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她是網絡音樂平臺粉絲過千的原創歌手,已發行過兩張個人專輯;她是自成一派的專業級辯論選手,曾獲得浙江大學“求是杯”辯論賽冠軍;她還是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在讀女博士,痴迷《左傳》無法自拔。

她說,如果我有三條命,那麼我要用一條生命去做歌手,一條生命去當作家,還有一條當學者。可惜我只有一條命,那麼,我就要一直用各種方式去“書寫”我的人生。

很多時候,大家習慣叫她“提子”。

她就是浙江大學人文學院2013級博士生黃淑儀,一個土生土長的浙大人。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2017年是提子的創作高產期。一年的時間裡,她陸陸續續寫了十幾首歌。當年9月,她發行了第一張實體專輯 《清醒Sober》,這張全程DIY、製作週期達一年半的專輯收錄了她2010年以來創作的20首歌。7個月後,她在網易雲音樂發行了數字專輯 《在那片時光裡》,包含新創作的8首歌曲。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提子《清醒Sober》專輯封面

“鄉村音樂的內核是講故事,給了我許多靈感。旋律和文字不能還原記憶的全部,但它可以增加記錄的維度。”

提子既描寫愛情,也吟唱生活,所有歌曲都基於她個人的生活閱歷。比如,她用一首 《女孩女人女博士》來記敘讀博生活,用 《我想給你一個夏天》來回憶收養過的一隻流浪貓……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提子《在那片時光裡》專輯封面

何時愛上音樂?她回答,大概是坐在父親自行車後座聽MP3的初中時代。

對家教甚嚴的提子來說,每天的通勤時光是她最滿足的時分,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她才被允許聽歌。2009年的夏天,獲得浙大保送名額的提子收到了一份禮物——一把價值400塊的吉他,如願以償的她趕在高三的尾巴掌握了基礎。

2010年的冬天,她錄製了第一首原創歌曲 《寫給你的情書》,併發布在浙大校內論壇CC98上。這首歌一亮相便上了“每日十大熱門帖”,點擊量達1.2萬次。帖子下40多頁的評論,提子都逐條看過,同學和校友的鼓勵和支持讓她愛上了寫歌,愛上了用音樂與他人交流的快樂。從那刻起,她決定認認真真做音樂。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產生做一個獨立音樂人的念頭後,她開始有意識地系統學習,廣泛接觸各種風格。在她隨身攜帶的MP3 裡,最新存入的歌曲有 1900首,在豆瓣上標記聽過的碟超過600張。

“我希望自己的歌能被更多人聽到。”帶著這樣的初衷,提子已作為演唱嘉賓連續參加了6屆浙江大學“夜未央”音樂節,而且有過一段街頭演唱經歷。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2016年的夏天,常常可以看到有一個高挑單薄的姑娘揹著吉他、扛著話筒架、拖著音箱,從浙江大學西溪校區一步步挪到附近的商業體——歐美中心。為了有更好的演出效果,除了練習唱歌,提子還會細緻打扮。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捧場的人不少,慷慨解囊的人也有一些,但最讓提子享受的,是能用音樂這種語言打動路過的陌生人。

網易雲音樂、看見音樂網、蝦米音樂網、豆瓣音樂人等平臺,都是提子的線上分享空間,粉絲超過千人。

音樂是你的什麼?

提子想了片刻,回答說,是解藥。

略顯枯燥的讀博生活裡,音樂於她而言,像無聊時分的解藥,像能讓人興奮且上癮的咖啡,更像一本帶她穿梭歲月的立體日記。

以“軟”取勝的辯論選手

“我喜歡和西裝革履的人站在一起,進行這樣唇舌之間的交鋒。”

很難想象,直髮齊肩、聲音柔美的提子會喜歡辯論,而且還是專業級選手,曾獲得第23、24屆浙江大學“求是杯”辯論賽亞軍、冠軍;2011年“名校耀名城 · 青春靚青奧”長三角八校辯論賽優勝獎。

