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你留意過呼吸機細菌過濾器嗎?

最近,在科室呼吸機使用過程中,很多老師提出兩個疑問:

1.為什麼科室呼吸機常規在吸氣段安裝一次性細菌過濾器而不是呼氣端?

2.一次性人工鼻和一次性過濾器外包裝上有些相同,容易混淆使用,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希望通過下面的分享解決大家在臨床中的這兩個疑問。

一、什麼是呼吸機細菌過濾器?


一次性呼吸機細菌過濾器是一種濾過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簡單,棄用型使用,用後更換,無需維護的裝置。細菌過濾器的過濾膜一般採用了進口高效過濾介質,可有效截留管路中的雜質、細菌和其他病原體,一般濾除空氣中0.5μm以上的微粒其濾除率達到90%以上,因此可有效預防各種致病菌排入病室內而造成的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

二、呼吸機細菌過濾器有哪些分類?


目前主要可分為

一次性細菌過濾器可重複使用細菌過濾器

1.一次性細菌過濾器使用時限為6小時(具體時間可參考不同呼吸機細菌過濾器說明書),用後丟棄。

2.可重複使用細菌過濾器,用後使用高溫高壓蒸氣滅菌,一般壓力為2.2KPa,溫度135℃,時間7min,乾燥5min即可達到滅菌效果。


護士,你留意過呼吸機細菌過濾器嗎?


三、呼吸機細菌過濾器和一次性人工鼻的區別?


1.兩者在原理和臨床使用上有很大區別:人工鼻≠過濾器

熱溼交換器(HME):(俗稱人工鼻)是一種被動的溼化裝置,其原理是利用病人呼出氣體中的溫度和溼度對吸入氣體進行加溫加溼,其中的氯化鋰海綿具有結合化學水和儲熱作用,呼出氣中的水份及熱可部分進行循環吸入,從而達到減少呼吸道失水及對吸入氣體進行適當加溫的目的。主要用於急診、麻醉、ICU短期機械通氣患者、需配合使用一次性呼吸機管路(結核、SARS、H1N1等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短時氣道溫溼化。

2.兩者雖然在外觀上有些相似,但臨床工作中,大家可以從外包裝上明顯名稱區分;如果從外包裝難以區分時(主要是針對部分可重複使用細菌過濾器)大家可以從其特徵性內部結構區分,人工鼻裡有氯化鋰海綿結構,而細菌過濾器有過濾膜。


護士,你留意過呼吸機細菌過濾器嗎?



四、呼吸機細菌過濾器具體使用的位置及臨床意義?


1.通過呼吸機排出的氣體含有大量致病菌,既汙染了環境,又易造成院內交叉感染[1]。臨床上往往對呼吸機排出氣體的汙染未加重視,為切斷患者呼出氣體中致病菌對病室空氣的汙染,防止院內交叉感染,減少對醫護人員的危害,在呼吸機呼出端安裝細菌過濾器能較好地避免此類問題,但隨著時間的延長,使用過濾器患者呼吸機出氣端標本培養結果陽性的病例有所增加[2]。並且現在臨床會利用空氣消毒設備(如層流設備,三氧空氣消毒機等),能較好的處理室內汙染空氣,所以現在不需要常規在呼吸機呼氣端安裝呼吸機細菌過濾器。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392-2012 《呼吸機臨床應用》附錄C.6.3指出:推薦一般患者在呼吸機吸氣端

使用細菌過濾器;對於有呼吸道傳染可能的情況(如結核、流感等),應在呼氣端也安裝過濾器,因此對於特殊感染及傳染病患者建議在吸氣端和呼氣端均使用細菌過濾器。


護士,你留意過呼吸機細菌過濾器嗎?


五、呼吸機細菌過濾器使用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1.現在的一次性細菌過濾器主流都是一次性低阻力細菌/病毒過濾器,很好解決了因為使用過濾器導致送氣阻力增加的問題,所以在選擇材質上建議使用低阻力細菌/病毒過濾器。

2.但臨床過程中因為呼吸機霧化吸入、氣道溫溼化等因素會出現一次性細菌過濾器積水,導致機械通氣的阻力增加,影響病人有效通氣,出現氧合下降等情況時,如出現此類情況,需要立即更換細菌過濾器,以免造成意外。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392-2012 《呼吸機臨床應用》附錄C.3.5指出呼吸機吸入端或呼出端的細菌過濾器、供氣模塊濾網、冷卻風扇過濾器、防塵網等部件需根據使用要求或按需進行清洗更換,因此細菌過濾器需要及時更換。

參考文獻:

[1]潘群婕.重症監護室呼吸機排出氣體微生物汙染的分析[J].浙江臨床醫院,2006,8(12):1283.

[2]劉彩霞,潘群婕,葉東花.一次性細菌過濾器在呼吸機排出氣體處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09,5(16):59.

作者單位: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