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令人肅然起敬

师者,令人肃然起敬

第34個教師節到來了。今年的教師節與往年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育人先育德,作為商院人,應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理想信念激發遠大志向,以道德情操陶鑄核心價值,以紮實學識指引成長之路,以仁愛之心溫潤學子心靈。

师者,令人肃然起敬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正式印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黨中央名義專門印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育部是如何落實文件精神的?文件印發後的首個教師節,又將怎樣度過?

教師應當成為最受尊敬、最受羨慕的職業

教育是什麼?

8月31日,教育部在京召開2018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座談會。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為10位楷模頒發榮譽證書並講話。

陳寶生強調,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教育改革發展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階段。立足新時代,站在新起點,要認清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力爭湧現更多“四有”好老師,造就符合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希望廣大教師對教育工作、對教師職業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為新時代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貢獻。

1

教育是道術

教師要努力探索、發現、掌握、運用各自學科、領域、崗位的教書育人規律,把握學生成長規律,才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

教育是學術

教師要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具備立德樹人的能力和素質,打牢育人基礎,錘鍊育人本領,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源源不斷地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3

教育是技術

人即生物分類學上的智人(學名:Homo sapiens,意為“有智慧的人”),是一種靈長目人科人屬的直立行走物種。從長者智人化石證明現代人類在約二十多萬年前於非洲形成,有別於最接近的猿類,最初人類化石於非洲發現更早至六七百萬年前。

4

教育是藝術

教師要追求專業成長特色,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獨特的教學特色、育人風格,為教書育人打上個性化烙印。

5

教育是仁術

教師要秉承立德樹人、德育為先,以愛為核心做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將師愛貫穿於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的形成過程中,真正培養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看《意見》貫徹落實

教育部聚焦教師隊伍建設重點熱點難點問題,謀劃實施11個“一”行動,確定了工作安排,明確了推進路徑。

這11個“一”是啥?

一是啟動一項振興計劃,全面振興教師教育,建立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

二是實施一個引領工程,啟動師德師風建設工程。

三是開展一項關鍵工作,開展好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年工作。

四是完成一項底部攻堅,打好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攻堅戰。

五是補上一個薄弱短板,大力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

六是開展一項創新行動,啟動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

七是推動一項法律修訂,儘快完成《教師法》修訂。

八是建設一批平臺基地,包括師德教育涵養基地、教師教育基地、高水平綜合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職教“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等。

九是完善一套體制機制,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製度與定期註冊制度,推動教師編制管理改革,推進教師績效工資改革。

十是出臺一批配套政策,出臺深化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制定教師公開招聘辦法,出臺中職和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指導意見,修訂中小學、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置管理意見。

十一是打造一支中堅力量,進一步加強國家層面教師工作力量,配齊建強教師工作管理隊伍。

《意見》印發後,教育部推出了哪些改革舉措?

01

著力振興教師教育

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明確了未來5年振興目標和10大振興行動。

師範專業認證已經鋪開,教育部成立了認證專家委員會,召開了部署會議,明確了實施方案,各地正在積極推進,將進一步提高師範教育門檻、提升教師培養質量。

啟動教育部直屬師大師範生公費教育,將“免費”改為“公費”、履約服務期10年調整為6年,充分彰顯國家對教師的關懷和尊重。

02

著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加大鄉村教師公費培養力度,今年將吸引4.5萬名高校畢業生到鄉村任教。

擴大實施特崗計劃,2018年將招聘9萬人,比去年增加1萬人。

啟動銀齡講學計劃,2018年計劃招募1800名退休優秀教師到鄉村支教,到2020年將招募1萬名。

大力實施國培計劃,2018年將培訓中西部鄉村教師校長100多萬人次。

大力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2013年以來中央財政劃撥127.5億元,惠及8萬所學校130萬名教師。

啟動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每年遴選300人,每人獎勵1萬元,連續實施5年。

03

著力深化教師管理改革

深化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完成深化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意見研製工作。

推進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啟動研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推進教師崗位管理改革,啟動修訂中小學、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置管理意見。

04

著力保障教師工資待遇

研究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聯動機制,啟動研製完善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和內部分配辦法,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有效體現教師工作價值和工作績效。

05

啟動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

正道奇兵,以變迎新,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師管理優化、助推教師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學創新、助推教育精準扶貧的新路徑,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

寫在結尾

三尺講臺寫春秋

一片丹心育桃李

在第34個教師節之際

在這裡

讓我們再一次把掌聲、鮮花和祝福

送給可敬可愛的老師們

师者,令人肃然起敬

主編:王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