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岩,悟商道,念商經,游商海

胡雪巖 (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徽商代表人物) ,本名胡光墉,幼名順官, 字雪巖,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13歲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巖,悟商道,念商經,遊商海

且功且過,亦悲亦喜,忽峰忽谷,極盛極衰。

這就是被魯迅先生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的胡雪巖。這“最後”中生出的無限“精彩”同樣讓後人無限“感慨”;這讓人大笑大哭的人生遭際,足以吸引來者的目光。

發跡:投靠左宗棠壟斷軍火生意

失敗:被李鴻章盛宣懷用權力整倒

一生經歷

  • 清道光三年(1823年),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裡村,幼年時候,家境十分貧困,以幫人放牛為生。
  • 1836年,13歲的胡雪巖開始就孤身出外闖蕩,先後在杭州雜糧行、金華火腿商行當過小夥計,到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幹起,三年師滿後,就因勤勞、踏實成了錢莊正式的夥計。
  • 1842年,19歲的胡雪巖被杭州阜康錢莊於掌櫃收為學徒,於掌櫃沒有後代,把辦事靈活的胡雪巖當做親生兒子。於掌櫃彌留之際,把錢莊悉數託付給胡雪巖。這所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堪稱胡雪巖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
  • 1848年,26歲的胡雪巖結識“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挪借錢莊銀票500兩銀錢,幫王有齡補實官位。
  • 1851年,開始代理湖州公庫,在湖州辦絲行,用湖州公庫的現銀扶助農民養蠶,再就地收購湖絲運往杭州、上海,脫手變現,再解交浙江省“藩庫”,從中不需要付任何利息。接著說服浙江巡撫黃宗漢入股開辦藥店,在各路運糧人員中安排承接供藥業務,將藥店快速發展起來。
  • 1861年,太平軍攻打杭州時,胡雪巖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食接濟清軍。是年底,杭州城破,王有齡因喪失城池而自縊身亡,胡氏頓失依靠。左宗棠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
  • 1864年,自清軍攻取浙江後,大小將官將所掠之物不論大小,全數存在胡雪巖的錢莊中。胡以此為資本,從事貿易活動,在各市鎮設立商號,利潤頗豐,短短几年,家產已超過千萬。
  • 1866年,胡雪巖協助左宗棠在福州開辦“福州船政局”,成立中國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廠。
  • 1872年,阜康錢莊支店達20多處,布及大江南北。資金2000萬餘兩,田地萬畝。由於輔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補道,賜穿黃馬褂,是一個典型的官商。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巖,悟商道,念商經,遊商海

  • 1878年,55歲的胡雪巖成立“胡慶餘堂”藥號,正式營業。
  • 1880年,胡慶餘堂資本達到二百八十萬兩銀子,與北京的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南北相輝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之稱。
  • 1881年,胡雪巖因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銜(三品),賞穿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並總辦“四省公庫”。
  • 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生絲價格日跌,企圖壟斷絲繭貿易,卻引起外商聯合抵制。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開始,胡氏高價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佔據上風。華洋雙方都已到忍耐極限,眼見勝負當判,誰知“天象”忽然大變。歐洲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再就是中法戰爭爆發,市面劇變,金融危機突然爆發。事已如此,胡雪巖已無回天之力。1883年夏,被迫賤賣,虧耗1000萬兩,家資去半,週轉不靈,風聲四播。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群起敲詐勒索。
  • 188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清廷再下諭旨,將胡雪巖革職,並讓左宗棠追剿胡雪巖欠款。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查訪,清廷大概獲知胡雪巖欠款及資產情形,諭旨中“虧欠公項及各處存款為數甚巨”、“有典當二十餘處,分設各省;買絲若干包,值銀數百萬兩”可以說就是查訪結果。由“買絲若干包”可知,胡雪巖確實在破產前購買了大量生絲。
  • 清光緒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即在福州病逝。同年十一月,胡雪巖在貧恨交加中鬱鬱而終。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巖,悟商道,念商經,遊商海

經商之道

頗具商人頭腦的胡雪巖將其智慧用在商業上,大獲成功,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胡慶餘堂的創辦。換言之,胡慶餘堂濃縮了胡雪巖經商的精華。在胡慶餘堂的創意上,表現了胡雪巖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的出擊精神。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巖,悟商道,念商經,遊商海

