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列強、革命黨:讓人五味雜陳的「蘇報案」

清廷、列強、革命黨:讓人五味雜陳的“蘇報案”

不知道章太炎、鄒容有沒有想過,當他們在《蘇報》上罵光緒帝是“未辨菽麥”的小丑,“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號召“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甚至鼓吹“殺盡胡兒才罷手”、“借君頸血,購我文明,不斬樓蘭死不休,壯哉殺人”等驚世駭俗之言,自己會付出怎樣的代價,或者說遭到怎樣的報復。

清廷雖已搖搖欲墜、千瘡百孔,任何一個有識之士都能看出這艘破船遲早會覆沒,但別忘了其古老的意志依舊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知道這個巨大的身軀就是由延續千年的“皇權”構築,不可能實現完美的轉身。

哪怕在死亡的前夜,《欽定憲法大綱》中依然在說:“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聖尊嚴,不可侵犯”。記得當年秦始皇也這麼說過:“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如果沒有列強的干預,“蘇報案”不在租界內審判,章太炎、鄒容等被引渡到清廷手中,肯定會必死無疑。因為清律有言:“不利於國,謀危社稷,為反;不利於君,謀危宗廟,為逆;妄布邪言,書寫張貼,煽惑人心,為首者斬立決,為從者絞監候。”

而清廷對章太炎、鄒容等人的控訴就是:“故意汙衊今上,詆譭政府,大逆不道,欲使國民仇視今上,痛恨政府,心懷叵測,謀為不軌”。紫禁城那位老太婆更已頒發懿旨,要求一定要將“蘇報案”犯押到南京,將其凌遲處死,殺一儆百。

清廷已經露出了它嗜血的獠牙,只等待將章太炎、鄒容等人挫骨揚灰。為了引渡犯人成功,清廷不惜拿出20萬兩白銀來賄賂租界當局,眼見此招不成,又生出一計,說願意將滬寧路的路權讓給列強。這又是一曲“寧與友邦,不予家奴”的喪歌。

利益迷人眼,何況是本就為了追逐利益的列強。就在列強已經心動,章太炎、鄒容等人岌岌可危之時,“沈芩案”突然爆發。和章太炎、鄒容等人一樣,沈芩也是一個傾向於革命的報人。出於愛國熱情,他披露了“中俄密約”的內幕,將清廷的賣國行徑揭露了出來。清廷為之震怒,第一時間將沈芩進行肉體消滅。

沈芩的肉體被消滅了,但其精神卻震驚了世人。趁此局勢,英美政府明確電令其駐華公使,決不能滿足清政府引渡“蘇報案”政治犯的要求,理由是清政府嚴重踐踏人權。

這當然是笑話,英美如此表態,在於當時上海這塊小小的租界內,存在著三方博弈,大體說來:德、奧、俄、比、荷、西、法主張向清政府引渡;意、美提出有條件引渡;英、日拒絕引渡。在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之時,列強的在“蘇報案”的任何姿態,不過是秉持己身利益最大化原則的一種體現。

“蘇報案”最後的審判結果是:章太炎、鄒容二人分別被處以三、兩年監禁。縱觀“蘇報案”的全過程,只能說怎一個荒唐了得!“我”只想在自己的土地追求自由、民主而已,為建立一個全新的“中華共和國”而努力,卻被自己的政府所痛恨、通緝。讓“我”免遭迫害的卻又是正在侵略我國的帝國主義,以及表面上他們較人性、較健全的司法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