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這類「變票」行爲也算「虛開」!

緊急!這類“變票”行為也算“虛開”!

對虛開不了解,企業就會被扣上“虛開”的帽子。不信?先看下這個案例~

案例回顧

稅務稽查部門在某次檢查過程中發現,某企業將給員工發放的福利品和其他集體福利支出開成 “辦公用品”、“住宿費”發票,金額有80萬元之多。

經檢查人員調查核實。

原來是因為集體福利支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後不能抵扣進項稅額,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會受到扣除比例的限制,因此要求將集體福利支出開成品名為“辦公用品”、“住宿費”的發票。這樣既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又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根據檢查取證結果,稅務機關要求企業補繳少繳的稅款,加收滯納金,並對企業進行了罰款。

不少財務總認為可以做到“天衣無縫”,但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再高明的手段也逃不過稅務稽查部分的法眼。

有人可能會想這種變名開票造成少繳稅款的行為,應該不屬於虛開發票。

注意:

變名開票屬於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且上述案例中的變名開票行為是以少繳稅款為目的,屬於虛開發票的行為。

政策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第二十條規定:“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取得發票時,不得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

第二十二條規定:“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並加蓋發票專用章。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虛開發票行為: (一)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二)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三)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懲罰結果: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虛開發票的,由稅務機關沒收違法所得;

虛開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虛開金額超過1萬元的,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稅務機關會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要求將虛開發票案件移送公安部門依法處理。

文章由在e企綜合整理發佈,部分內容來源廈門稅務、大白學會計,如需查看更多信息,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