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現實版,趣店財報引發危機

5月21日,來自每日經濟新聞消息,【趣店一季度財報:利潤下滑32%,估價暴跌】佔據了各大財經媒體的頭版頭條,趣店發佈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總收入2.74億美元,雖然同比增長105.6%,但從淨利潤來看,相較於2017年一季度出現了滑鐵盧,跌至5035萬美元,同比下滑32%。當財報發佈後,當天趣店的股價大跌16.55%,這對剛剛上市7個月的趣店絕對是一個晴天霹靂,趣店利潤暴跌的背後,到底有哪些公眾仍不知情的真相?

趣店利潤銳減,罪魁禍首或為領導者

萬事萬物有因必有果,趣店當前的處境更像是當初在公司建立之初就埋下的一個種子,在7個月後量變引起質變所結的惡果。在趣店剛上市沒幾天後,它的CEO羅敏在一個本可以作為對外解釋的平臺上,卻由於他吧用戶當傻子的回答給公司帶來了極其不好的影響,可以說它對公眾做出的回應比其公司負面新聞所帶來的影響惡劣幾百倍不止。

蝴蝶效應現實版,趣店財報引發危機

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巧言令色的狡辯終究是逃不過大眾明亮的雙眸,何況如此不符合商業邏輯的言論肯定會讓它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當然這一切都是羅敏一開始就埋下的種子,而說回公司的核心產品本身,其現金貸模式顯然是與國家政策相悖,怎麼可能長久地盈利,實現整個資金鍊的自有周轉,何況管理層的混亂必然會導致各種項目投資的重心偏移,如今的利潤暴跌也就不足為奇。

股東減持、董事離職,趣店前景堪憂

隨著趣店6個月IPO的限售期已滿,加之目前趣店的各項收入不夠透明,為暴跌的股市徒增了一份不確定性,涉及到趣店的股權問題就更加的撲所迷離。根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除了趣店CEO羅敏的持股保持不變外,其他的大股東都不同程度低減持股份,目前包括杜力、Kunlun Group Limited、曹毅在內的第二、三、四大股東分別累計已減持了139.32萬股、176.47萬股、182.03萬股,這從側面反映了領導層對於該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提出了質疑。

蝴蝶效應現實版,趣店財報引發危機

蝴蝶效應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裡隨處可見,在金融市場尤為明顯。就在趣店的財報發佈完當天,董事李世磊和曹毅已經提交了公司董事會的辭呈,好像他們早已知道趣店內部矛盾衝突到來無法化解的地步,而他們的辭職在當天便立即生效。這種管理層對於趣店前景的擔憂和不看好最為致命,想想還有萬千股民手裡拿著用真金白銀換的一沓股票,這些人的良心不會痛嗎?

核心業務與政策相悖,運營模式單調缺突破

眾所周知,趣店的核心業務一直以消費信貸業務為中流砥柱,但其業績的部分下滑,則嚴重影響趣店整體的運作速度和趣店對於下一輪融資與拓展業務的進度。根據財報顯示趣店一季度,趣店線上消費金融服務交易總額153億元(24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67億元下降8.1%;活躍消費金融用戶為410萬,相較去年同期的480萬下降了13.9%;放款筆數為1090萬筆,相較去年同期的1970萬下降44.6%。但一季度趣店貸款餘額實現增長。

蝴蝶效應現實版,趣店財報引發危機

實際情況更像是在國家加大監管力度的影響下,趣店的現金貸核心業務受損嚴重,而能夠產生效益的另一渠道便是大白汽車,但表現遠不如趣店的當初創辦該項目的規劃。在強一輪的行業政策打壓下,與國家政策相悖的現金貸業務原形畢露,見不得陽光的終將是要被制裁,而這也最終導致了趣店如今四面楚歌的窘境。

大白汽車數據作假,背後有什麼黑心交易

暴利的現金貸模式在出發點上就選錯了方向,遭遇監管部門的徹查只是時間的問題。這就讓趣店在找尋另外一條路時選擇了賣車。自趣店上市當天,趣店的股價股價暴漲40%,引來許多媒體的密切跟蹤報道,而若是要一直保持居高不下的股價,趣店必須拿出可以承載股價的產品出來,汽車作為下一個計算平臺的邊緣產物,高投資、重資產的業務可以讓趣店以其擁有不錯的市場反響。

蝴蝶效應現實版,趣店財報引發危機

互聯網時代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給小公司無限的機會,壞處便是馬太效應的不斷擴大,也讓類似於趣店在做汽車業務時像極了夾縫中生存的稻草。處於利益的考量,趣店在對外公開的大白汽車數量中選擇了誇大事實,對媒體宣稱的第一季度末累計交付車輛近萬輛最終變為6608輛,近乎一般的差距讓外界對於趣店更多了幾分質疑。

蝴蝶效應現實版,趣店財報引發危機

隨著趣店股價暴跌、利潤銳減、領導層的軍心不穩,以及近日發佈的季度財報所暴露出來的一切問題,都將矛頭不斷指向趣店的核心業務以及其管理模式的問題,在風雲變幻的金融市場,如若一家公司沒能擁有核心競爭力業務,成與敗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