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赤峯的清真南大寺原來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霸氣!

乾隆年末嘉慶年初,在赤峰定居的回族已發展到三百多戶,一千七百多人。回族張家戶族人口開始增多,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並且還從山東老家請來張姓“穿衣掛幛”的唸經人。嘉慶六年(1801年),張姓戶族決定從他們的園地(今六道街長青公園內)裡劃出五畝地,修建赤峰清真南寺。修寺的資金是從赤峰迴族群眾中寫“乜帖”(募捐)和到關裡寫“錢糧”等籌集起來的,不足部分由張家貼補。

大赤峰的清真南大寺原來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霸氣!

嘉慶七年(1802年)開工修建,次年清真寺落成竣工,由於該寺在南故稱清真南大寺。南寺的修建,方便了赤峰的回族群眾的宗教生活,促進了清真屠宰業的發展,也為當時的回族教育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清真南大寺1958年被佔用,改建成現如今的長青公園。

大赤峰的清真南大寺原來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霸氣!

八十年代由於赤峰地區回族人口不斷增加,已發展到一萬五千餘人,全城區只有一座清真寺,已遠遠不能滿足回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需求。

大赤峰的清真南大寺原來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霸氣!

1989年赤峰迴族群眾提出要求落實政策,恢復重建清真南大寺,自1990年始又向各級政府提出強烈要求,經過數年的努力爭取,於1992年得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赤峰市政府的批准,劃地2300平方米,由市政府撥款35萬元作為建築資金,由紅山區政府撥款80萬元作為拆遷資金,加之各地回族群眾捐“乜帖”,共計籌集資金200餘萬元,在赤峰五東街西口南側佔地2300平方米,建築主體900平方米,歷時一年,於1997年12月26日(主麻)重建赤峰清真南大寺落成。清真南大寺的落成,解決了赤峰地區回族穆斯林宗教生活困難,為紅山區建設和諧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赤峰的清真南大寺原來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霸氣!

目前,屹立在赤峰火花路上的這座阿拉伯式建築風格的清真南大寺,它不僅是回族穆斯林的宗教活動中心,而且已成為塞外旅遊名城的一個旅遊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