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集團首席技術官大衛·艾頓訪問清華大學

9月5日,BP集團首席技術官、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大衛·艾頓 (David Eyton)一行到訪清華大學。期間,大衛·艾頓在氣候變化大講堂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對全球能源轉型的技術展望;出席了清華—BP清潔能源研究中心2018年度顧問委員會年度會議,總結了合作成果並規劃未來發展。

BP集團首席技術官大衛·艾頓訪問清華大學

大衛·艾頓在氣候變化大講堂演講 常志東 攝

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大衛·艾頓為清華師生帶來了題為“《BP技術展望2018》—全球能源轉型的技術訊號”的主題演講。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政教授主持演講。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倪維斗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何建坤教授出席了演講會。

大衛·艾頓首先介紹了今年年初在倫敦發佈的第二版《BP技術展望2018》的內容,系統分析了技術的長期發展趨勢以及這些趨勢對世界能源系統的潛在影響。他表示,面對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雙重挑戰,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目前石油和天然氣具有成本競爭力,是當今世界能源系統的主要成員,但到2050年,替代燃料至少會在某些領域迎頭趕上,可再生能源正在快速發展,2050年之前其成本將會持續下降。

BP集團首席技術官大衛·艾頓訪問清華大學

何建坤向大衛·艾頓贈送氣候變化大講堂紀念牌 常志東 攝

在談到數字技術的關鍵作用時,大衛·艾頓預測了未來幾十年數字技術對交通業帶來的巨大改變。他強調,到2050年,自動駕駛車輛將會佔到車輛行駛公里總數的一半,而共享汽車約佔四分之一,自動駕駛車輛和共享汽車將會改變出行習慣。通過先進燃料、低碳製造、生物燃料、汽車共享甚至碳補償等措施相結合,可在確保成本效益的同時逐漸降低碳足跡,這些都有助於減少當今絕大多數能源交通系統的累積碳排放。大衛·艾頓認為,技術本身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如果說技術可扮演顛覆性角色,政策則可發揮加速作用,特別是通過政策來實現低碳未來。

演講結束後,大衛·艾頓與現場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就能源變革、技術創新、未來人才培養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BP集團首席技術官大衛·艾頓訪問清華大學

嘉賓合影 常志東 攝

隨後,大衛·艾頓一行參加了清華—BP清潔能源研究中心2018年度顧問委員會年度會議。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司長王思強、顧問委員倪維斗院士、何建坤教授等出席會議,會議由能動系副主任、清潔能源中心劉培副教授主持。李政教授彙報了清潔能源中心與BP進行的第三期合作項目的工作進展及對下一步的規劃和展望,顧問委員們對中心開展的針對空氣質量、電動汽車、電力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和產生的影響表示讚賞,並重點討論了中心未來的重點研究領域,探討了清華大學與BP集團未來的合作規劃。

BP集團首席技術官大衛·艾頓訪問清華大學

中心顧問委員會年度會議 常志東 攝

訪問清華期間,大衛·艾頓一行訪問了清華控股集團,與清華控股董事長龍大偉舉行會談,深入交流能源產業的發展和技術轉化的經驗,並探討了相關合作。BP代表團還參觀了清華科技園,考察了啟迪清潔能源、商湯科技、零度無人機等企業,親身體驗技術創新的產品,並與創業者進行了面對面交流。BP集團中國區總裁楊筱萍女士、BP集團技術副總裁安傑邏博士 (Angelo Amorelli)、BP集團大學事務副總裁格林安娜女士 (Anna-Marie Greenaway)等一同來訪。

文字來源: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