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國內外新聞資訊類短視頻是如何發展的?

相比於其他類型的視頻,新聞資訊類短視頻比較稀缺。新華通訊社安徽分社朱青以傳媒轉型作為切入點,在對相關問題予以解析的基礎上,對國內外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的發展現狀作出對比分析,由此提出發展新聞資訊類短視頻必須面對的一系列議題,為行業提供參考。

一、國內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發展現狀

「观察」国内外新闻资讯类短视频是如何发展的?

在如今的媒體環境下,國內很多新聞機構也都“閃電”上馬視頻項目,直接在網絡發佈專訪、專題之類的節目,但結果卻是其商業性、傳播效果實際上都不大,且成本消耗不小。實際上,國外已經經歷過這樣的階段——當時,《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等一系列主流報紙都先後成立屬於自己的電視工作室,將網絡視頻作為“傳統電視形態”的新聞內容。

然而,有關“新聞領域網絡視頻遇冷”方面的訪談表明:覺得“文字閱讀更方便”“難以接受前置廣告”“下載花費時間過多”“不喜歡在小屏幕上收看視頻”者分別佔比41%、35%、20%、19%;此外,上網花費大、網絡速度慢、技術障礙等也是受眾不歡迎網絡視頻新聞的原因。由此可見,到目前為止,用戶在獲取新聞資訊方面更接受文本形式。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傳統新聞機構首要做到的便是沉著冷靜,不盲目跟風或迷失方向。

二、中外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發展的比較分析

(一)傳統報業的短視頻項目

「观察」国内外新闻资讯类短视频是如何发展的?

2013-2015年,《華盛頓郵報》旗下的視頻業務逐漸將短視頻報道定位為其主體——其先前的視頻節目講究的是“定時收看”,而如今則需要隨時隨地滿足用戶的觀看需求。同時,其也藉助於技術優勢建立了整合內容和原創內容“四六開”的自己的視頻平臺。

國內方面,由南方週末報社下屬的“南周文化部”改組的“南瓜視業”是此方面的代表之一,講究“不做新聞,只做其他”。而新京報下屬的“我們視頻”則是“只做新聞”——以“把人作為最高價值”“追求專業主義”作為發展理念,內容形式為長片、短視頻、直播並行。近年來,其藉助於紮實的新聞操作手法,以一系列優秀報道贏得了口碑和收視率。2017年初正式運行的“浙視頻”以浙江在線、浙江新聞客戶端等為依託,同時傾力打造“辣焦視頻”這一以熱點關注、輿論監督為特色的微信公眾號,其不具備獨立APP的特性,算是一種理性發展思路。

就整體而言,國內報業多以視頻、社交平臺為依託,而國外則更講究以“日常報道視頻化”來構建視頻品牌。

(二)傳統電視臺的短視頻項目

「观察」国内外新闻资讯类短视频是如何发展的?

2007年初,Youtube和BBC合作的“YoutubeBBC頻道”能夠和受眾形成更廣泛接觸,並由此獲得商業收入以對牌照費收入作出補充。到了2014年,BBC進一步和Instagram合作推出Instafax這一項目,主要用於推送精簡視頻新聞(15秒內)。

國內方面,SMG(上海廣播電視臺)的原創視頻新聞客戶端“看看新聞”是其中一個成功案例。其原創新聞內容在多種渠道和平臺上均可呈現。同時還有360公司和北京電視臺合資創立的客戶端“北京時間”與之類似,但近段時間發展不甚順利,隨後業務向短視頻方面靠攏,但其推出的“熱乎視頻”之類短視頻平臺尚未真正形成影響力。

由此可見,相比於國外,國內媒體尚未真正改變傳統的運營模式,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等,重組和轉型困難重重。