胡慶餘堂許多匾額都是朝向外掛的,唯獨“戒欺匾”是掛在營業廳的背後,是掛給內部員工看的。這塊匾為胡雪巖親筆寫就:“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餘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唯願諸君心餘之心。採辦務真,修制務精……”。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巖,悟商道,念商經,遊商海

與“官”同等重要的“人”還有女人。為了生意的需要,胡雪巖捨得把自己所愛作為禮物送給該送的人。他曾把一個叫“阿巧”的女子贈送給江蘇學政何桂清,甚至還將青梅竹馬的“黃姑”送給仗義、忠誠的夥計,他深知“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此“招兒”在今天看來並不驚人,有時甚至顯出幾分猥瑣,而在當時卻有出奇制勝之功。看得出,下面幾件事,胡雪巖也是動了腦子的。

——為了留住阜康錢莊的客戶,他竟墊付底金,為撫臺和藩臺們的太太、小姐開免費戶頭,甚至為了溝通方便,遞送信息,連巡撫衙門的守門人也得到一份這樣的薄禮。客戶們果然認為在阜康錢莊存錢安全,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他很懂造勢的作用,利用王有齡為朝廷捐款解決軍餉一事,硬要王將款子交自己的總管劉慶生轉手匯往京城,以提高阜康錢莊的實力和影響力。

——在經營中,他不失俠肝義膽。在自己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竟答應浙江藩司麟桂借款的請求,連同行們賀禮的“堆花”銀子也派上用場。這為他贏得了人心,也贏得了生意:浙江綠營軍羅尚德和手下先後將30萬兩存款存到阜康錢莊。

——阜康錢莊開設不久,正是朝廷軍費開支增加的時候,戶部發行“官票”?穴朝廷用官票換取民間的現銀?雪以做急用。在人們疑慮重重的時候,胡雪巖硬是帶頭兌換了15000兩現銀的“官票”,深得朝廷的賞識。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巖,悟商道,念商經,遊商海

在開辦藥店的經費上,表現了胡雪巖“借雞生蛋”、“借船出海”的經營手段。他把開藥店的資金鎖定在一些大中官員身上。憑藉他在官場上的優勢,不費氣力,就籌集了10萬兩銀子,在藥店的經營宗旨上,表現了胡雪巖戒欺、誠信的理念。胡慶餘堂的營業廳,懸掛著兩塊匾額,一塊朝著顧客,上寫“真不二價”。另一塊是胡雪巖的“雪記”,上寫“戒欺”,旁邊還有一行小字:“凡有貿易均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不可欺。餘存心救世,誓不以劣品代取最利。唯願諸君心餘之心,採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致欺予以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關善為餘謀也可。”在一個戰亂的年代,如此講求信譽,不能不說胡雪巖卓識遠見,高人一籌。靠這個“法寶”,他終於創下了“金字招牌”。

在對待競爭對手上,表現了胡雪巖的睿智和自信,一旦認準,堅守不變。任對方怎樣降低價格,胡雪巖始終以過硬的藥品取信於人,打出了“真不二價”的旗幟,最終贏得了顧客的信賴。 在創業中,表現了胡雪巖新的思維方式和經營模式:為方便顧客,採用郵購方式,解決了距離較遠的顧客的需求。為擴大影響,他在《申報》上做產品廣告,開展宣傳攻勢。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巖,悟商道,念商經,遊商海

