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誰說女子不如男?著名愛國企業家宋嘉樹及其夫人倪桂珍培養了近現代中國最出名的宋家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宋氏家族對於近現代中國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宋氏三姐妹在歷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宋慶齡成為了一代國母,受國民景仰;宋美齡嫁給了蔣介石,權勢顯赫;宋藹齡聯姻孔祥熙在當時可謂是富甲天下。她們被譽為上個世紀中國最傑出的女性。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在這樣龐大的家庭裡,作為三個女兒的父母,宋嘉樹、倪桂珍又是如何教育和培養她們的呢?

在兒女的教育上,宋家卻非傳統式的“嚴父慈母”,而是“慈父嚴母”:倪桂珍在家裡有最大的權威。

宋耀如是位實業家,忙於社會活動,在家裡總顯得熱忱、和藹、隨和放任。而倪桂珍為嚴肅家教付出了最大精力。

他們在家庭教育方面,注重了三件事:

第一事

心懷善意和寬容

實踐證明,孩子做人做事的準則其實是從小養成的,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和家長的教育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善良誠實的人,那就要從一些小事做起,而不是孩子被桌子絆倒了反而縱容孩子說:“別哭,我幫你打桌子。”

宋嘉樹雖然一貫對自己的孩子很寬容,迎合孩子們的情緒,但是他也會適時地教育孩子學會原諒,學會寬容,學會對人抱有一份善意。

有一次,宋氏姐妹兄弟玩兒拉黃包車的遊戲,宋靄齡扮作黃包車車伕,宋慶齡扮成乘客,小弟小妹們跟在後面又蹦又跳。正玩兒得開心時,不料“車伕”拉車用力過猛,雙手失去控制,一下把“乘客”拋了出去。“車伕”愣在那裡傻了眼,知道自己闖了禍;“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滿臉不高興。

宋嘉樹先對宋靄齡說:“做遊戲也要有分寸,黃包車車伕可不光是使力氣呀!傷了乘客還怎麼拉生意呢?”小靄齡不好意思地笑了。

然後,宋嘉樹笑著對宋慶齡說:“我們的‘乘客’這樣寬宏大量,這樣勇敢堅強,真是了不起!”小慶齡受到父親的誇讚和鼓勵,一臉的陰雲也散去了。

長大以後,宋慶齡真的成為了一位既有愛心、寬容,又敢於和邪惡勢力鬥爭的偉大女性。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第二事

不計譭譽,務必佔先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做任何事都要敢為天下先,搶佔先機,才會有所收穫。

宋嘉樹夫婦還教會了孩子們要不斷創新,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

在宋藹齡五歲的時候,父母就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的女塾讀書,從小就培養她的獨立意識,在她13歲的時候,就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國求學,使宋藹齡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接收西方教育的女子之一,這都說明宋嘉樹是一個具有遠大眼光的父親。

這在當時卻是不被社會所接受的,批評質疑之聲不絕於耳:為什麼把女兒的嫁妝浪費在出國唸書上?但宋氏夫婦還是頂住了壓力(當時留美的費用相當高昂,因此一般人都會選擇留日,二者相差十倍)。

正是這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才讓孩子受到了自由民主的教育,從小就懂得了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從小就要學會自己主宰自己,讓孩子今後不成為自身軟弱的奴隸。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產生自卑、自閉、怯懦等情緒的時候,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應該積極尋找各種方法向孩子表示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第三事

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

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家長應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情景,讓孩子有勇氣面對困難,積極克服困難,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挫折教育。

有一個雷雨天,宋嘉樹帶著小慶齡去上海龍華塔,他不讓小慶齡參觀古剎,卻讓她丟開手中的雨傘,站在古塔上淋雨。

宋嘉樹指著高高聳立的龍華塔對小慶齡說:“你看這座塔,千餘年來不怕風雨,為什麼?因為它基礎牢固,骨架緊密。你要想將來在社會上立足,就要從小打基礎,練骨架。現在我們比賽,圍繞寶塔跑六圈!”

