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三國沒有被曹、孫、劉統一?

康康談歷史


先說曹操,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在三國時期地盤兒最大,人最多,算是實力最強的了。為什麼他不統一三國呢?第一是因為曹操雖然是太監的後人,但是他爺爺,他爸爸,還有他都是受皇帝恩惠很大的人,他不能稱帝。第二就是不想被後世罵,超一家三代都是漢臣,如果統一三國的話稱帝,那後世肯定會罵他。還有就是赤壁之戰讓曹操損失很大,加上北方匈奴不斷入侵,所以他沒有時間來統一三國。

實力第二的孫權

孫權,能安邦,能凝聚手下的實力,個人有勇氣,野心,會用人,能信人,善外交,有度量。但是到了晚年的孫權猜忌他人,坑殺陸遜,啟用大庸才顧雍為相是權力自保而已, 孫權只能守土不能擴土,所以他沒有辦法統一三國。

最後的劉備,

漢室正統吧算是,自從曹操的兒子曹丕逼漢獻帝讓位自己當皇帝之後,他算是漢室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了,如果劉備當時聯合孫權攻打曹丕的話,可能三國又是一種形式,畢竟曹丕是第一個稱帝的,而且他們伐魏的話,是名正言順。但是從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之後,他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竟然去伐吳,大敗而歸,敗走白帝城,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諸葛亮平定南方,蜀國國力才強盛起來。

在曹操,劉備,孫權時期,三國不能統一,有很多原因!!不能只是怪他們三個!!

如果覺得寫的不錯,點個關注,謝謝。





迷路的大象111


曹操,孫權,劉備,三巨頭,要說能統一全國的只有曹操,他佔據中原九洲半,兵強馬壯,兵多將廣,物產豐富,三分天下有其二,佔領荊州後,沒穩定發展,就操之過急,足成了孫,劉聯盟,如是穩定荊州後,蠶食孫,劉,必敗,就能一統天下,也就沒有赤壁之敗,赤壁之敗後元氣大傷,給孫權,劉備住備了發展空間,孫,劉,政治聯姻後,共同制衡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孫權沒有志向統一三國,他就是守住江東基業就足夠了,劉備佔一州半後,就有了-塊根椐地,足有了資本,但沒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失荊州四郡後,把蜀漢的家底精銳敗光,自已也氣死白帝城,曹操和徐晃荊襄之戰,戰敗關羽時,準備揮師西蜀收復漢中,但身體欠佳,來年66歲正月病死洛陽,三國最具備有能力統一的曹操,帶著未盡的夢想離開了人間,也許是上天的安排,留給人世間美好的戲劇,精彩片段,神話般地唱響世界,美化人間的三國故事殘缺美嗎?


鄉村音樂曹輝平


曹的郭嘉如遲十年死,有望統一天下!證據就是曹攻下荊州後,即赤壁之戰前,郭不死一定會拿下益州的,可惜郭嘉過去了,天意。後曹操拿下漢中,司馬懿勸曹順便攻下益州,趁劉備益州立足未穩,可曹不聽司馬懿。這兩次都是統一天下的大好機會。佔領蜀地,東吳再取不難了,早晚的事。

東吳如周瑜不早死,也有望統一天下。原因周瑜攻下南郡,佔據荊州這也是滅蜀的重要基礎,取蜀東吳家大業大,和曹對峙,抓住機會有望統一。但永不如曹的機會。

蜀法正`龐統過早離一些,不然有望統一。但機會遠不如魏吳兩國。


吳君逸


三國鼎立,三方都明白,只要有一方被吞併,剩下的兩方就不會長久,很快就有另一方垮臺,最後一家獨大。曹操實力最雄厚,孫劉兩家都怕被第一個滅掉,所以聯合起來對抗北方曹操,當劉備想吞併孫吳時,孫權又向曹魏示好,都不想做第一個倒下的。後來,鄧艾攻破蜀漢,三國鼎立均勢被打破,吳國很快也滅亡了。


竹杖芒鞋181851981


因為互相制衡的原因,劉備集團在赤壁之戰前最弱,赤壁之戰後隨著諸葛亮用計謀戰領了荊州的部分地盤,後劉備又入川戰領了劉璋和張魯的地盤,劉備的勢力大增。

劉備與曹操在爭奪漢中的戰役中取勝,更增加了劉備集團的勢力!這時的劉備足可抗衡曹操和孫權一方!三國至此靖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