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么小學,初中生的作業如此的多?如何才能改變當下的教育方式?

丁雄


改變?勸你還是先鼓勵孩子堅強面對現實吧,小學初中作業多就是現實,而更多孩子除了面對學校的作業外,還有各個培訓班的作業,讀書真的太不容易了,的確有很多孩子從小生活在學校教室和校外培訓班教室裡,沒有撒歡的童年,聽不到池塘知了的叫聲。

想想,真可憐。

但又真的很難改變。即便學校減負,也有家長加壓,孩子的負擔羊並見得減輕。更何況這是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絕大部分家長想到的不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而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少,但別把孩子學習負擔繁重的責任都歸咎於老師。孩子身上的千斤重擔,是各方面綜合用力的結果。

很多人都在想該如何改變當下的教育方式,身為一位老師,我也很同情自己的學生,但又不敢有絲毫鬆懈,閒庭信步是無法參與中考高考這場殘酷的戰爭的。我惟有告訴學生提高效率,坦然面對。

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希望教育能放慢一點腳步,給孩子留一點時間,留一份童年。


途蟲的百味人生


我要當頭棒喝!作業多嗎?為什麼要改變?

“作業”:我模糊的印象中就是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初中階段的我對老師俯首貼耳、崇拜有加、只要有作業總是全力以赴、廢寢忘食、甚至通宵達旦地努力完成!也因此常得到老師的表揚,還招來不少羨慕的目光。從來不用母親囉哩囉嗦,更不用父親嚴厲喝斥、大聲咆哮,內心裝有走出大山深處的夢想,也沒覺得多苦多累。

世易時移,現在“作業”卻成了家長和老師共同關注的“難題”:“孩子作業不認真”,“孩子作業偷工減料”,“孩子還沒做作業”,“孩子作業鬼畫桃符、敷衍了事”!沸沸揚揚、不絕於耳。甚至為此而形成老師與學生對立,學校與家長隔閡的局面。

其實作業是老師佈置的功課,要求學生運用老師講授的知識點解決問題,是對課堂功課的補充與完善,是學生實踐的一種特殊方式。能保質但保量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可鞏固學習成效,有力提升學習成績,增進學生獨立思考意示。進而形成堅持不懈、樂於接受新知識、勇於探索未知領域的良好習慣!

所以:及時準確地作業是作為學生應完成的重要任務,希望作為家長的你,換位思考,密切配合老師,正確引導孩子,積極做作業。

一直以來,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做作業佔用的時間太多,甚至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抱怨。設身處地:如果老師不佈置和少佈置作業,自己也輕鬆很多,既能贏得學生愛戴,又能得到家長讚揚,何苦出力不討好?

但在應試教育的大形式下,卻是對學生不負責的表現!別的學校學生都知難而進,夜以繼日在“題海”中游泳,你追我趕以勤於作業為榮。你孩子卻養尊處優、遊手好閒、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將來在同一公正公平透明的平臺上競技,吃虧的是誰?應該不言而喻吧?孩子天真無邪,思慮單純,我們做大人的總應該把目光放遠點。歸根到底,“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有幅對聯“貼”出來,望對你有所啟發:“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希望星晨58298869


近年來,有些學生和家長為放學後的作業而苦惱。作業到底應該多還是應該少一直爭論不休,可能每個學校每個地區的作業多少不同,家長對小孩的期望值不同,導致觀點也不統一,但每位家長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

我也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家長,我談談我對小孩作業多少的看法。

我們這裡老師佈置的作業比較少,語數英都只有一本練習冊。中午小孩一般在12:30前吃完午飯,然後去寫半個小時作業,13:00左右開始午睡,14:00起床去上學,晚上一般20:30左右,全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已寫完,然後沖涼休息一下,21:30前絕對上床睡覺。我小孩從一年級開始,在上學期間,作息時間基本上都是如此。我小孩沒有參加任何培訓班,成績一直在年級前兩名。今年六年級了,明年小升初,想去我們這裡最好的初中尖子班讀書,孩子爸有點焦慮,怕別人補習,自己不去補習,明年有閃失,為預防萬一,最近給孩子報了全優補習班,同時也買了幾本家庭作業,但小孩依然很輕鬆搞定。只要小孩作業完成了我們家長檢查ok後,他就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小孩就養成了主動積極快速做作業的習慣。

同樣的作業,他同班同學還有許多人認為作業量大,我想可能原因是:1.學生自己掌握知識不牢,做作業時,不知道怎麼做,不時查找浪費時間。2.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浪費了時間

我主張作業要相對多點,熟能生巧,如果作業太少,孩子知識點掌握不牢,學習肯定會受影響,象我這種普通家庭,還是希望小孩學習好,將來好有個好的出路。



甜心千里眼


🌹“寫作業了嗎”?是母親嘮叨的口頭禪;“寫作業去”!為父親命令的流口語。一時間,“作業”成了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題,與同事交流的談資,說不盡聽不夠,不一而足。

📖萬家燈火,一片“作業聲”,埋怨在其中,夾雜呵斥聲,彼此起伏,不絕於耳。隱約傳出桌椅傾側拳腳聲,間或男女混聲二重唱。存在著時刻安裝監控器的危險。

👪家長朋友!你可曾想過:為什麼要完成作業?怎樣完成作業?

