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 AI同傳竟是「復讀機」?

一場國際會議上,出現了“AI同傳”,來自知名語音識別公司科大訊飛。但會後,會議現場的人類同傳譯員爆料:哪有什麼AI同傳,明明是剽竊我這個人類同傳譯員!

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 AI同傳竟是“復讀機”?

9月21日,一篇文章《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同傳譯員親自揭發,訊飛用人類翻譯冒充AI》突然刷屏網絡。據這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的文章爆料,9月20日,Bell(微博ID:Klue-也是同傳Bell,知乎ID:Bell Wang)來到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為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IEID)的高端裝備技術與產業分會做現場同傳。Bell的女搭檔發現,這個會議在知領直播的頁面上,寫明瞭科大訊飛的“智能翻譯”,而且知領直播中的同傳,是把他們二人的同傳翻譯,換了一個機器的聲音讀了出來。Bell聲明,科大訊飛事前沒有告知他和搭檔會場有語音識別的字幕,也沒有告訴他們直播的同傳是機器朗讀二人翻譯文稿,沒有徵得二人同意就冒名使用了他們的翻譯成果,有侵犯知識產權的嫌疑。

該爆料引發了同聲傳譯圈內人士集體憤怒,經媒體報道後逐漸向圈外擴散,相關輿情在21日12點後迅速傳播發酵。面對網絡上洶湧而來的質疑聲,科大訊飛回應稱,科大訊飛從沒講過AI同傳的概念,始終強調是人機耦合的模式,人工智能目前還無法替代同傳,人機耦合才是未來發展之道。

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 AI同傳竟是“復讀機”?

從下圖可以看到,微博上財經博主、科技博主都吃起“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的瓜。影響力TOP12的重點博主中,新浪系就佔據了四個席位,認證類型以媒體為主,可見媒體還是掌握了較大的話語權。

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 AI同傳竟是“復讀機”?

或是因為名人有更多機會與國際接軌,該類型博主對“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事件關注度較高(相對於微博用戶中名人佔比)。

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 AI同傳竟是“復讀機”?

北上廣的網民日常活躍度、互動度較高,在各類新聞事件中常常都能看見他們活躍的身影,這一次也不例外。“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事件討論熱度值前三的地區分別是北京、廣東、上海。

訊飛AI同傳被指造假:譯員親自揭發 AI同傳竟是“復讀機”?

訊飛AI同傳被人類同傳翻譯員爆料造假,同傳圈一片抗議聲,不少“路人”也表示看不下去,有人調侃也有人陰謀論,代表性觀點如下:

@墨西哥王翻譯:@科大訊飛 一個假裝AI的房地產企業。

@白馬賀蘭:自己也客串過同傳翻譯,非常不容易。翻譯複雜的專業內容是一項很有原創性的工作,現階段人工智能根本無法勝任。無良企業不但欺詐用戶,而且侵犯了譯者的知識產權。

@袁炫華:等一下我把訊飛翻譯機拆了,看看裡面是不是躺著一個英語專業畢業的女大學生,把她抱出來做我的助理!

@侯寧:等待反轉吧,否則百分百……

@斌叔兒童編程:以前就有聽說,沒想到是真的。

@科工力量: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跳出來打臉這些AI同傳的急先鋒,好多都是專門做同傳的。畢竟,誰讓這些AI動了他們的飯碗呢!

@白皮紅星:科大迅飛翻車現場[弱]別解釋了,別人又不是傻!

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針對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稱,“未來一定是人機耦合的交互方式,通過我們的想象、語音、表情、肢體,形成完整的人機全新的交互方式。”機器翻譯包括文字識別和文字合成,現在翻譯機達到大學六級口語水平,“我們正在探討人和機器的耦合模式,把同傳的整合能力和機器的實時效率整合在一起,是完美的同傳。機器不是代替人,是配合人,未來是人機耦合的時代。”

由此可得知,“人機耦合”是指機器配合人,那麼勢必有人會提出疑問,機器若只是復讀人的語音,那麼“AI同傳”的意義在哪裡呢?想必這個問題也是廣大群眾百思不得解的。

想起前段時間,因自稱“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而引發外界關注的紅芯瀏覽器,最終被較真的“程序猿”打臉,官媒點名批評。紅芯創始人陳本峰還自稱訊飛創始團隊成員,科大訊飛回應稱陳本峰在訊飛實習過,非創始團隊成員。

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很難不讓人聯想一二。當然,關於訊飛這次是不是造假,我們並不能輕下定論。科大訊飛的回應雖然及時,卻顯得有點蒼白無力。沒有佐證之下的言辭,難以讓既已產生的質疑消弭,這是輿情應對中需要注意的。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8299196 郵箱:zhangming[at]civiw.com 負責人:張明)

更多商情熱點請關注:

新浪微博:@識微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