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敢幹丨把小組合作與「板塊式教學」結合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小編的話:冰心曾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10位第九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猶如一朵朵盛開在基礎教育土地上的嬌豔花朵。他們時刻關注學生成長,然而也不忘自身專業成長,終於站在高處,彰顯楷模的風采。

9月起,《教育時報》陸續刊發他們的課堂創意,“河南教師”也將發佈他們的成長故事,一是傳播成長典型,二是表達敬意。

來,快跟小編一起,看看本期推出的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吧!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第九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人物榜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第九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頒獎典禮,在2018年河南教師成長學院舉行

他的光

本期聚焦:

第九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

李克傑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李克傑 安陽市第五中學

獲獎感言:

激動於成長被肯定,鮮花和獎盃為我指明方向。同時,我深深明白,成長無止境。我將不再猶豫,不再為落後與懶惰找藉口,每天都給自己新的目標,在專業成長的路上完成更多蛻變。

他的事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成長,堅持在路上

回首十幾年的工作經歷,我很欣慰,儘管有時候陷入低谷,但我一直在思考、在追尋。我知道自己一直在成長的路上,從不曾失去方向。

課堂的魅力,讓我為之瘋狂

2015年,我參加了市優質課比賽。從初選到決賽,整個過程我都全力以赴,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我的課,不一定是最好的課堂,但體現出了最好的自己。簡單地說,就是讓所有人看到我的課都能感受到我為之所做的努力。正是在這個原則之上,校內初選,我選擇了與眾不同的角度,《錯過》一課讓我順利過關。優質課複賽,一篇沒有明顯亮點的文章——《不給失敗任何藉口》,我從補充細節描寫入手,讓整個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板書以自創的一副對聯結尾,文化氣息濃厚,贏得了滿堂彩,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

優質課決賽是都德的《最後一課》,我從一個很小的切入點講起,進行大膽取捨、銳意創新,得到了評委的認可,獲得安陽市優質課決賽一等獎。在市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示範課活動中,我講朱自清的《春》,同樣是從小角度切入,極為巧妙地對這篇散文進行了獨特的解讀。也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我獲得了當年的“安陽市教學標兵稱號”。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一連串的公開課讓我感受到了成長的甜蜜。帶著這份甜蜜,我開始重新審視近幾年來的工作。語文課一直堅持課改模式,也許是因為對課改的理解不到位,我曾把自己改出了課堂,使語文課失去了味道;我愛上了讀書,卻發覺學生錯失了初一最好的讀書時間;我堅持練字一年,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每週安排的很精緻的背誦,落實的卻不那麼到位……一陣強烈的挫敗感後,一種強烈的願望也在我的大腦中產生: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把事情變得更好。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開始從理論的角度進行思考,把這些問題集中起來研究,寫成《藉助小組合作培養初中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實踐研究》的研究報告,並作為市級課題申報、結題。課題研究的過程,讓我對自己的課堂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也堅定了我理論研究的決心和信心。

大師的引領,使我加速成長

很多同事都說,克傑的課,變化特別大,自從上了市優質課以後。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這種轉變其實也得益於2015年冬天的濮陽之行。那是在河南省第二屆語文名師教學風格展示會上,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孫永芳的課讓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什麼是來自內心深處的人性關懷。一個我身邊的榜樣,在那一刻真正地樹立起來了!

也正是在那幾天裡,我讀到了楊衛平老師的《為課痴狂》。細讀之下,我越發地不忍釋卷,靜心思考,方覺這才是真的老師所做的真的教育,那種光芒四射的人性光輝,讓人歎為觀止。做這樣的老師,何愁沒有快樂、何愁沒有激情。我想,我找到了方向:做一個學者型的教師,在純正的教學中實現自己的夢想、尋找成長的快樂。接下來的時間裡,我要專心幹兩件事:讀書、教學。

於是,在2016年春天,我開始了新的征程。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3月,講《柳葉兒》,我提出“超周預習”的概念,為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環做足了準備。

