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小昭,幫我看看我店裡的軟裝怎麼搞?

朋友說:小昭,幫我看看我店裡的軟裝怎麼搞?

朋友說:小昭,幫我看看我店裡的軟裝怎麼搞?

本文共計:1732字,閱讀約需:4分鐘

看完全文收穫更大

朋友的養生館在裝修,讓小昭給提提軟裝方面的建議。

小昭跑過去一看,發現問題還真不少,今天,索性就裝修中常見的誤區跟大家掰扯掰扯,免得大家裝的時候操心,裝完之後鬧心。

朋友說:小昭,幫我看看我店裡的軟裝怎麼搞?

裝修早知道 不吃後悔藥

誤區1:做好硬裝選傢俱 後悔沒商量

裝修公司通常會提供幾款效果圖讓你選擇,這時,我們看到的不止有硬裝,還包括傢俱、家電等軟裝內容,遇到心動的效果,馬上確認也是人之常情。

問題來了,你能買到效果圖中一模一樣的傢俱嗎?

答案通常是:不能。

實際上,不僅僅是款式、顏色難以匹配,甚至尺寸、規格、價位也是不能滿足的。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在使用習慣或需求的基礎上先選好傢俱,然後根據傢俱確定硬裝的風格,比如:風格、配色、材質等等。

劃重點:如果你找裝修公司,別隻盯著效果,務必要看明白功能佈局圖;如果是自己DIY,那就一定要在建築平面圖上把需要的功能、傢俱擺放的位置都標註清楚後再實施。

誤區2:看起來很美麗 用起來很糟心

電視位置不對勁,躺著看低了,脖子不舒服,坐著看剛好,但時間久了,腰痠背痛;床頭的開關有點遠,不探出半個身子根本夠不著;花了上萬塊的燈具此刻看起來猶如烏雲壓頂;廚房的檯面有點高,炒菜做飯要端著肩膀,累……

功能都滿足了,怎麼用起來還是這麼彆扭?

裝修中,一般都會有一些常規的數據,但因為使用者的身高、習慣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劃重點: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自己留意細節,另一方面,請專業的設計師也能滿足,前提是,你需要提前意識到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與設計師溝通,包括具體細節。

比如:低層高不做吊頂,不考慮吊燈;結合身高確定廚衛用具規格及安裝高度;弱化房門顏色(與牆面同色或定製隱形門),降低單個空間中因為房門過多導致的雜亂感等。

誤區3:水電改造不留底 發生狀況沒主意

裝修時,水電改造是第一步。

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需要留存改造圖紙,也沒有在驗收時拍攝照片/視頻留底。

一旦水泥砂漿覆蓋之後,所以的線路都會消失於視野,當問題發生時,如,水管爆裂、電路阻斷、重新接線等,從哪裡入手才能降低損耗就無從得知,只能大開大合的砸地、剖牆。

劃重點:水電改造事先規劃好,並嚴格按照規劃執行,施工結束後,拍照留底,為後續可能發生的狀況做好充分的準備。

此外,網線、電源插座等寧多勿少,有備無患的道理,小昭不解釋。

PS:小昭就聽朋友說:我家馬桶邊也有插座的,雖然當時不知道為什麼要裝,但現在用起來真是很方便(十多年前就預知要購買電動馬桶圈的大神)。

誤區4:環境因素不考慮 入住之後很尷尬

開放式展示櫃,在南方毫無壓力,可一旦出現在北方,若沒有專門的保潔人員,每天光是擦灰就足以讓你崩潰了。

能抽真空的儲物箱是南方的必備,但是放不進去衣櫃,是不是有點尷尬呢?

烤漆材質光潔美觀,但如果是小量定製,北方的小夥伴就要慎重考慮,由於空氣粉塵含量高,一般的小型噴漆房無法實現無塵操作,實際效果會大打折扣。

劃重點:無論南方北方,都要根據自己所在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裝修的具體內容,看起來好的東西,未必適合。

誤區5:不留提前量 “空”到用時方恨少

首先是儲物空間。

不是面積小,幾百平裝下來,東西沒地方放也是常有的事。

巧妙、充足的儲物空間規劃,是讓整個空間整潔的保障,所以不僅需要能放下現有的東西,也要給未來的東西儘可能的預留存儲空間。

然後是應用空間。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氣派、巨大的會議室使用頻率其實很低,大多數時,3-5個人的小型緊密溝通才是常見的會晤形式。

隨處可見的小微型會晤區設置,即使辦公面積不大,也能滿足多組人同步溝通。

劃重點:空間規劃是一門學問,多請教專業人士的同時,自己的需求要放在第一位。

比如:將櫃子的隔板設計成活動的,可根據物品的大小拆卸存貯;小空間裡合理採用鏡子、玻璃等材質擴充空間感等等。

有木有趕腳相見恨晚?

篇幅關係,小昭就先跟大家說到這裡,如有其它方面的疑問,可在文末留言,小昭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小昭說廣告:

“晚上要睡覺,發現頂燈開關在入戶門口;做好了地插,還是到處都是線;明明有個會客室,卻連自己都覺得坐著不舒服……”

見過太多“神裝修”,小昭必須要強調:所有不以實用為基礎的漂亮,都是耍流氓!

畢竟,看的人只看那麼一陣子,而作為主人的你卻要用很久。

有句話說:錢花在哪兒,哪就舒坦。

話沒錯,但,你得知道怎麼花!

< 如果你認為有價值 動動手指轉發吧 >

朋友說:小昭,幫我看看我店裡的軟裝怎麼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