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HPV病毒需要長期吃藥嗎?

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見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屬於性傳播感染。HPV病毒是小DNA病毒,主要侵犯鱗狀上皮的基底層細胞以及位於宮頸轉化區的化生細胞,直接的皮膚-皮膚接觸是最常見的傳播途徑。

帶HPV病毒需要長期吃藥嗎?


根據HPV病毒致病力大小將 HPV病毒分為高危型 HPV 和低危型 HPV。

高危型HPV:主要引起外生殖器癌、宮頸癌及高度外陰、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其他部位惡性病變等,主要型別有 HPV16、 18、 26、 31、 33、 35、 39、 45、 51、 52、 53、 56、 58、 59、 66、 68、 73 和 82 等。

低危型 HPV:主要誘發外生殖器和皮膚的尖銳溼疣以及低度外陰、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其他部 位的疣類病變和低度上皮內瘤變等,其型別主要有 HPV6、 11、 40、 42、 43、 44、 54、 61、 70、 72、 81 和 83 等。

帶HPV病毒需要長期吃藥嗎?


對於低危型HPV感染主要是引起尖銳溼疣。

無論是外陰尖銳溼疣,還是陰道和宮頸尖銳溼疣均以單一型別 HPV 感染為主,多重型別 HPV 感染為輔,三者都是以 6 和 11 型感染為主。

尖銳溼疣是由HPV感染引起的鱗狀上皮增生性疣狀病變,以20~29歲年輕婦女多見。尖銳溼疣通常依據肉眼所觀察到的典型病變做出診斷。

①針對疑似患者:應做病變的組織病理檢查,同時行高低危型 HPV 分型檢測,尖銳溼疣 HPV 檢測提示有或伴有高危型 HPV 感染的患者,都建議本人做宮頸或男方做外生殖器 HPV 分型檢測。

②針對確診患者:對女性生殖道尖銳溼疣患者,首先要對其病變進行組織學診斷和評估,接著行 HPV 高低危型分型檢測,治療陰道和宮頸尖銳溼疣前需要進行細胞學檢查,必要時要在陰道鏡下進行病灶活檢排除陰道和宮頸有無癌前和癌性病變,生殖道尖銳溼疣的治療目前尚無統一的規範,尚無根除HPV方法,治療僅為去除外生疣體,改善症狀和體徵。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選用物理治療、手術治療或者三氯醋酸等治療。

尖銳溼疣的治癒標準是疣體消失,預後一般良好,治癒率較高。不管採用什麼治療方法,尖銳溼疣均有復發的可能,一般多在病變治療後的 3 個月內復發,複發率在 25%左右,治療後需要隨訪,治療後 3 個月內每週隨訪 1 次。對反覆發作的頑固性的尖銳溼疣,應及時取病變活組織做病理檢查排除惡性病變。

帶HPV病毒需要長期吃藥嗎?


高危型HPV感染主要是引發外生殖器及宮頸的癌前病變或癌。

高危型HPV感染是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發病的必要條件,99.8%的子宮頸癌患者存在高危型HPV感染。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向陽教授曾指出:“HPV檢測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已經存在的CIN2+病變或未來可能發展為CIN2+的真正高風險人群,而非檢測單純的HPV感染者,並不是HPV檢測陽性,就需要處理和治療。”

對於高危HPV陽性的處理,同時還要結合宮頸細胞學TCT的結果進行。

(1)對於HPV16、18型陽性者,直接轉診陰道鏡;

(2)其他12種HR-HPV陽性者,細胞學結果為陰性者12個月後隨訪,若HR-HPV仍陽性者建議陰道鏡檢查。

(3)HR-HPV陽性,細胞學結果為ASCUS及以上者轉診陰道鏡。

(4)HR-HPV陰性,細胞學結果為ASCUS以上者轉診陰道鏡。

所以,對高危型HPV感染的治療原則是“治瘤即治毒”,也就是隻針對HPV感染所致的病變進行早期干預及治療,阻斷其進一步發展,而不是抗病毒治療。

1、HPV 感染疾病相關問題專家共識( 2017)

2、女性下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診治專家共識

3、中國子宮頸癌篩查及異常管理相關問題專家共識(2017)

帶HPV病毒需要長期吃藥嗎?


科普健康知識,傳遞健康理念。一鍵關注【辛舒醫生】,帶給您最新、最靠譜的女性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