提子用感性的一面來做音樂,用理性判斷和深度思考來打辯論。

“跟唱歌一樣,打辯論也是一件很酷、很出風頭的事。”而為了這件很酷的事情,提子也吃了很多苦。為了一場一小時左右的辯論賽,隊員們往往需要進行長達一週的準備。確定辯題和立場後,組員需要分工找資料、集合討論,再補充資料、再討論,如此反覆多輪,才能有底氣站在對手面前。一天光是討論都要佔去三四個小時,背後的資料收集更是費時費力。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從竺可楨學院辯論隊到校辯論隊,提子因為聲音問題也曾嘗過委屈。“像你這樣的文藝女青年,不適合打辯論。”這是一位學姐的“忠告”,但是熱愛辯論的提子並沒有因此止步。“當你積累了一定經驗,有足夠自信的時候,才能發揮出自己真正的水平。”求是杯辯論賽決賽的主席位、表演賽隊員席、正賽隊員席,三個位置提子都坐過。此前被他人視為“缺點”的文藝氣質,慢慢地竟成就了提子在辯論上的優勢。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她總是對立論稿和陳述稿精益求精,力求文采飛揚、氣勢磅礴。在賽場上,她又有自成一派的“軟風格”,懂得傾聽,善於抓住對方論述中的漏洞,迂迴地進行反擊。“唇槍舌戰不等於交流與溝通,辯論教會了我傾聽。傾聽是一種能力,是交流最根本的基礎。”

提子認為,辯論是一種很好的練膽方式。本科時的辯論經歷練就了她的應變能力,也讓她更從容地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辯題往往涉及社會熱點和哲學思辨,這讓她在感受日常生活和個體情感的同時也能關注社會百態、思考世界本質。

痴迷《左傳》的文學女博士

高中時,提子讀的是理科,還曾獲得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的獎項。與此同時,她從小到大一直醉心於文學。對待文學,她是不折不扣的“雜食動物”,無論中國文學,還是外國文學,她都喜歡。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柯馬丁教授講座後的聚餐(右一為黃淑儀)

2009年,提子通過自主招生被浙江大學免試錄取,在竺可楨學院外+X平臺修讀漢語言文學和英語雙專業。4年之後,她進入浙江大學人文學院讀博,專業為古代文學,師從王德華教授。

最初,提子是在竺院文科平臺的榮譽必修課上認識了自己的導師。在學術上,王德華教授是提子最感激的恩師。提子上交的文章,自我感覺良好,結果卻總逃不脫被批得“血淋淋”的命運。“老師對我的許多指點,只有當我自己回頭去資料堆裡鑽研一段時間,才會明白她的真意以及建議的寶貴之處。”

提子的研究方向是 《左傳》。正如世人所說:文學,更像是對自己的審讀,古代文學更是比其他專業聽上去都更加孤獨。而在學術上給予提子以熱情和鼓舞的,是她在美訪學的外籍導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系的William H.Nienhauser教授。

與其他專業相比,古代文學專業去海外訪學,尤其是往歐美國家去的人數比例較小。而早在提子大四決定讀博時,王德華教授便鼓勵她以後去海外訪學,發揮她本科雙語言專業的優勢。提子在博三這年申請成功聯合培養項目,前往美國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訪學。

William H. Nienhauser,這位著名的美國漢學家,為自己音譯的中文名是“倪豪士”,如今年逾古稀的他已經花了二十年翻譯 《史記》,目前仍在不斷推進。

原創歌手、冠軍辯手、古代文學博士,浙大女生用三重身份“書寫”人生!

深灰西服為倪豪士教授

“這項研究的工作量之大,非常人可以想象。”提子感慨道,“若非對中國古代文學抱有無比的熱忱,根本無法在漫長的治學之路上堅持下來。”每天,只要在學術上有一點新的想法、新的認識,老先生就會高興得像個小孩一樣。倪豪士給提子最大的啟發,也正是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治學精神。

對於未來的人生,提子說,希望在畢業的那一天,能在學術上交出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同時找到一份心安、一點從容、一點靈魂的滿足。


記者:陳淑樺、馬宇丹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