭端的日本的戰略壓力將會很大,美國和日本是同盟關係,另外由於俄羅斯遠東與美國的阿拉斯加挨著,美國的戰略壓力也會增大。然而事務的另一面就是,如果俄羅斯把首都遷到其遠東地區,那麼俄羅斯的經濟重心也會受到影響,俄羅斯勢必更加重視遠東的發展,東北亞地區的貿易往來將更加繁榮。筆者認為俄羅斯就算把首都遷到該國的中部,也不會遷到遠東地區,那樣將會“尾掉不大”,整個國家將重心失衡,就有可能淪落為“二流國家”,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才是其核心地帶和立國的根本。


十三叔看歷史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勢不能長久。

每個國家都需要有根基,維護著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根基可以被認為是政權的合法性,這意味著國民的忠誠度。如何能獲得合法性呢?中國古人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安定民生,打仗是除去外患。因此一個政權的合法性可以理解為對內能夠安定民生,對外能夠攘除外患。

如何才能做到呢?只能是固本培元。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制於地形條件,往往具有很大的地緣特徵。比如靠海的容易形成海洋文明,內陸的容易形成農耕、遊牧文明。各文明之間往往存在競爭關係,在競爭的過程中,一些弱小的勢力為了謀求安全,開始聯合起來,形成較為強大的勢力。這種聯合的緊密程度,與山川地理、水文氣候等條件有關。

(人類走向聯合,成立國家)

地幅廣袤的國家,比如中國、俄國、印度等國,都會有一個核心本部地區,為經濟、人口重地,牽一髮而動全身。本部地區之所以能夠佔據特殊的地位,在於本部地區由於平坦、肥沃的地理特徵,能夠在經濟上自成一體,從而能夠積聚強大的實力輻射周邊地區。平原地區更容易成為本部核心,這源於古代社會不發達的交通狀況。現代社會的交通狀況獲得了很大改善,但是千百年來形成的經濟基礎已經成型,短時間內也很難改變經濟分佈的格局。這種本部核心,在中國是“胡煥庸線”以東的地區,印度則以恆河平原,俄國則是東歐平原。

(胡煥庸線以東地區)

東歐平原在千百年來充當了俄羅斯的核心本部地區。從公元前後,大量的斯拉夫人就已經生活在東北歐地區,此後逐漸擴散到南俄大草原。在烏拉爾山以西,喀爾巴阡山以東,是一片綿延不斷的平原地帶,交通便利,容易發展經濟,成為俄羅斯的前身——基輔羅斯的發祥地。

俄羅斯人在這片土地上一直繁衍生息,直到1598年,才開始翻越烏拉爾山,來到北亞地區。俄羅斯走到遠東地區時,已經是1638年前後了。

(俄羅斯地形圖)

對俄羅斯來說,遠東地區雖然面積廣闊,達到620多萬平方公里,如果加上烏拉爾山周邊的中西伯利亞地區,面積會達到1000萬平方公里。不過,這一片地區儘管礦產豐富,但是可開發利用程度不高,大多數屬於凍土地帶,以現在人類能夠掌握的科技能力,還不足以進行大面積的開發。因此,這一片土地能夠供養的人口只有600多萬人,而且還在不斷地減少,當地人都在往更為溫暖、機會更多的東歐本部跑,西伯利亞地區面臨嚴峻的“空心化”的局面。這樣的經濟和人口規模,顯然不足以支撐一個首都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和條件。

俄國的核心利益在歐洲,這是由歷史原因和現實的政治環境決定的。

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戰爭與和平》,實際就是歐洲與俄羅斯在近代以來的各種關係的縮影。俄羅斯從這些歷史關係種繼承了土地規模、人口、經濟、國際關係等遺產,也同時繼承了矛盾衝突、鬥爭博弈等負面影響。俄國與歐洲各國的新仇舊恨,使得俄國不敢稍有鬆懈。如果俄羅斯遷都到遠東,必然會將勢力中心東移,東歐地區整體地位就將下降。俄羅斯東歐本部地區佔據俄羅斯3/4的實力,一旦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就會萌發出自治、獨立傾向,而中央政府卻無法從遠東地區調集足夠的資源進行壓制,國家會處於分裂和戰亂。俄羅斯將無力安定民生,更無力攘除外患。

