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換新眼鏡,一模一樣的度數不適應,你可從以下6方面找原因

最近有不少樓粉諮詢:為什麼我戴了同樣度數的新眼鏡,還會覺得頭暈呢?

剛換新眼鏡,一模一樣的度數不適應,你可從以下6方面找原因

眼鏡是一種特殊商品,要求戴後清晰、舒適。但在配鏡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顧客反映,新配眼鏡戴後不舒服,總感到彆扭、難受、跟原來所戴眼鏡感覺不一樣。檢測新配眼鏡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要求。如果讓顧客回去適應幾天甚至幾周,一些人可以接受,而另一些顧客即使在適應一段時間後,依然不能接受這樣的眼鏡,這是為什麼呢?

這種現象多發生在非首次配鏡人的身上。舊眼鏡在為他們服務過程中也"改造"了他們的眼睛,使眼球或多或少有些"不正常"。為他配鏡比較難,配一副合適的眼鏡就更難。在戴鏡歷史越長,度越深的人身上表現越為突出。

剛換新眼鏡,一模一樣的度數不適應,你可從以下6方面找原因

1、光學中心水平距離與瞳距偏差大小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光心距與瞳距的偏差越小越好,這樣裝配科學、戴後舒適。如果患者以往的眼鏡光心水平偏差很大,度數又較高(光心水平距離與瞳距偏差大小對不同屈光狀態下的要求。所配新鏡依據標準瞳距定光心位置,戴後很可能感覺不適,如頭暈、視物彎曲、左右眼不到一塊,這各情況在屈光度越大,反應越明顯。

因此在為顧客配鏡時,應先測量舊眼鏡光心水平距離與瞳距的偏差大小,計算出對應瞳孔處稜鏡度的大小,作顯配新鏡的參考。另一方面,視近視物時多用眼肌調節,易造成視力疲勞,加深度數發展。過渡光心距的採用,對年齡較大的人不太適用,最好保持原狀態,免得引起不適,出現其它問題。

剛換新眼鏡,一模一樣的度數不適應,你可從以下6方面找原因

2、鏡架身腿傾斜度的影響

鏡架身腿傾斜度是指鏡身平面法線與鏡腿的夾角。一般有 6度、8度、10度、幾種規格。由於許多不標準的眼鏡架及戴鏡過程中眼鏡架的變形,這就形成了傾斜度大小對視覺習慣的影響。

由於眼鏡腿的位置大多連接在眼鏡架鏡圈的上半部分,又由於眼鏡本身的重力作用,所以配戴時眼鏡片光心位置上的偏移。對於這種情況,一種解決辦法是儘可能讓患者適應,另一種辦法是在患者無法適應時,可適當調整腿傾斜度,使之與原鏡接近。

3、光學中心不對稱

對於一些度數較大,戴鏡歷史較長的患者,舊鏡光心的不對稱將妨礙新鏡的配戴效果。在配鏡時應測量舊眼鏡光學中心對稱性,參照其屈光度,計算對應瞳孔處有多大稜鏡度的影響,可依患者舊眼鏡狀態制鏡。

剛換新眼鏡,一模一樣的度數不適應,你可從以下6方面找原因

這樣做對一些老年患者尤為重要,因為要改變一個長期的戴鏡習慣是很不容易的。這種所謂不合標準的眼鏡,卻符合患者的眼球狀態,患者配戴起來會舒服自然些。對度數較低、戴鏡歷史短的年輕患者來說,應讓他們戴按標準配製的眼鏡。

4、過度矯正的影響

一般要求近視矯正視力達到5.0即可,過度矯正會加重視近物時眼肌的調節量,引起視力疲勞和屈光度的進一步加深。因此,當原鏡屬過度矯正,矯正視力達5.2或更高時,應在配新鏡時調整至5.0。這樣有的患者在配戴新鏡時會因屈光度降低而感到不適,如視物吃力等,這時可依實際情況酌情配到較5.0的正常狀態。

5、鏡片彎度及散光軸位差異的影響

一個戴了很多年六百彎、-5.00D的人,是很難適應三百彎甚至更低彎鏡片的。對於帶散光的眼鏡,新鏡與舊鏡散光軸位的差異而帶來的不適應也是不容忽視的。儘管新鏡軸位也許是視覺最清晰的位置,但不一定是讓患者感到舒服的位置。所以在患者無法適應新的軸位而對矯正視力又影響不大的情況下,可直接依舊軸位配製。

剛換新眼鏡,一模一樣的度數不適應,你可從以下6方面找原因

6、其它方面的影響

1.鏡片材質方面的影響

由於光白片、超薄片、樹脂片等材質在折射率、透光率、阿貝係數等性能指標上的不同,對於同一屈光度,配戴效果也不盡相同。例如,有些人一戴超薄片就頭暈,而戴光白片則無不適感。

2.眼鏡架鼻託位置高低對視力效果的影響

鼻託位置的高低可直接影響到光心與瞳孔的相對位置及鏡片後頂點到角膜的距離,也就影響到實際視力效果。

對於正鏡片矯正遠視眼,眼鏡片對眼的有效屈光度隨鏡片後頂點到角膜距離的增加而增加,隨鏡片後頂點到角膜距離的減少而減少。對於負鏡片矯正近視眼,眼鏡片對眼的有效屈光度隨後頂點到角膜距離增加而降低,隨後頂點到角膜的距離的減少而增加。

3.球面/非球面,內非與外非的影響

內非鏡片成像質量優於外非鏡片,所以習慣球面鏡片的人,一旦換成外非鏡片,可能會感到不舒服。

以上部分內容來自來源:搜狐平臺,作者:驗光師交流學習平臺,原文《換新眼鏡,一模一樣的度數為什麼也會不適應呢?》

剛換新眼鏡,一模一樣的度數不適應,你可從以下6方面找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