 生逢亂世的胡雪巖儘管頗具經商天賦,用盡心機,也沒能抵禦亂世的重創。李鴻章等北洋系將其作為打擊對象,落井下石,大加陷害。又由於時局不利,趕上上海發生擠兌風潮,昔日輝煌的阜康錢莊不得不被迫停業。在經營困難之際,偏又是戰事不斷,雪上加霜。光緒四年(1878年)左宗棠要胡雪巖出面把商股召集在一起,同時向英國匯豐銀行借款達650萬兩,後又借款400萬兩,用於西邊戰事。照理說,這筆錢應由國家償還,而到頭來,確要胡雪巖一人承擔。為了削弱左宗棠的勢力,李鴻章授意上海道臺把各省解往上海的協餉都扣下來。此時,還給洋行錢款的日期已到,協餉卻被扣留,這無異於釜底抽薪,置胡雪巖於死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困難重重之時,胡雪巖又接受為左宗棠籌集50萬糧餉的任務。即便如此,為和洋人競爭到底,胡雪巖最終也沒有將手中的絲繭換成現銀。他萬萬不曾想過,世道在造就他的同時,也在毀滅著他。他的衰落正是中國晚清社會的縮影。在遭遇一系列重創之後,戶部尚書閻敬銘又向朝廷奏了一本,羅織罪名種種,最終把胡雪巖推向死亡的深淵。

一代商雄,半生榮華東逝水。從錢莊的小夥計到晚清商界“巨無霸”,胡雪巖跌進了置他於不能再生的“滑鐵盧”。金錢散盡,美女離去,家業湮沒,鬱郁而亡,“紅頂商人”胡雪巖走完了可圈可點、如泣如訴的人生路。當我哀其不幸、掩卷沉思之際,一個聲音總在耳邊徘徊:“商人為錢,錢能害命,我這一輩子,不懷念揮金如土之日,而懷念少年時拿幾文錢買燒餅、喝水酒之日。當歐洲19世紀商品經濟興起時,商業貿易迅速發展,在東方大國,中國的清朝,也只有我浙江胡雪巖能與各國商人競爭。這聲音,悲哉?壯哉?亦悲亦壯?

胡雪巖暴富與驟敗的故事揭示了現實中官、商關係中力量、地位的不對等。商人雖然有時能借助公權力謀得一些好處,但就整體而言,仍始終處於從屬和被利用的地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語再一次得到了驗證。

雖然晚年傾家蕩產,但胡雪巖跌宕起伏的一生仍留給現代人很多啟發,其誠實守信、重情重義的人格品質值得敬重,是當之無愧的現代商人的財富偶像!

胡雪巖臨終前曾對兒子說:白老虎可怕。意即白花花的銀兩害人,經商是最有風險的事情。於是在胡氏後人中,幾乎無人經商,也無人入仕,但在文革時期,頂著大資本家後代的帽子,仍逃不了被抄家的命運。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商人”胡雪巖,悟商道,念商經,遊商海

胡雪巖名言

1、要跟比你強的人在一起,才能有所收穫,學到東西。

2、人生要隨著自己的發展,不斷地進行階段的調整。

3、滿腦子都是錢的人,一輩子都賺不到錢。

4、商業競爭的勝負最終決定在經營者本身的修養上。

5、要抓住機會讓別人瞭解你有什麼本事。

6、用人之道,不拘一格,能因時因地制宜,就是用人的訣竅。

7、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能用人,用人首先要識人,眼光、手腕,兩俱到家,才智之士,樂於為己所用,此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

8、八個罈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

9、事情來了,急也沒有用,頂要緊的是自己不亂。

10、處順境其實非常危險,處逆境反而比較安全。

11、當你得到什麼東西,你就失掉什麼東西。

12、當事情太順利的時候,需要更加格外小心。

13、有好就有壞,因為有陰就有陽。

14、人生就要不斷做出合理的階段性的調整。

15、處逆境容易因為小心,處順境很難,因為大意。

16、人以役物,不可為物所役,心愛之物固然要當心被竊,但為了怕被竊,不敢拿出來用,甚至時時憂慮,處處分心,這就是為物所役,倒不如無此一物。

17、我是一雙空手起來的,到頭來仍舊一雙空手,不輸啥!不但不輸,吃過、用過、闊過,都是賺頭。只要我不死,你看我照樣一雙空手再翻起來。

18、什麼事,一顆心假不了,有些人自以為聰明絕頂,人人都會上他的當,其實到頭來原形畢露,自己毀了自己。一個人值不值錢,就看他自己說的話算不算數。

19、不得志的時候,自覺埋沒英才,滿腹牢騷,倘或機緣湊巧,大的其發,卻又更壞!

20、我不是昧著良心說話,這不過逢場作戲,要看機緣,總要順乎自然,不可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