(俄羅斯東歐平原幾乎佔據歐洲半壁)

然而,遷都對遠東地區當地人來說肯定是利好消息,這意味著俄羅斯將會把經濟重心移到遠東地區。雖然受限於俄羅斯遠東土地的可開發利用程度太低,這種經濟建設非常困難,但也會在客觀上增強遠東地區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對日本和美國將會形成很大的戰略擠壓。俄羅斯為了維護首都的安全,必然要劃出“空中識別區”,地區安全環境會陡然緊張起來。

任何政治都是大多數人的經濟問題,以及在此問題之上的政治問題,遠東地區較少的人口規模決定了俄羅斯必須要將資源傾斜在東歐本部。一旦俄羅斯政府觸犯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其政權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

俄羅斯可以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選擇首都:首都定在聖彼得堡是要為了看住瑞典和發展海軍,這在俄羅斯國家政權有充分的合法性來獲取國民的忠誠時的選擇;首都定在莫斯科是為了利用交通優勢,更便利地控制東歐本部平原,這是俄羅斯國家政權在勢力衰弱不得不依靠政府強權來維持現有政治的穩定和正常運轉的選擇。

俄羅斯如果出現了在遠東地區定都的情形,從地緣政治上看是一種逃跑主義行為,只能有一個解釋:政治崩盤,國家分裂。


而知而行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事實上,很多國家藉助遷都,即轉移國家政治中心的方式來促進對邊疆的地區的開發或者對某一地區的控制和守衛。如果是後者,那麼這個地區必須具有獨一無二的戰略重要性

中國歷史上明朝在永樂朝從南京遷都北平,雖然也有永樂帝回到自己熟悉地盤的考慮,但主要目的是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哈薩克斯坦從阿拉木圖遷都北方的阿斯塔納,就是為了加強對哈薩克北部歷史上受到俄羅斯文化影響深刻地區的控制,完成哈薩克民族國家的建設。

那麼對於俄羅斯而言,遠東地區乃至整個西伯利亞地區雖然重要,但是無論從人口,資源,工業等方面都不具備如此的重要性,2018年世界盃11座俄羅斯主辦城市,只有葉卡捷琳堡一座是橫跨歐亞的城市,其餘10個全是歐洲城市!

何況,俄羅斯在遠東周圍幾個重要的鄰居在短時期內也不會對其領土完整形成威脅。即使形成威脅對於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的發展也沒有生死存亡的影響。

俄羅斯世界盃主辦城市地圖,除了加里寧格勒(原東普魯士飛地)和葉卡捷琳堡(亞歐分界線上),其餘都位於俄羅斯歐洲核心地帶。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要不遠萬里遷都到遠東呢?要知道,莫斯科距離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達9000公里,相差7個時區!這個遷都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無論是成本和阻力都將是難以計算的。如果真的遷都,會對俄羅斯的政治結構,國家文化性質都造成深遠的影響。可以說,俄羅斯遷都遠東後,可能將變成一個和今天面貌截然不同的國家。

再說了,一個國家的首都的選定,其實是非常慎重的,一般位於這個國家歷史上形成的核心區域之內。比如中國,從西周到唐朝,兩千多年,統治中心都在長安-洛陽。從公元1000年後,統治中心因為遊牧民族從北方和東北威脅中原而變成北京,一直維持至今。

英國和法國各自歷史都超過一千年,倫敦和巴黎作為兩國的都城地位十分鞏固。俄羅斯從莫斯科大公國時代起,只是1707年至 1917年前後在學習西歐的特殊歷史環境下,遷都到莫斯科西北的聖彼得堡。不過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的直線距離也不過700公里。整體上都是屬於俄羅斯的歐洲文化圈。