說完,宋嘉樹就帶頭跑了起來,小慶齡在泥濘中跌倒了,迅速爬起來再跑,不肯落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和父親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也磨礪了孩子的意志,何樂而不為呢?

宋嘉樹教育孩子有一套,其妻倪桂珍更是勝出一籌。二女兒宋美齡說:

“母親的個性,處處表示出她的嚴厲剛強,而絕對不是優柔善感的。”

從一開始,嚴母就對兒女制定了清晰且一致的規則限制。埃爾默·特·克拉克著的《中國的蔣家》一書中形容倪桂珍為“虔誠地信守十誡,省吃儉用採用斯巴達人的訓練方法……還要進行禮貌規矩地訓練。”

斯巴達克人以勤勞、刻苦著稱。倪桂珍也是從嚴從實要求子女,不許養成飲酒、賭博、撒謊、偷懶等不良習慣。她認為溺愛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日後難成大器。

宋家優裕的生活環境,足可供兒女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嚴母要求女兒們從小學會做飯、燒菜、做針線活。

年幼的慶齡和美齡學成巧手,唯老大藹齡學不來這種慢手藝。最後總算得到父親的說情,母親才允許她不學女紅這一項。


那時,當人們剛剛開始認真考慮女孩子的教育問題,倪桂珍卻早已打定主意:她的所有女兒都應該到國外去學習。

宋藹齡,17歲隻身一人漂洋過海,前往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求學。因她在學校的出眾表現,兩個妹妹慶齡和美齡隨後也順利到該校就讀。威斯里大學校長曾評價宋氏父母是具有想象力及勇氣的東西文化融合的前驅。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宋美齡60歲生日會上,光腳玩遊戲

在要求子女們成為有遠大抱負、有成就、為祖國有作為的公民的同時,倪桂珍同樣教育孩子要成為一個有情趣不死板的人。

她和丈夫為孩子們在上海郊外的一片綠茵茵的莊稼地中間,親自設計建造了一座有海南特色的房屋,門前有小溪流過,房屋後面則開闢了菜園,讓孩子們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另一方面,倪桂珍親自教導孩子閱讀和演奏鋼琴。

從孩提時代起,他們夫婦就開始對孩子們進行中、英文雙語訓練,從美國購買大量幼兒讀物,輪流教孩子們讀寫。

倪桂珍喜愛彈奏鋼琴,宋耀如又喜歡唱歌,於是週末舉辦家庭晚會成了宋家的慣例。在家中的藝術薰陶下,宋藹齡繼承了父親的歌唱,宋美齡學會了跳舞、畫畫,宋慶齡則繼承了母親的一手好鋼琴。

《宋慶齡傳》中寫道:

“正是這樣,宗教、田園、鋼琴、英語和民主精神,使這個家庭與當時中國萬千個普通家庭相比較,處在一種‘世外桃源’的優越環境中,既有基督教嚴格的生活秩序,又有和諧、歡樂和詩情畫意的氛圍。”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老年倪桂珍

宋嘉樹夫婦能夠掌握住教育的分寸,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善良、堅強、勇敢的優秀品質,三個女兒長大之後雖然選擇了不同的革命道路,但是孩子們能夠堅持自己的慈善事業和女權事業,也說明了宋嘉樹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後記

即使民國時期的煙雲已經散去,但是他們優秀的教子經驗還是可以給家長朋友們一些思考和感悟。從小學習如何正確的看待得失,看待挫折,看待成就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不無裨益。而女孩子同樣可以撐起一片天,在現今自由民主的社會尤其如此,所以如果您家是個女孩子,更應該告訴她女孩兒同樣可以通過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宋氏三姐妹的爹媽,才是中國最牛父母

專注家庭教育,分享教育理念,更多優質育兒文章,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