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鎖定洩密對象,《華字日報》及主編陳言

於是,閩浙總督李鶴年派同知文紹榮前往香港密查《華字日報》。此報於1872年開始獨立發行,是英人所辦英文報紙的中文版,當時的主持者為《德臣報》之主筆陳言,他自幼信奉天主教,中英文俱佳。內容取材不外乎翻譯西報及轉載京報,以及本地新聞而已。

李鴻章,鎖定洩密對象,《華字日報》及主編陳言

在香港密查期間,文紹榮發現陳言已經離開了香港,他的同事說他去了福州。可是文紹榮回到福州秘密調查後卻發現,陳言已經到了臺灣府。陳言為何去臺灣?他跟閩浙政界、軍界何人有勾結?這一切都還是一個謎。李鶴年聽到這個調查結果後立即給沈葆楨去信,希望沈葆楨查證陳言是否就在臺灣府,進而調查陳言臺灣之行的真實目的。

沈葆楨的調查還沒有結果,被嚇得不輕的李鶴年就已經向同治皇帝報告,說自己到福州後,所有洋務密件皆由信函往來,不經書吏之手。當自己接到北京的諭旨,知道軍機秘密刊入香港新聞紙,“殊深詫異”。

李鴻章,鎖定洩密對象,《華字日報》及主編陳言

李鶴年還將文紹榮的秘密調查結果向皇帝進行了詳細彙報,但整個報告都在水水而談,沒有具體內容。同治皇帝一看,李鶴年的報告是在踢皮球,於是只在報告上硃批:該“衙門知道”。同治皇帝希望沈葆楨能夠查個水落石出,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官員之間相互推諉。

李鴻章,鎖定洩密對象,《華字日報》及主編陳言

沈葆楨接到李鶴年的信函後,立即對陳言進行了詳細調查。令沈葆楨驚訝的是:陳言現在竟然受聘於黎兆棠。黎兆棠,字召民,廣東順德人,1853年取得進士出身,曾經在總理衙門供職。1867年南下代理臺灣道臺,成為臺灣地區臨時行政長官,與沈葆楨一直私交甚密。在日本進兵臺灣問題上,沈葆楨第一個想到的助手就是黎兆棠。因為黎兆棠與奕、文祥等一大幫皇親貴胄關係密切,而且天天跟歐美的駐華使節打交道,對洋人相當瞭解。在代管臺灣期間,黎兆棠跟臺灣紳商交往頻繁,洞悉錯綜複雜的生番利益。

李鴻章,鎖定洩密對象,《華字日報》及主編陳言

洩密案牽扯到了黎兆棠,這讓沈葆楨著實為難。這不僅是因為他們二人關係密切,更是因為黎兆棠一直兢兢業業,帶重病工作,五十歲的人看上去比六十歲還老。沈葆楨本想按照福州方面的意思詢問陳言的情況,可是一看到黎兆棠日益憔悴的樣子,擔心他聽後心情更壞,就沒有當面詢問陳言一事。

李鴻章,鎖定洩密對象,《華字日報》及主編陳言

後來一問才知道:有人已經向黎兆棠調查過了,並得知陳言的英文很好,對洋人的情況很熟。但據其回答,應該是不存在自己身上洩露給陳言機密的這種情況。都這麼說了,沈葆楨也沒有再多去為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