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清算被銀聯「歸入」 第三方支付路子不能「打野」了!

9月13日,據消息透露,中國銀聯與支付寶已於9月10日舉行內部簽約儀式,就支付清算業務達成了相關合作。這意味著,兩大第三方支付巨頭均被合法清算組織“收編”。其中,微信支付早前就與網聯、銀聯達成支付清算業務合作。而支付寶至目前方才有所進展。

自2016年以來,人民銀行連番發文整肅第三方支付行業。其中,對行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硬性要求便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時間大限是在今年6月30日,即業內通稱的“6·30斷直連”。對於斷開直連,監管方給出答案,一是有利於監管部門掌握機構的資金流動情況和信息,便於整頓清理支付市場;二是剪斷支付機構與銀行間的利益鏈,打破支付行業十餘年的業務運營模式。

2017年8月,央行向有關金融機構下發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此前,多數第三方支付機構採用的直接對接銀行接口的模式也即“直聯模式”,繞過了獨立清算機構,存在一定風險漏洞,給反洗錢、金融監管等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網聯平臺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切斷了“直聯模式”,規範了網絡支付業務的發展。

在以往,支付機構普遍繞開清算組織直接與銀行接入,實現資金跨行清算。這麼做的好處在於,費率可與銀行談判,從而節約清算通道費用。同時,資金流和信息量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較“自由”,並由此衍生出許多“金融”服務。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原有的直連通道作廢。未來所有支付機構和一家清算機構實行“N對1”對接,費率定價沒了談判空間。而費率直接影響支付機構成本,進而影響其利潤。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403645.1億元,環比增長6.99%。其中,支付寶、騰訊微信支付市場份額分別為53.76%、38.95%,佔絕對主導地位。顯然,這兩家支付巨頭是人民銀行主導的斷直連工作的關鍵角色,自然備受市場關注。

銀聯與支付寶達成支付清算業務相關合作,這是一個標誌性事情,說明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完善化規劃化,發展進程又邁進一步。微信支付態度相對開放,所以和清算機構合作比較早。支付寶現在也達到了短期目的,即尋求最低費率。這在第三方交易用戶規模上,是重中之重。

未來,支付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中信非銀行金融團隊首席分析師邵子欽表示,隨著利差模式的終結,單純依賴利息收入的中小支付機構將最受衝擊。支付行業走向規範是共識,也是發展的大方向,不合規的機構將被淘汰,這將有利於支付行業長期健康發展。接下來,新一輪的“洗牌”即將開始!

支付寶清算被銀聯“歸入” 第三方支付路子不能“打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