而且即使當時俄羅斯遷都至聖彼得堡,莫斯科仍然是陪都,歷屆沙皇加冕仍然回到莫斯科。因為莫斯科對於俄國的意義是歷史形成的,地位獨一無二不可取代。也正因為如此,當一戰結束後,波羅的海三國和芬蘭獨立,聖彼得堡在國防上處於不利地勢後,俄共立即決定遷都莫斯科。這與其說是國防需要,其實也是對歷史的迴歸。

總之,莫斯科及其背後的俄羅斯歐洲核心區無論從歷史和現實來看地位都非常鞏固,因此並不具備遷都遠東的條件。如果遷都,可能意味著俄國國體的重大變化甚至是分裂。

您的轉發和點贊決定了我的文章能陪您走多遠


昭楊


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洲的世界第一大國,國土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


俄羅斯目前分為八大聯邦區:歐洲部分的西北聯邦區中央聯邦區伏爾加聯邦區南方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區和亞洲部分的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遠東聯邦區

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在中央聯邦區如果把首都簽到亞洲部分的遠東聯邦區我認為會有以下影響。

國內

遠東:遠東的經濟將會得到快速的發展,實現俄羅斯多年來提出的振興遠東的願望。經濟的發展必將帶來更多的人口,遠東的人口負增長變成正增長。遠東有大規模的肥沃黑土地,隨著人口的增加,這些土地將會被俄羅斯本地人充分利用,增加俄羅斯的糧食產量,俄羅斯外匯創匯。人口的增加必將導致城市實力的增加,城市實力增加之後,各種基礎設施必將大興土木,城市和城市之間的公路鐵路建設將會完善。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河流在夏季是非常適宜通航的,隨著經濟活動的變好,河流的航運價值將會增大。


歐洲五區:定都遠東之後,對歐洲五區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中央聯邦區,中央聯邦區的政治經濟地位將會下降,在國內的地位會稍有下降。由於俄羅斯的經濟文化等俄羅斯特質的東西都在歐洲部分,所以整體來說遷都對歐洲部分影響不大。

國外

東北亞:隨著俄羅斯日本海洋的遠東地區經濟的活躍,將帶動日本海周圍經濟的發展,對日本朝鮮韓國中國東北都有帶動作用。另外,有可能打通以黑龍江為中心的航運,阿穆爾河經濟帶。



軍事上:俄羅斯遷都之後,他的軍事力量必定也會隨之遷移,會增加地區的不穩定性,打破軍事平衡,有可能引發地區的軍備競賽。


地理小房間


既然用了“如果”,想必題主已經知道俄羅斯遷都東部是不可能的。

有1709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以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為界,分為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是橫跨歐亞的世界面積第一大國。但是在文化和宗教上,俄羅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歐洲國家。俄羅斯是從莫斯科公國逐漸擴張成今天這樣的大國的;宗教上俄羅斯則主要信仰東正教。東正教是發源於地中海北岸的希臘文明,屬於基督教的分支。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屬於西方國家。

從政治和經濟上說,俄羅斯的政治和經濟重心都主要處於歐洲部分。在自然條件上,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氣候相對溫和,是主要的農業分佈地帶,頓河平原是俄羅斯最適合發展農業的地區。因此,俄羅斯的人口主體都主要分佈於歐洲部分。亞洲部分氣候極度寒冷,主要以針葉林、凍土、沼澤地為主,不適合發展農業和人口居住,只有靠南部的地區和太平洋沿岸有少量人口分佈。

既然是一個假設性問題,非要找點影響的話,可以說遷都東部對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是有好處的,因為政治中心對資源分配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相較於歐洲部分,亞洲部分(中東部)的發展滯後,人煙稀少,基礎設施落後。人口問題在俄羅斯是一個嚴峻的問題,資源向東傾斜,對於東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改善和人口的居住是由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