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宴等各種宴,你如何看待?

今日,看到一則消息,福泉市彭姓居民舉辦升學宴被舉報,連帶餐館被處罰。升學宴、喬遷宴等等其實都是中國流傳下來的習俗(或者叫習慣)為什麼如今會給現代人造成煩惱呢?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觀點。

這些“宴”的由來

升學宴等各種宴,你如何看待?

人生三大喜事之一

人生三大幸事大家應該知道,分別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他鄉遇故知。今天我們就要討論的就是“金榜題名”的“升學宴”,看過電視劇或者對於歷史有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就以清朝為例,能夠讀得起書,考的了舉人的屈指可數,可以說當時的文化人或者讀書人大部分是家境不錯的。所以一旦有了功名那麼肯定要擺宴慶祝一下,但是請記住一點:擺宴的基本都是大戶人家(或者說入贅大戶人家)。

如今呢?上流文化肯定會影響普通老百姓(或者說絕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都想當上流人),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都想當壓人一頭的這種攀比心理越發嚴重,尤其是在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

這些“宴”該不該宣揚

升學宴等各種宴,你如何看待?

升學宴

一句老話: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這一輩子圖的就是一個名聲,尤其是如今物質社會,大部分人都想留下一個“有錢人家”的標籤。比如:滿月宴、喬遷之喜、升學宴等等雖說都是喜慶的事情,但是大肆鋪張是不是值得?我們需要考慮。

根據上面的描述,相信大家都明白一點:古時候能夠擺宴的基本都大戶人家(有錢人),普通老百姓是擺不起的,無論社會怎麼發展都會有貧富之分。古人尚且知道量力而行,我們怎麼不知呢?所以,個人覺得這種“宴”還是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沒必要大肆宣揚的好。

有些地方已經明令禁止,說明風氣已經很壞了

升學宴等各種宴,你如何看待?

福泉市規範群眾操辦酒席

目前小編知道的消息是,黔南十一縣已經出臺了禁辦婚喪嫁娶外所有酒席的規定,而且現在也有部分地區對於擺宴有了明確的要求。可以說如今大肆擺酒席,鋪張浪費的現象是尤為嚴重,尤其是在一些貧困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更是如此,已經形成了一種很不好的社會風氣,大有超過之前“天價彩禮”之勢。

為什麼規範群眾操辦酒席?

升學宴等各種宴,你如何看待?

農村酒席

第一、掃除地方惡習,引導合理消費。看到下面的很多評論,都是在說舉不舉辦是村民和群眾自己的事情,老百姓花自己的錢有何不可,帶動消費等等這樣的言論。雖然沒錯,但是我舉個例子大家或許就明白了,“天價婚禮”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十年以前婚禮禮金是多少?現在呢?而且大部分禮金高的地區普遍經濟發展不好,這是為什麼?攀比成風,虛榮心作祟,這不是合理消費;搞到今天有些地方結個婚都得40-50萬,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大家心裡不明白嗎?現在天價婚禮已經讓群眾痛不欲生了才去解決,大家不感覺到晚嗎?

第二、好的習俗可以繼承,不好的必須摒棄。喬遷之喜、升學宴、滿月酒啊等等都是老習俗了,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不錯,高興高興是不錯,但是對於有條件的可以這樣做,但是總要有沒有條件的怎麼辦?很多老人都會創造條件去辦,為什麼?因為面子,中國人最講究個面子。這樣時間長了一些老規矩就會成為羈絆人民生活的枷鎖,家中人民的生活負擔,婚禮如此,其他也是如此。所以一些好的習俗可以繼承,但是一些不利於社會發展和團結的規範下並沒有錯。

第三、必須公平公正。最先禁止在外大擺宴席的肯定是公務員,黨員幹部等等,如今應該很少有國家工作人員公然在外大擺宴席了。可以說已經有人作出了表率,規矩應該是人人平等的,不能說只有國家幹部才有條件約束,老百姓不受約束,這樣體現不了公平性。

綜上,各種宴雖然都可以找到歷史依據,但是請不要忘記量力而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創不易記得點贊轉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