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病房裡,有這麼一位外貌普通的老人,每天都可以看見老人幫妻子敲背按摩,從不間斷。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整整五年,這位八旬老人都和患病的妻子同住病房,幫自己的妻子做康復訓練。2007年,老人的妻子不幸身患帕金森症,從那一刻起他就從未間斷過對妻子的照顧。

老人的妻子叫朱巧芝,而這位老人,就是浙江大學朱位秋院士,非線性隨機動力學與控制領域國際著名科學家。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從艱苦年代走來,跨越兩個世紀的相濡以沫

上世紀三十年代,朱位秋與朱巧芝出生在浙江義烏同一個村子裡,上著同一所小學,青梅竹馬。1968年,朱位秋研究生畢業被分配至陝西耀縣飛機結構強度研究所,當時朱巧芝在杭州筧橋中學教書。此前,曾斷過聯繫的他們從1964年開始一直依靠書信往來,直到1968年,朱位秋從陝西趕回杭州與朱巧芝結婚。這時的朱位秋已年近30歲。沒有婚宴,一家人就在朱巧芝家裡一起吃了一頓飯。沒有婚房,經朱巧芝學生的努力,他們在杭州茅家埠的農民房裡借住了幾天。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隨後,朱位秋回到了陝西,他們開始兩地分居。1969年和1971年,他們的兩個兒子分別出生,由朱巧芝在杭州撫養。在這期間,每逢有探親假,朱巧芝會獨自帶著孩子坐二三十小時的火車從杭州來到祖國的大西北看望朱位秋。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2012年朱位秋一家在浙江大學校門口合影

很長一段時間裡,朱巧芝既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擔任班主任一職,關心班級裡的學生,長時間的辛勞讓她的身體每況愈下。為了夫妻早日團聚,她多次向組織申請,終於在1975年幫助朱位秋從西北研究所調至浙江大學任教,從事自己喜歡的科學研究。

隨後的漫長歲月中,夫妻倆的相濡以沫融入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裡。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朱位秋的《隨機振動》要出版了,家裡沒有打印機,怎麼辦?朱巧芝抽出業餘時間幫丈夫謄抄書稿,整整耗時一年。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書籍出版後,朱院士在前言裡感謝了自己的妻子

十一年的悉心照顧,見證純粹的愛情

2007年,一個噩耗打破了家庭的平靜,朱巧芝不幸患上了帕金森症,開始無法正常走路。當時的朱位秋一心想著,“我一定要對她好”“如果不是她的奔走,我不會來浙大,不會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研究,更不會成為院士”。於是,從那時開始至今,他對妻子的耐心呵護堅持了長達十一年。

患上帕金森症的表現之一是起步困難,朱位秋就帶著朱巧芝在浙大玉泉校區的操場和求是村院士樓前面的小路上練習走路。為了讓每一步都走得精確,他特意用紅油漆在地上編號,兩個編號之間的距離代表著一步。每走一遍需要走78步,這一走就是3年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如今,這些編號在浙大求是村還能看見

此外,只要出差三天以上,朱位秋都會用輪椅帶上朱巧芝同去,他沒有助理,他親自照顧妻子。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2013年朱位秋在美國訪問期間與夫人朱巧芝合影

2013年回國後,朱巧芝不幸摔了一跤,住進了醫院,朱位秋也跟著住進了醫院。朱巧芝睡一張病床,他睡另一張病床。 “從2013年一直到現在,整整五年,我父親現在就住在這裡了。”

2016年2月,朱巧芝連續發燒20多天,醫院通知朱位秋做好思想準備。朱位秋並未放棄,開始四處尋找中醫,終於讓他尋到一個方子,讓妻子轉危為安。此後的每個星期,朱位秋都會將妻子的化驗單、體溫、血壓等數據記錄帶給中醫看,根據最新病情開新的方子。朱巧芝長期臥病在床,體內積了很多黃濃痰,醫生建議切開氣管。朱位秋認為還沒到這個時候,又是一番四處尋訪,在昆明找到了一劑中成藥,順利解決了問題。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更難能可貴的是,朱位秋每晚都會為朱巧芝敲1000次背,並定時幫她按摩頭部與耳朵,帶著她做操,從而保證妻子的身體機能正常運行。幾年來,朱巧芝在自己丈夫的悉心照料下病情得以控制。

如今,朱位秋還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病房裡一邊照顧自己的妻子,一邊繼續著自己的理論研究。

漫漫長路相陪伴,悉心呵護十一載!朱院士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愛情最美好的樣子。讓我們為這樣的好丈夫點贊!為這樣的中國好院士點贊!

浙大80歲院士堅持11年照顧身患帕金森症的妻子,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