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鱈魚導致胃痙攣?你吃到的可能是「假」鱈魚

吃鳕鱼导致胃痉挛?你吃到的可能是“假”鳕鱼

鱈魚與油魚

鱈魚口感細膩,營養價值高,很多家長喜歡購買鱈魚給寶寶食用,但購買“鱈魚”時,爸爸媽媽們要擦亮眼睛進行分辨,保證咱們的寶寶吃到安全的“真鱈魚”。因為還有一種魚——油魚,和鱈魚外形十分相似,但營養構成和價格卻相差很多,有不良商販會以油魚冒充鱈魚銷售。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油魚雖然無毒,但是油魚內含的蠟酯人體難以消化,會累積於直腸,故部份人,尤其是兒童進食後,會導致腹瀉、腸胃痙攣等不適,油份還可能會不斷從肛門流出,造成尷尬。

吃鳕鱼导致胃痉挛?你吃到的可能是“假”鳕鱼

如何辨別

首先我們要弄清油魚是什麼,油魚屬深海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統稱,包括“圓雪(鱈)”、“仿雪(鱈)魚”、“白玉豚”、“牛油魚”等,分佈於熱帶和溫帶海域,屬低價魚類。它主要用於提煉工業用潤滑劑——也就是上文所說的蠟酯。

那麼,我們購買時應該如何區分油魚和鱈魚呢?

一、看外觀

一是橫切面,橫切面大的是真鱈魚,橫切面小的則可能是油魚,因為鱈魚的體積比油魚大。二是肉的顏色,真鱈魚的肉相比油魚更為潔白,油魚仔細看後會發現呈黃色。三是肉中間的線條,油魚的中間會有一條淡黃或淡紅的線條,而真鱈魚是沒有的。

二、摸手感

真鱈魚的鱗片非常鋒利,摸上去像針刺一樣,為了體現真鱈魚的這一“高貴”特點,賣場一般不會剝去其鱗片,而油魚的鱗片則無此特徵。如果是已經處理過魚鱗的魚塊,還可以通過摸魚皮辨別,解凍之後真鱈魚摸上去很柔滑,像有一層

黏液膜似的手感,而油魚更為粗糙。

三、嘗味道

鱈魚是優質深海魚,入口即化,肉質非常細膩,可以像三文魚那樣蘸芥末生吃,有獨特的清香和鮮味,其口感像蟹腿肉,比較筋道;而油魚用油煎熟後有肉香味,吃起來十分油膩,煮熟後肉質很粗,口感較差。

四、看價格

鱈魚是瀕危魚種,撈捕量被嚴格限制,再加上原產地不在中國,它的價格不可能過於低廉。如果是價格過低的“鱈魚”,很可能是假的。比如鱈魚售價一般在每斤80元,而油魚一般不到30元一斤,如果遇到價格低廉的鱈魚,一定要謹慎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