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一根電纜撐起的產業「熱度」

初秋,戈壁灘上的德令哈市早晚已有些涼意。坐落在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德令哈工業園內的青海興明電力材料有限公司,卻還像盛夏一樣一片熱氣騰騰景象,員工們在加班加點忙碌,運貨的車輛出出進進、絡繹不絕……

德令哈|一根電纜撐起的產業“熱度”

廠房內流水線的一角

青海興明電力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朱軍說:“為了能在八月份趕出西部鎂業400米中壓電纜的大訂單,公司上上下下都一直在不分晝夜往前趕活。”

青海興明電力材料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電線電纜綜合生產企業,是海西州通過招商引資引來的重點工程項目,也是青海省唯一一家能生產35kv、110kv中高壓交聯電纜的企業。除此之外,公司還生產10kv絕緣架空線及交聯電纜、低壓塑力纜、控制電纜、銅鋁裸線、布電線等十大類五十多個系列七百多種規格的電纜,年產能力達25億元人民幣。公司一期年產10000噸電線電纜建設項目總佔地80000平方米,總投資1.8億元,在2017年5月已正式投產。

企業緣何紮腳德令哈?朱軍說:“因為柴達木盆地不僅是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也是青海新型工業化建設主戰場,資源更是得天獨厚,現在海西州光伏、風電裝機總容量已達5600多兆瓦,全國僅有的三個光伏領跑基地,海西州就佔了兩個。電纜是新型工業基礎性產品,所以我們選擇德令哈是情理之中的事。”

以前海西州企業80%的電纜都來自內地兄弟省區,無疑提高了成本。隨著興明電力材料有限公司的建成和投產,不僅填補了西北地區不能生產電纜的空白,同時僅壓縮運輸成本一項就為當地企業至少降低10%的費用。

朱軍說:“節省的不僅是費用,更重要的是公司生產的電纜就像一根線一樣,將上游的新能源、航空等企業和下游的電纜所需原材料生產的企業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在上下游對接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接承作用。”

在飛速旋轉的機器旁,朱軍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企業一年可以消耗電解銅近4萬噸、鋁錠2萬噸、絕緣塑料及護套料3萬噸。公司除生產各類電線電纜產品外,還可加工電纜用銅鋁杆及成品包裝線盤,為省內及周邊電纜生產廠家提供導體材料和線盤產品,其銅、鋁杆加工生產能力分別達到30000噸和10000噸,而這些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因為青海銅、鋁礦資源豐富,隨著青海黃河鋁業、青海銅業兩大項目的建成投產,大大降低原材料的運輸距離和成本,還能有效帶動青海省及海西州的下游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和青海黃河鋁業等生產原材料的公司達成了合作。

要想真正起到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企業自身發展必須要硬。不僅要有一流的生產車間,還有高端的科研團隊。

圍繞軟實力的積累,公司董事長鄭志強介紹說,為適應光伏領跑基地建設新形勢的要求,儘快把德令哈建成國家光伏新能源領跑基地,在新產品研發上,我們通過“借腦引智”,與上海電纜研究所、武漢高壓電纜研究所、西安交大加強技術合作,先後共同開發出適合西部高寒地區發展需要的新能源充電樁電纜、高海拔耐寒光伏電纜、耐鹽鹼腐蝕的鋁合金導線三個新產品,不僅滿足了西部高海拔地區特殊環境下的電力傳輸要求,同時可實現年產值17億元的經濟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