5月,講《卜算子·詠梅》兩首,我嘗試用朗讀導入的方式直接進入文本,捨棄了走過場式的字詞檢測、作者簡介等環節,而是將這些知識穿插進教學過程中,讓教師的導入語不再僵硬、突兀,讓課堂顯得更完整、緊湊。另外,對比閱讀在處理這兩首詩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有很突出的作用,這促使我在此後的教學設計中多次運用對比閱讀來深度解讀文本。

6月,我帶著錄課《孤雁》參加河南省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嘗試了群文閱讀的教學,給自己的教學實踐開闢了新的路徑。

8月,我為七年級教師進行新課改培訓,對課改模式下的語文課堂流程進行了重新梳理,與其說是對其他老師的培訓,不如說是對自己進行了一次培訓,使我的思路更加清新了。

9月,我給師院國培班教師做課改示範課《最後一課》,打造了自己的小說課例,獨特的解讀與思考開始有所體現。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11月,我給師院國培班教師做課改示範課《蘇州園林》,有了自己的說明文課例,文本的深度解讀讓課堂有了深度,讓學習有了更細更小的切入點。

12月,我上校內示範課《望嶽》,真正實現了將文本的深度解讀融入語文課堂,將板塊式與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融為一體,並以此為契機,整理了自己近一年的課改實踐經驗與教訓,形成文字,在《五中教研》上發表,同時在語文教研會上進行彙報。

12月下旬,我上校內示範課《幽靜悲劇》,有了自己的散文課例,將板塊式與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融合進一步拓展,二次探究的使用也讓課堂的層次與梯度更趨明顯。去年開始,我擔任學校語文備課組長,創立“中心評課人”制度,讓課堂教研更有深度、更有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成果的實現,很多是在我參加了2016年暑假舉行的河南教師成長學院“映潮班”之後的事情。餘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給我的教學實踐留下了深深的印記。2017年夏天,我第二次參加河南教師成長學院“映潮班”的學習,並且班門弄斧,學用板塊式教學思路講朱自清的《背影》,儘管略顯稚嫩,但六易其稿的備課過程,以及餘映潮老師條分縷析的課堂解析,都讓我受益匪淺。於是,我又開始思考如何將板塊式教學思路與學校課改相結合,歷時一年研究,我申報的省級課題《將板塊式教學與小組合作模式有效結合的課堂實踐研究》即將結題,在理論研究方面再上了一個臺階。今年的河南教師成長學院“映潮班”,我又一次報名參加。

讀書的堅持,給了我一份從容

工作很忙,白天很難抽出時間讀書;雜務紛繁,也很難有細細閱讀的空間。於是,我就開闢了新的時間段,用早起的時間來讀書。

這樣的選擇,始終是讓我引以為傲的。我每天早晨五點準時起床,一個半小時用來讀書,安靜而充實,無論上班還是休息,我新的一天總是從讀書開始,多了一份從容,少了一份惶恐,多了幾分自信,少了些許匆忙。幾年的時間裡,我感到充實而豐富。

早起的人清醒而沉靜,所以讀書就能更加投入,讀《論語別裁》、讀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葉嘉瑩的《唐宋詞十七講》、讀盧梭的《愛彌兒》……我讀得津津有味、樂此不疲。而那時的我,彷彿找到了一生精神的寄託,一頁接著一頁、一章接著一章、一本接著一本,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在河南教師讀書會的引領下,我積極參與讀書活動,先後分享了楊衛平老師的《為課痴狂》和《朗讀手冊》等閱讀感受;主持何孟娟老師分享《鏡花緣》的活動;參加“河南教師讀書會帶一本書進學校之洛陽站”活動,見識了徐良惠校長的睿智;參加“河南教師讀書會帶一本書進學校之安陽站”活動,見識了林州三小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風采。2016年,我又獲得了“河南教師讀書會年度優秀會員”稱號。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我堅持讀書的同時,也帶動學生讀書。我引導學生將讀書貫穿整個初中階段,不會因為課業的緊張而荒廢。我教導學生,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讀書都是生命中的必需品,即使是中考真的來了,也要做到“任他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我經常把讀到的好書推薦給學生,讓學生把自己的好書推薦給班級同學,每月一期的“好書推薦會”成為學生的最愛。同事們都說,我的學生在課餘時間裡是最乖的,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會捧著一本書,哪有時間閒聊。我愛書,我的學生也愛書,因為有了共同的愛好,所以,我們的心貼得很近。

