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號丨中國需要更多新時代的「陶行知」

2018-10-19 14:4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劉雪松

弄潮号丨中国需要更多新时代的“陶行知”

10月18日,人民網官方微博精心製作併發布了一幅“九宮圖”,提醒人們,這一天,正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27週年誕辰的日子。

陶行知是創辦中國第一個鄉村幼稚園、並大力推動平民教育普及的人民教育家。這位極其重視農村教育的知者、行者,說過這麼一句話——教育是立國之本。

人民網昨天推送的這幅九宮圖,摘錄了陶行知先生九句發人深思、並且推動中國教育尤其鄉村教育的名言。最後一句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在這條微博收穫的573個轉發、94條評論中,“馬雲公益基金會”是轉發並評論的其中一個。這個自2015年以來,每年向100名鄉村教師提供總額1000萬資金資助和持續3年專業發展支持的公益基金會,其官方微博的推送中表示,“向這位富有探索精神和改革意志的教育家致敬”。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而鄉村教育,今天看來依然是中國教育最大的短板。

無獨有偶。10月19日上午,人民日報客戶端的一組新聞照片觸到了網友的淚點。圖片顯示,在四川省達州市巴山大峽谷附近高山上的一所村小內,唯一的代課老師正在給僅剩的一名學生上課。新學期開始,全校有4名學生轉到鄉中心校讀書,只留下一個貧困家庭6歲的孩子。於是,唯一的代課老師決定留下來,陪著孩子一起堅守。

光有感動是不夠的。中國的鄉村教育,如何擺脫低水平循環,如何面對資金不足、高水平師資不足以及有抱負有理想有情懷的師範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現實問題,已經成為中國教育必須面對的難題。

今年開學季,我在寧夏、甘肅等貧困地區等10多所鄉村小學調研時,感受到了鄉村振興帶給鄉村教育的變化,看到了鄉村教師因為工資收入、職稱評定更多傾斜等實際待遇提升之後,臉上露出的笑容,更為鄉村教師隊伍中有許多愛孩子、愛崗位、又有不輸城市重點學校老師教學水平的佼佼者,感到由衷的欣慰。然而誠如今年教師節這天宣佈一年後迴歸教育崗位的馬雲所云,中國教育最大的希望在農村,鄉村教育不能成為中國教育的短板。

類似四川達州一名學生、一個老師的學校,中國廣大農村並非僅此一所。一個老師帶一至三年級、卻只有一二十名學生的學校更不是個別。這些學校,大多存在於偏遠貧困地區,雖然在各級政府和社會機構的幫助下,辦學的“硬件”有了明顯提升,但教學水平並未得到相應的改善。社會上議論的“寒門少貴子”現象,與鄉村辦學的綜合現狀,是有著直接因果關係的。因此改變鄉村教育,迫切需要整個社會從體制、機制等諸方面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迫切需要更多的社會機構一起來投入鄉村教育計劃,為鄉村輸入更多既有奉獻精神、教育情懷,也有教學本、願意紮根鄉村教育崗位的“教育家”。

“看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並不是看它發達地區的教育水平多好,而是要關注它落後的教育水平。”馬雲認為,幫助農村全面脫貧,鄉村教育的發展是必經之路。這既是巨大挑戰,也是更大的機會。正因此,由馬雲個人出資設立的公益基金會,從2015年起就相繼推出了“鄉村教師計劃”“鄉村校長計劃”“鄉村師範生計劃”。馬雲試圖從三個層面入手,探尋一條激勵鄉村教師教得好、鄉村校長留得住、師範生下得去的鄉村教育路子,

這顯然不是賺大錢的機會,而是一次挑戰現狀、改變未來的機會。這個機會是給這個時代所有對鄉村教育現狀有認知、有情懷、有擔當的人們提供的。中國的鄉村教育,離不開各級政府傾情傾力地打造與構建,但同時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一起擔當。所謂社會責任、為富要仁,都可以在改變中國鄉村教育落後現狀、中國教育最大短板中,找到挑戰的責任,找到顯身手的機會。

今年教師節宣佈一年之後“重回課堂”的馬雲,如今的個人微博名只有一個頭銜“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微博認證的機構只有一個“馬雲公益基金會創始人”。圍繞此前馬雲計劃一年之後卸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熱議,人們跳出企業的決策機制、權力分配機制的議題,可以看出一個從教育中來、到教育中去的企業家,如何“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的財富觀、教育觀、公益觀。

中國有9000多萬鄉村孩子,他們生活在鄉村,在鄉村接受教育。鄉村教育工作者的生存感、幸福感、愛心與不輸中心城市的教育能力,是決定這9000多萬鄉村孩子不“輸”起跑線的基礎力量,也是中國農村全面脫貧、實現可持續性富裕與發展的基本需求與基礎條件。因此,改變農村,需要從改變鄉村教育入手。而改變鄉村教育、改變鄉村孩子的教育質量現狀,需要從改變鄉村教師的生存現狀與教學現狀入手,讓鄉村教師因為安心而幸福,因為幸福而熱愛,因為熱愛而鑽研,因為鑽研而會教,並以此傳導到鄉村孩子接受教育的獲得感,以期提升中國鄉村教育的整體水平,讓鄉村的孩子將來自信滿滿地迎接未來、接受挑戰。

要幫助9000萬鄉村學生,就要幫助370萬鄉村教師。要幫助370萬教師,就要幫助20萬校長們。這是阿雲和他的公益基金會所面對的實實在在的挑戰,也是全社會都要面對的難題。以馬雲基金會“鄉村教師計劃”這一單項計劃、每年給100名鄉村教師資助並獎勵10萬元計,10萬對於一名鄉村教師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財富,但馬雲基金會即便傾其全囊,對整個中國鄉村教育來說,卻依然是杯水車薪。

馬雲的鄉村教育計劃,給中國社會機構助力改變鄉村教育落後面貌,提供了一種思路,也是給成功的富人們提供了一個示範。全社會都來助力鄉村教育的時候,9000萬鄉村孩子的教育才會好,中國的教育才算真的好。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立國之本。“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鄉村教育是中國教育的立教之本,此事夠大。全社會創大富、成大業的人都來參與,才叫真做大事,這個大事才一定能辦好。中國的鄉村教育隊伍中,需要更多的“陶行知”。中國社會,呼喚新時代有更多願意“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式”的教育家、實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