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撐起大夢想——江蘇省灌南縣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實現富民增收

9月6日,在位於江蘇省灌南縣的江蘇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菌菇生產車間內,工人們熟練地採摘成熟的杏鮑菇,削根、分離、打包後,發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這一由當地返鄉青年徐相如創建的菌菇生產企業,九年間三次擴產,目前日產鮮菇達300噸,已成功上市。

在灌南,像香如生物這樣的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的企業共有50餘家,產品涵蓋杏鮑菇、雙孢蘑菇、金針菇、純白金針菇等10餘個品種。2017年,全縣鮮菇總產量達58.2萬噸,實現產值50.3億元,出口創匯約300萬美元,食用菌產量約佔全國的10%、江蘇省的55%,是全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示範縣、江蘇省食用菌產業基地縣。

灌南縣具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歷史,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實現了規模化種植,高峰期全縣栽培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後來由於出口受阻和自然條件影響逐漸縮減。2006年初,從上海返鄉創業的農民李可偉創辦了蘇北首家食用菌工廠化栽培企業,緊盯上海市場,經濟效益喜人。食用菌生產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佔地少、用水少、投資小、見效快。2006年底,灌南縣決心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來培育,用工業化理念發展食用菌產業。

產業發展,規劃先行。灌南縣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和中國農科院研究員張金霞等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結合灌南區位特色、產業基礎等因素,科學制定了食用菌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為食用菌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該縣於2007年5月起,以打造江蘇省一流農業園區為目標,啟動灌南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致力打造全國知名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以此帶動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

10年間,灌南縣食用菌產業迅速壯大,逐步形成了以工廠生產、精深加工、專業銷售、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產業體系。與此同時,一大批企業經過市場歷練,走向成熟,在行業內脫穎而出。投資12億元的江蘇裕灌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全套引進荷蘭雙孢蘑菇智能化全套生產設備和美國優質菌種,技術水平和品質達到國際一流,公司日產鮮菇120餘噸。江蘇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研發了液體菌種生產線,成為全國杏鮑菇行業標準制定牽頭單位。

除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食用菌產業還為灌南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企業在原料攪拌、菌包製作、滅菌、接種、養菌、育菇、採收包裝等環節,為返鄉農民工和農村留守婦女創造就業崗位1.8萬個,從業人員年均工資收入超3.5萬元,推動農民增收超5億元。食用菌產業是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隨著規模化發展,每年可吸收利用木屑、秸稈、玉米芯、麥麩等農林產品下腳料80多萬噸,帶動農業增收近10億元。

小蘑菇撐起的是灌南縣富民增收的大夢想。下一步該縣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突出市場需求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為抓手,進一步促進全縣食用菌產業向更高層次、更高目標邁進,力爭2018年底全縣食用菌鮮菇總產量超60萬噸,總產值達55億元。

小蘑菇撑起大梦想——江苏省灌南县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实现富民增收
小蘑菇撑起大梦想——江苏省灌南县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实现富民增收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