💝何為作業?作業是老師給學生布置的功課;是課堂教學延申到家庭自我學習的形式;是鞏固學習效果的一種傳統活動。

📚做作業的目的:理解、消化、掌握和運用當日或近期所學知識,在獨立完成的過程中不斷的熟練和鞏固。

📒作業類別為:書寫、讀、看、背誦、記憶、實際操作等,小學低中年段有朗讀。

📓書寫有形,好檢查;其他無形,靠自覺。

📰獨立完成不排除一時做不出的題目向家長和同學請教或詢問。

📖“寫作業”的說法不科學,它排斥了“寫”之外的其他作業。應為“做作業”或“完成作業”。

👪家長們要教導孩子:站在學習主人的位置,用學習主人的身份去完成作業,讓學過的知識為自已所用。

📚不牴觸,不消極,杜絕形式行為。

📒認真及時的完成作業,不但鞏固了已學的知識,還能激勵孩子自覺的去迎接新知識,循環往復,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文為作者本人為孫子、孫女專門撰寫的《家教家訓》中的一節,現藉機公開,以賞那些關注子女教育的家長朋友!


9238646047


不可否認,一直以來中小學生作業佔用的時間非常的多。而且這種情況不是某一個地區或某一個學校的現象,幾乎到處都是。這種局面的形成,無非是因為學校追求升學率;家長的名校情結與相互攀比的你追我趕造成的。

教育部門一再強調減負,初衷是好的,但在應試教育面前,這種減負又變成了一廂情願,落實到位的幾乎沒有。因為你減負了,別人不減;你不補課別人卻在額外加餐,到了考試時,吃虧的只有自己。這就是多數學校與家長的真實心態。現實也是這樣。甚至有的家長對自己孩子所在班級作業佈置的少了一點而對班主任提出意見。這種情況下,如何減負?

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大的環境很重要。八、九十年代那會兒哪有什麼課外再補課,學生作業也不是很多。因為那會各校師資隊伍區別不大,入學升學按部就班,所以大家心態都相對平和。隨著改革的深入,民辦教育的介入,各路大軍開始爭奪優勢資源,績效考核的威力開始顯現,而學生的壓力也陡然增加。所以,只要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存一直在,減負就是空談。


城喧農靜


不做作業,拿什麼來鞏固學過的知識,鞏固不了基礎,如何又提高,提高不了期未那來的成績。千萬不要相信:老師上課不講,補課講。全是屁話。老師所教的班級成績不好。連書都沒得教。還談什麼補課?


踏雪無痕179379551


想要學習好,想要上好中學,好大學,不就是這樣的結果麼?

你以為美國孩子就沒作業了?他們就能天天開開心心玩了?那些開心的是貧民窟的小孩,中產階級的小孩還不是天天補課。頂多也就是我們在補數理化,他們在補琴棋書畫,課外活動,但是,最終下來的表現還不都一樣?

美國重點高中的學生,一天睡覺時間比我們高三學生還少,你知道麼?

而且,彈2小時琴就比寫2小時作業開心了?你去問問那些從小學音樂的,看他們會不會給你一嘴巴……

而且,現在小學和初中你不讀也沒人逼你啊,覺得作業多大可不做。沒人逼你讀書,但是你也別老希望其他人的小孩不讀書吧?

更何況大多數時候根本就不是作業多,而是小孩根本就沒有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別人家小孩1小時能完成的作業,你家小孩要做到晚上12點。然後嫌作業多?

就算是初中,除了初三外,其餘的時候,基本也都是2小時內能搞定的作業量。為什麼我說得這麼肯定,因為如果作業量再加大,老師自己也搞不定啊!!一個老師教100名學生,你覺得他佈置作業多了,批改的完麼?

別說什麼老師不改家長改。老師自己不去看學生的作業,怎麼知道自己學生的學習狀況?!他還想不想教書了?而且初中的作業,有幾個家長看得懂??

所以,現在要改變的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是作為家長的這批人,能不能明白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孩子是你自己生的,所以,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到其他人頭上!!


一百分計劃


暫時沒有辦法,劇場效應。為了看得更清楚,個別人站了起來,現在整個劇院的人都站著看節目,沒人敢坐下來,坐下來的怕看不見,站著的除了非常的辛苦,其它毫無意義。只有劇場管理人員出場,才能解決問題。


微風拂麥浪


應試教育的現實情況就是這樣的

應試教育背景下,什麼最重要,當然是分數。沒有分數怎麼選擇好的中學,沒有好的分數怎麼選擇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也幾乎與好的大學無緣,上不了好的大學,未來就業也將面臨巨大挑戰。分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學生未來的幸福;

為了分數,總不能光靠學校老師上課講的那點東西吧,一般學生也需要通過大量訓練,才能達到提升分數的目的。在競爭壓力日漸增加的當下,在校老師也只能通過多佈置作業了;在中學階段,平時的訓練量越大,成績越好,也就是成績可以通過訓練來達到。

素質教育還有很遠,目前的教育很公平

教育改革一直在進行中,當然一下子也不可能改變到令所有人滿意,而且改革影響巨大,牽扯的東西太多,改革的進程肯定是緩慢的。離真正原素質教育還有相當的距離,況且,就算現在實施素質教育,大多數家庭可能負擔不起各類補習的費用,文化分數放在不是最重要的位置,那其他方面就有很高的要求了,你家真的能負擔得起嗎?你家孩子真的有很強的競爭力嗎?答案肯定是不一定的。目前的教育雖然有很多弊端,但無疑是最公平的,在這種公平機制下無疑對普通大眾來講是有利的。


學霸數學


同為義務教育,就是有些特別優秀,也有很多不愛學不做作業的人!等到別人上了雙一流的大學之時,你才悔悟自己不優秀都是把規定的作業不當回事造成的落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