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偏心」程度,讓你想不到

我們都知道在農村以前每家孩子都比較多,做父母的總是想做到對待孩子都一樣,就算做不到也不想有著太大的差距,畢竟都是自己的孩子,不想有著"偏心"的稱號,但是也是有這樣的老人存在的,他們就是實實在在的"偏心"。

農村老人“偏心”程度,讓你想不到

我講的是我外公的親身經歷的事情,我外公今年已經六七十歲了,我外公的老家在我們這裡一個很遠的村子裡邊,他們現在所居住的地方是我舅舅他們蓋得房子,我外公的父母總共生了四個兒子。外公在家裡排行是老二,在他們那個年代都是男孩子比較重要的思想,在那個時候誰家裡能有三四個兒子那就是非常有福氣的了,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們都是靠著農活來養家餬口的,有幾個兒子就代表家裡多了幾個勞動力,而且俗話不都說養兒防老嗎,在那個時候這樣的思想可是很嚴重的。

農村老人“偏心”程度,讓你想不到

在那個時候的家庭都是特別的窮的,基本上連吃飯都是問題,更別說可以上學了,因為我外公家是四兄弟,老大老二理所應當的是要考慮自己的弟弟們的,由於家庭條件並不很好,所以老三也就在家裡幫忙幹活了,因為家裡的勞動力多了幾個人,所以家裡的生活好了不少,那個時候剛好又到了老四上學的年紀了,因為家裡的三個兒子都沒有什麼文化,做父母的希望家裡能有個出人頭地的知識分子,就這樣除了老四去上學,其他的三兄弟還是和每日一樣的在種地幹農活,那個時候家裡也還算的過去。

農村老人“偏心”程度,讓你想不到

他們就這樣一直過了好多年,三個兒子都到了結婚的年齡,也分別都有了家庭,老三在村子裡跟別人學了點手藝,老四不負眾望的學習挺好,是個知識分子,老四讀到上大學的時候,就去了城裡,後來找了個城裡的女人結了婚,算是在城裡紮根了,四兄弟都成家了以後,父母的"偏心"才顯露出來,因為老大跟老三的家是和父母離得不遠,所以一般父母家裡有什麼好的總是會給他們,外公卻一點都沒得到,父母經常把攢的錢留給老四,說是城裡邊的花銷大比不得在農村,我外公也不覺得有什麼,因為他不指望從父母那裡得到些什麼,所以也就沒有斤斤計較的,過得還算相安無事。

農村老人“偏心”程度,讓你想不到

後來沒幾年,外公的父親不幸去世了,只剩了老母親一個人,他們兄弟幾個商量了以後決定讓母親輪流的跟他們,一個兒子家裡住三個月,但是老四卻不同意,說是自己在城裡不方便,他可以每年都掏錢,然後三個哥哥沒人撫養四個月,後來又經過協商,幾個兄弟也都同意了,這個時候開始老母親就開始越來越"偏心"了,母親在老大和老三家裡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是搶著幹,幫著乾的,但是到外公這裡的時候就什麼都不做,就連吃飯都是要人喊的,吃飯還要人給盛好飯自己才吃的,老四給的撫養費一年才給三四百塊錢,那是一年的不是幾個月,都會說老四給這麼多的錢,說著老四的好處,說老四大方什麼的。

農村老人“偏心”程度,讓你想不到

就在前幾年老大因為得了癌症去世了,老母親就只有跟外公和老三一起生活了,他們就開始一家一個月的輪流撫養,每家養半年,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長,身體自然也不是很好,經常會有不舒服的時候,在老三家裡住的時候,母親是什麼都不敢說,老三又什麼事情都不管,又因為老三媳婦的脾氣不是很好,有什麼都是一直拖著等到外公家的時候就開始說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就讓外公他們帶著她去看病,每年看病什麼的都要花好多的錢,可是老母親還是護著其他兩個兒子,從不說外公的好。

農村老人“偏心”程度,讓你想不到

就在那幾年誰也不知道怎麼了,老母親竟然自己選擇了自殺喝農藥,那個時候是在老三家裡,剛好老三從外邊回來發現了,把老母親帶到了醫院,進行了救治,幸好就只回來了並且罵了老母親一頓,他們給老四打電話讓老四趕了回來,這次是老四拿的醫藥費,老母親知道了竟然說要抓緊出院,不然就要老四花那麼多的錢,自從這件事情以後老三一家看老母親就不順眼了,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老母親在他們家裡還要幹農活,也只有在外公家的時候老母親才能過的稍微舒坦一點,什麼事情都不用幹還有人伺候著,等到有人來探望的時候老母親就裝作自己特別可憐的樣子,好像在外公家虧待了她一樣的。

農村老人“偏心”程度,讓你想不到

做老人的“偏心”不要太過了,不然等到自己老的時候就知道其中的苦了,不知道大家還見過哪些老人“偏心”的行為,都有什麼看法,可以評論下來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