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如果再見不能紅著臉,也請不要紅著眼。青春電影《匆匆那年》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出來,由張一白導演的一部關於青春與分離的故事。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劇情依舊狗血俗套,卻也讓人動心。當方茴在醫務人員和陳尋的追問下,說出“是”的那一刻,屋內瞬間明朗起來,暖黃色的色調,讓人感到溫暖,微妙抒情的音樂就是他們此時的心境。是吉他上挑撥的弦,是鋼琴上按下的鍵,是心間的悅動。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當兩個人心照不宣的那段時間,大概是他們最美好的時間,也是我們所有觀影者心底最美好的回憶。朦朧的喜歡,兩個人之間不可言卻可喻的歡喜。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那都是我們每個人的學生時代不可磨滅的記憶。有苦澀的,也有暖心的,更有甘甜的。當陳尋走在教師走廊上,方茴追出去並跑在前方的時候,跟鏡頭加上輕快的音樂,節奏感很強的音樂,抒發了年輕的活力,青春的節奏。動感很強,表現出來的是兩人心中的悸動與激動。兩人走在一起,明明很想靠近,卻礙於在學校,學生的身份。多像是青春期時的我們,羞澀懵懂。卻有著難掩的歡喜。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千禧年是新世紀,也是他們的開始。兩個人在千禧年接吻,在千禧年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新的世紀,也是告別舊的自己。方茴為了陳尋,不只是改變了自己,還是釋放了真實的自己。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總之,陳尋是方茴一生的坎,過不去的坎。是她的人間不值得。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方茴留在陳尋書上的這句話,是她整個青春,是她所有的感情。方茴不悔,是以她認真的愛過,努力的愛過,最後還是走散了。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可陳尋沒有,在兩人的感情裡,陳尋開始是主動的,後而被動起來。他像是沒長大的孩子,熱情散去,就覺得該放手。以至於後來的那句“我第一次懂得什麼是愛情卻失去了它”是真的。陳尋對方茴承諾時,也是真的。承諾是真的,後來的無奈也是真的。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陳尋方茴”也就是“陳尋方回”。可是,從醫院的擁抱以後,她離開了。他們再沒見過。他也不在尋找她。若是尋了呢,是否“方回”。開放式的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最後,作為一個觀影者,陳尋是方茴的坎。他陪她走過了艱難,走過了青春。卻也是她的人間不值得。他的輕易放棄,他的優柔寡斷,是他傷害的方茴。他愛過,依然避免不了傷害。有些人出現在你的生命裡就是為了給你上一課,然後轉身離開。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若說陳尋不值得,他也努力過。高考中為了方茴最後一大題選擇不寫。這是犧牲,也是年少輕狂。他用最直接的方式愛著她,同樣以最直接的方式離開她。

《匆匆那年》開放式結局,是他們青春的未完待續 我們的青春也是

我們當然希望我們的青春也是開放式結局,永遠未完待續。可是時間告訴我們不能。那些轉身離開的人,我們終將失散。即使忘不了,卻也得不到。他是你的那個人間不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