我知道,成長沒有終點,所以要讓自己一直在路上,只有一直在路上,才會看見不一樣的風景,有新的收穫。未來在哪裡,現在還無法預知,不過我堅信,只要一直在路上,我們就有未來,就有成長的空間。

他痴迷於讀書,深諳厚積而薄發的道理,堅持師生共讀,兩週舉辦一期好書推薦活動,帶領班裡的孩子共同沉醉書香。他工作嚴謹認真,教學靈活多樣,將板塊式教學與學校“思辨課堂”的課改理念有效結合,提高了教學效率。他傾心教研、致力創新,主持並參與省、市級多項課題,理論知識水平提升很快,必將成為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榜樣。

——安陽市第五中學副校長 王豔軍

他的課

讓小組合作與“板塊式教學”有效結合

在我看來,課堂教學應該是動態的、成長的,要在吸納他人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屬於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有益嘗試,將“板塊式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有效結合,效果不錯。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單純的“板塊式教學”課堂節奏較快,會使教師和學生對文本的解讀產生差距,而在單一的小組合作中,教師又往往缺位

“板塊式教學”思路最早由著名特級教師餘映潮提出,就是在一節課或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多個塊狀的教學內容或活動,即教學的內容、過程等都是呈板塊狀分佈的。

它與一般的閱讀教學思路有區別:一般的閱讀教學思路是線性的,基本上是一段一段地分析,然後小結。而“板塊式教學”主要著眼於學生的活動參與度、學生能力的訓練,以“板塊”整合學習內容,形成教學流程,使課堂教學結構化。

“板塊式教學”對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要求比較高,課堂設計的預設性也比較強。近幾年,我學習餘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思路很有收穫,所以也嘗試著用這種思路來設計我的課堂。不過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我也發現了一些缺陷,比如課堂節奏較快,使教師和學生對文本的解讀產生差距,因為這樣的課堂設計沒能給學生留下足夠的互動交流時間和空間,學生的思路往往不能完全打開。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我也曾嘗試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課堂。比如,我在講《三峽》一課時,先是簡單地導入課題、介紹作者、提示重點字音,接著便用大屏幕展示出幾個思考題,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最後讓學生上臺分組展示。在展示環節,上臺學生有板書、有講解,臺下發言的學生也很多,有質疑、有補充。

通過觀察發現,這樣的課堂學習氛圍很好,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高,但是同樣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這節課從流程上來講,並沒有體現出教師巧妙的設計思路,簡單導入後就將課堂完全交給了學生,教師基本上消失於課堂之中。學生在探究展示的過程中有不少疑難問題,但是教師並沒有及時進行講解,重、難點的突破也都基本缺位。其次,合作探究題的設計也值得商榷,因為沒有進行必要的、厚重的背景知識的鋪墊,而直接進入探究階段本身就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這樣的課堂表面上看很熱鬧,實際上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好。

這種將學生的課堂實踐活動永遠機械、單一地設計為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形式,單調與僵化到連小組活動的人數都永遠不變,對學生的學習、成長來說,無疑是平庸與粗糙的。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優勢互補,“板塊”中有小組合作,既能體現課堂教學的清晰性、生動性,又能使學生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學習

