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貼吧爲什麼不行了?

文 | 君臨團隊 (微信公眾號:junlin_1980)

百度貼吧為什麼不行了?

百度貼吧的尷尬之處在於,作為平臺方,好的內容屬於它更屬於內容生產者,在討論中穿插硬廣並不能讓客戶和用戶都滿意,而它卻要為壞的內容負責。

3月12日到13日連續兩天,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百度執行總編輯,就百度貼吧存在嚴重違法和不良信息提出嚴厲批評並責令整改。經查,百度貼吧屢次出現含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十九條、《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傳播的有害信息,且整改不力。對此,北京市網信辦依法要求網站全面清理有害信息,關閉相關違規賬號,並已啟動行政執法程序,依法予以查處。

這不是網信辦第一次約談百度,今年1月份,百度已經被國家網信辦約談,當時百度負責人對此表示將認真反省公司管理失責問題,並將全面整改。儘管以百度貼吧現在的體量,要做到事前審查基本上是天方夜譚,但這並沒能讓百度躲過在今年三月被約談的命運。

不過,百度不算北京網信辦約談的常客。同樣是今年三月,北京市網信辦對騰訊、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等網站在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中存在的大量違規採編行為提出嚴厲批評,並依法責令網站整改。為此門戶們的一系列新聞欄目被大幅整改,在這之前,網信辦還就門戶們存在的“標題黨”問題進行了批評,比起百度這個內容生產的二級平臺方來看,門戶們面對的要求和壓力要大得多。

與之相對,門戶們變現的渠道也要直接簡單得多,憑廣告這一條路,今日頭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長為威脅到所有門戶的獨角獸。和門戶們不一樣,百度貼吧自身並不是內容的生產者,用戶們自發對話題的討論讓廣告很容易被淹沒,而過於強調廣告勢必會影響使用者的用戶體驗,也是因此貼吧走上了一條夾雜在用戶和客戶之間的獨木橋。

縱觀整個中國互聯網發展史,能做到過億用戶的平臺產品屈指可數,百度貼吧是其中的一個,數以億計的用戶在這裡活躍著生產出數不勝數的內容,也正是過大的用戶基數讓貼吧上的內容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現在不是百度貼吧最好的時代,在更具體更垂直的刺激面前,貼吧多元而又開放的環境顯得不夠強烈,這是由貼吧的平臺屬性直接決定的。

百度貼吧誕生於2003年,當時的互聯網環境和今天千差萬別,而百度貼吧藉由搜索引擎的引流以及相對清爽的界面瞬間成為網民的新寵,許多話題在貼吧圈子裡得到了深入的討論,也正是因為這些高質量的討論和內容,百度貼吧一路壯大發展至今。2009年的百度貼吧能以一句“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這樣無厘頭的話引起一場無法控制的狂歡,很多人把當時的那場狂歡定性為一場互聯網行為藝術。百度貼吧的聲譽也在同一時期攀升至最高點。

但在那之後,貼吧就面臨了一個最現實也最嚴峻的問題,迎合資本逐利的特性,如何才能利用如此之大的影響力變現?

百度貼吧顯然交出了一份不夠優秀的答卷,其在變現的道路上沒能把用戶至上的理念貫徹到底,而和客戶的合作也在輿論的壓力下打了折扣。輝煌的歷史在這裡拐了個彎,具體到2016,從年初的血友吧賣吧事件,到年尾的吧主激勵制度均引起了網友們的一系列反彈。今年3月的百度這次關於 TOP 5000 貼吧的吧主考核制度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事實上貼吧吧主的勞動一般出於義務,對吧主進行必要考核本無可厚非,但從涉及到日活和月活的指標看起來更像是百度貼吧的運營團隊把KPI下放到了吧主身上。

“你給我們發工資了嘛?”一名吧主對此政策直言。基於巨大的輿論壓力,兩天後百度貼吧就停止了該考核制度。但在百度和用戶之間的問題越發凸顯,貼吧前期積累的大量討論和粉絲屬於貼吧更屬於貼吧裡的靈魂人物,基於興趣聚合的圈子要商業化往往會變得罪惡,而在互聯網的圈子裡沒有什麼比口碑更重要,好用戶還是存在,但若篩選成本太高,儘管貼吧已經做到了某一領域的無可替代,也不代表優質用戶不會離開。

要用戶至上,還要變得比時代快。

文 | 君臨團隊 (微信公眾號:junlin_19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