(三)互聯網新媒體的短視頻項目

和傳統媒體相比,網絡新媒體(視頻類)在流程、技術等方面擁有天然優勢。國外案例中較為成功的是NPwSy——其創立者是先前的“美國在線”的新聞頻道總監Jim Spencer,其從“多重消息來源對讀者的重要性”出發,將“更完整的新聞背景”作為NPwSy的業務核心,將“幫助受眾構建自己觀點”作為指導思想,提供的是新聞分析和原創報道,而並非新聞聚合服務和原創新聞。

國內方面,具有影響力的是2017初在澎湃新聞APP正式上線運行的“澎湃視頻”,後者覆蓋了新聞調查、文化、科技、財經、時政等眾多領域,內容包括專題、短視頻、直播等,其設置了“湃客科技”“大都會”“溫度計”“中國政前方”“@所有人”等大小共13個欄目。它們只是澎湃新聞客戶端轄下的頻道,並無獨立APP,但其同樣是澎湃新聞轉向的重要標誌。

由此可見,國外新聞短視頻有著特點鮮明、業務聚焦的新媒體項目,國內則立足於做平臺即講究“大而全”,有著很高的資本方面需求。

三、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的發展趨勢

「观察」国内外新闻资讯类短视频是如何发展的?

(一)成為平臺,還是與平臺共生

如今,互聯網技術平臺的長處基本上已不可撼動,傳統新聞機構自然想在視頻領域以各種方式構建屬於自己的“領地”,新聞資訊類短視頻若欲和國內外眾多大型視頻平臺競爭顯得難上加難——做平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新聞操作能力,還需要資本和技術。國內的“梨視頻”在得到了來自於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方面的注資之後,對資訊類視頻平臺方面的嘗試是很值得期待的,但其投入之大卻非傳統新聞機構所能承擔的。

(二)如何平衡與技術公司、業外資本的關係

從國內此方面的相應實踐活動不難看出,為數不少的都是互聯網技術公司、新聞機構、業外資本等方面的“合資產品”——其中的典型例子如騰訊集團和新京報合作推出的“我們視頻”——其項目負責人在公眾場合表示:新聞視頻內容的高質量是騰訊方面的追求,互聯網平臺傳播則是新京報的發展方向;技術能力、傳播平臺是騰訊的長處,新聞生產隊伍的專業性則是新京報的傳統,兩者是互補關係。如此方式的合作,能夠給視頻產品的分發帶來巨大優勢。

與此同時,要注意的一點在於:由於互聯網平臺和傳統媒體的合作存在“不對等狀況”,成

立合資公司的做法便是對這種“不對等合作”的一種改變,平臺要分享利潤和分擔成本——這樣的合作伙伴關係更合理一些。

(三)內容“大而全”,還是聚焦某一領域

相比於倚重用戶生產內容的平臺,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的生產方式多以專業用戶生產內容、專業機構生產內容。和新聞機構所具備的媒體屬性相關,為數不少的泛時事新聞機構多有涵蓋範圍比較廣的視頻產品推出,但也有選擇擅長的領域,將市場加以細分的新聞機構。此二者究竟哪種更容易獲得成功,目前尚無定論,但其至少在南方週末等機構中體現出了其所具備的長處和對受眾的吸引力。

(四)是否為視頻項目重構業務流程

從前文中可見,為數不少的新聞機構都沒有獨立APP用於視頻項目,和平臺型的視頻項目差異較大。

以澎湃新聞為例,其在組織結構方面依然沿襲傳統,並未真正設置實質性的團隊和部門。此法究竟效果如何,同樣需要實踐加以檢驗。

(五)如何創新商業模式

截至目前,短視頻內容變現方式無非是粉絲打賞、廣告變現、內容植入、定製服務、平臺補貼之類。但就新聞資訊類視頻層面而言,內容變現也受到新聞倫理的限制。

根據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院的報告《網絡新聞視頻的未來》顯示,2015年度76%的視頻營收來自於前置或後置式廣告。對於視頻內容生產商來說,廣告仍然是視頻變現的主要途徑,但用戶卻可能因為不滿廣告植入而放棄視頻選擇文本。因此,如何創新商業模式,也有待進一步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