綜合來看,以上兩種不同的課堂形式,都有其優缺點,而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使其優勢互補,並在課堂實踐中進行應用,是一個比較新穎的結合點。我在講《望嶽》一詩時,就有意識地將這兩種教學思路融合起來,確實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首先,我將整節課設計為三個板塊:一是誦讀,讀景物描寫之妙。二是品讀,讀煉字用語之巧。三是對比讀,讀杜甫用情之深。

餘映潮老師說過,“板塊式”的教學結構容易形成教學節奏,能夠比較順利地展現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疏與密、快與慢、動與靜、輕與重的相互關係,使課堂教學波瀾生動、抑揚合理、動靜分明,使教學的清晰性、生動性得到鮮明的表現。我的這一設計以“讀”貫穿整節課堂,誦讀、品讀、對比讀三個板塊層層推進,從詩歌的整體感知到詩歌的語言藝術,再到作者的思想探究,都有一定的梯度,充分體現了“板塊式”教學的精髓。

同時,在此基礎上,我又分別在第二板塊和第三板塊設計了兩次小組合作探究活動。

合作探究一:1.本詩題目是《望嶽》,而全詩無一“望”字,結合詩意,說說本詩是如何扣住“望”字展開的。2.結合詩句,說說“青未了”寫出了泰山的哪些特點。3.“鍾”和“割”字用得極妙,請你分別賞析它們的妙處。除此之外,你覺得還有哪些詞用得好,請舉例。

這三個問題的設計,也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圍繞本詩的“煉字用語之巧”,目標明確、側重突出,能使學生有效地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學習。

合作探究二:對比《望嶽》和《登岳陽樓》兩首詩,根據它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你所瞭解的杜甫,說說兩詩的異同,並做出你對杜甫的評價。

很顯然,這一次的探究題比第一次的難度增加了不少,僅憑兩首詩就形成對杜甫的評價,會讓不少學生感到無話可說。不過,這只是個由頭,我的目的在於藉助這一問題,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使他們在思想的碰撞交流中,融會各自認知,從而使每個人所掌握的有關內容變得更加完善和豐富。

既要體現教師解讀文本的高度和深度,也要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需要說明的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探究、討論上,它從預習到課堂教學再到課後的複習鞏固,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比如在本課中,學生對“合作探究二”的交流就主要藉助於課前預習時對杜甫有關資料的蒐集、整理。在這個體系中,課堂只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而它向兩端的延伸則應該是無限的。

同時,在這一節課裡,教師也不再是簡單的“主持人”,而是在每一個環節中都進行了精到的知識講解和分析引領。特別是在第二和第三板塊結束時對兩首詩的比較,教師的引導和講解更是讓整節課富有了詩的韻味。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通覽整節課,這一教學設計既體現了教師解讀文本的高度和深度,同時也給了學生充分的探究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變一個人思考為幾個人共同探討,實踐了先自主後合作的課堂教學思想,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對學生的影響,使得課堂在“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至於因思路打不開而讓課堂停滯於某個環節或某個問題。這有助於教師瞭解和觀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思考與理解的程度,從而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小組合作探究中,上臺展示環節看似浪費了課堂時間,其實只要用好了,它便能夠很好地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堅持每堂課都設置這樣的環節,長此以往,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都會受益無窮。

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式學習與“板塊式教學”完全能夠有效結合在一起。“板塊式教學”思路體現了教師文本解讀的功底、對課堂設計的理解等;小組合作式學習模式則很好地解決了學生課堂角色的定位問題,有效地提升了課堂學習效率。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課堂實踐研究,使其都能在相同的時間和空間裡充分發揮各自作用,同時又能夠取長補短,優化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既充滿預設的藝術性,又體現出對學生主體的人文關懷,進一步密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關係,使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調動和有效發揮,從而打造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

再來認識一下李克傑:

第九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安陽市第五中學語文教師,安陽市教學標兵,河南省優質課二等獎、安陽市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他痴迷於讀書,曾獲“河南教師讀書會優秀會員”稱號,堅持師生共讀,帶領學生沉醉書香。

原載:《教育時報》

他真敢干丨把小组合作与“板块式教学”结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