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DIY裝機最大的誤區在於:CPU、內存和顯卡性能崇拜,忽略硬盤讀寫性能。

很多人都聽過一個疑問:為什麼老子當初花了好幾千配的電腦,才用了一年不到,就變得這麼卡了?

14年的時候也有這個疑問,當時配了一臺還不錯的電腦,Intel Xeon E3 1230V3的CPU+8G的金士頓內存+GTX760的顯卡+1T的機械硬盤,板子和其他的就不說了。剛開始用的時候,性能確實可以的,玩什麼都不卡,開機大概在20S左右。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發現電腦開機越來越慢,25S--->30S--->35S,而且開機後得等一段時間才能打開軟件,方便起見,把電腦開機顯示桌面到能運行軟件的這段時間稱作:偽開機(偽開機是針對用戶體驗來講的,事實上並不存在)。

後來偽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從一分鐘到兩分鐘,逐漸增加,當時找了很多的辦法,都木有用,氣的差點衝動換了臺電腦。後來才瞭解到了一個神器:固態硬盤(SSD)。

那麼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的區別在哪呢?專業的就不講了,對於普通用戶來講,它們的區別就是:讀寫性能。

讀寫性能對於電腦是什麼樣的呢?簡單的來說,讀寫性能是用戶體驗之根本!這句話可能很多人有意見,但卻是自己親身驗證過的。

後來在JD上花了接近700買了一個120G的固態硬盤(當時還是挺貴的,現在便宜了一半不止)。裝在電腦上,在固態硬盤裡裝上系統,然後再把之前的機械硬盤裝上,作為存儲盤,這樣就是120G固態+1T的機械硬盤的組合。這套組合從14年9月到現在(16年1月),性能都沒有明顯的下降,開機時間20s左右,偽開機時間小於5s。單機遊戲裝在固態硬盤裡,遊戲讀取速度也明顯變快,體驗爽到飛起。(別拿發燒友的開機時間和性能反駁,只是普通用戶)

再後來,買了一臺2手的ThinkPad T410用來開發,很老的機器,I5 M520的cpu,8G內存,顯卡就是集顯,然後裝了一個250G的固態,體驗起來效果特別好。開發程序很流暢,偽開機時間幾乎沒有,坐旁邊的哥們,新款的ThinkPad,程序開發起來簡直虐心。

總結一下:不要對CPU、內存、顯卡盲目崇拜,有錢的話,把臺式機加裝一個固態硬盤,筆記本的換成固態,能大大延長電腦的使用壽命。對於臺式機來說,120G固態+1T的機械硬盤組合是很好的,價格也低。對於筆記本來說,沒有多餘的硬盤位,直接上250G左右的固態。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談談電源部分。廠商誇大功率特別常見。顯卡和 CPU廠商為了保險起見,總是誇大產品的實際功率需求。測試整機耗電量: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主流顯卡耗電量 實際上,CPU廠商沒有提及最大功率,實測顯卡功率和官方數據始終不能完全一致,而顯卡廠商推薦的整機功率則是誇大了。

★盲猜的電源功率估算器

各種各樣的功率計算器總是使用籠統的數據。在線電源功率估算器有兩個典型錯誤:

錯誤一:把TDP當做最大功率;

錯誤二:分別測量各路電流的最大功率,再把它們加起來得到總的最大功率。

錯誤的配件功率相加法: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Hi-End Gaming PC No1:FurMark + Prime'95

在 Prime95和FurMark同時運行時,Prime95最大程度地佔用了Core i7的8個線程,這使得Core

i7過載了。Core i7雖然性能強勁,但是在以8線程開啟Prime95的情況下,並不能夠同時滿足來自於顯卡的運算需求。結果導致顯卡只能渲染一幀,等待一下,然後再渲染一幀,再等待一下,於是就出現了上圖所示的顯卡功率急升急降

因此,分別測量各路電流的最大功率,再把它們加起來得到總的最大功率,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各路峰值電流有可能是在不同時刻出現的

★ 先進的測試功率設備 ◇ 測量最大值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消費級的功率表

幾乎每一個計算機類媒體在測試功率時,都會採用這種消費級的功率表。但這種測量方式得到的是平均值而非最大值。現代的CPU和顯卡的功率,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的改變。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Allegro ACS713-30T

Allegro公司的30安培級別的電流傳感器ACS713-30T,結合他們自行開發的一套程序,這套設備可以自動計算出整臺電腦功率的瞬時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 負載分佈

萬一電源的+12V供電功率不足,電腦則可能出現藍屏或死機等情況。

測量方式可以告訴我們負載是如何分佈的,比如+5V,+12V,+3.3V的電流各是多大,這些信息非常有趣,同時又很重要。

★怎麼使電腦達到最大功率?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Hi-end gaming PC No2:i7-920 + GTX 295 同時運行FurMark和Prime95使電腦儘可能達到最大功率,但是現在已經沒有評測網站這樣做了。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DIY 裝機有哪些誤區?

AMD RX 580(8GB)整機功率 如今,Anandtech利用Crysis 3的方法應成為新的黃金標準。

★ 缺陷 沒有涉及超頻、SLI和CrossFire、雙CPU或高級服務器等。

★ 可悲的國內科技媒體

在計算電腦電源功率方面,國內科技媒體要麼就是直接抄襲(抄的幾乎都是錯的),要麼原創的深度和廣度達不到外國的水平,幾乎沒有一篇文章是值得閱讀的。但是,如果按照他們的方法去計算電源,好像結果並不差。這是因為他們在計算完之後,還會加上一點餘量,而且他們這些方法也在不斷調整,似乎也就成為一種“經驗法”。要提出的是,他們這種做法是不嚴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